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一个...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个儿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讶。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啊,天主!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结了婚吗?我呢,你看得明白,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娘家姓万采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奈尔,这个人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

“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瘦子继续说,“你还记得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 他们给你起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因为你用纸烟把课本烧穿一个洞。他们也给我起个外号叫厄菲阿尔忒斯,因为我喜欢悄悄到老师那儿去打同学们的小报告。哈哈……那时候咱们都是小孩子!你别害怕,纳法奈尔!你自管走过去,离他近点……这是我妻子,娘家姓万采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嗯,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胖子问,热情地瞧着朋友,“你在哪儿当官?做到几品官了?”

“我是在当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品文官,还得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我的薪金不多……哎,那也没关系!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很精致的烟盒呢! 我卖一卢布一个。要是有人要十个或者十个以上,那么你知道,我就给他打个折扣。我们好歹也混下来了。你知道,我原来在衙门里做科员,如今调到这儿同一类机关里做科长……我往后就在这儿工作了。嗯,那么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我亲爱的,你还要说得高一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

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笑容,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来似的。他把身体缩起来,哈着腰,显得矮了半截……他的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也都收缩起来,好像现出皱纹来了……他妻子的长下巴越发长了。纳法奈尔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他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

“我,大人……很愉快!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眉头说,“何必用这种腔调讲话呢?你我是小时候的朋友,哪里用得着官场的那套奉承!”

“求上帝饶恕我……您怎能这样说呢,您老……”瘦子赔笑道,把身体缩得越发小了,“多承大人体恤关注……有如使人再生的甘霖……这一个,大人,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教徒……”

胖子本来打算反驳他,可是瘦子脸上露出那么一副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弄得三品文官恶心得要呕。他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

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弯下整个身子去深深一鞠躬,嘴里发出“嘻嘻嘻”的笑声。他妻子微微一笑。纳法奈尔呢,喀嚓一声,并脚立正,把制帽都掉在地下了。三个人都感到愉快的震惊。

(作于1883年)

【注】①赫洛斯特拉托斯:希腊人,公元前356年放火烧掉了以弗所城狄安娜神庙,因而闻名。②厄菲阿尔忒斯:希腊人,公元前5世纪,为波斯军队带路,出卖同胞,引敌入境。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成功地塑造了瘦子这一前倨而后恭、趋炎附势的小科员的形象,影射了沙俄官僚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B. 这篇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严肃的,其悲哀、凝重之情其实深深蕴含于字里行间,正是透过这种喜剧化的幽默、滑稽,使得揭露的社会问题更加令人悲哀。

C. 当胖子热情地问起朋友的近况时,瘦子喋喋不休,这反映出瘦子当时春风得意、自我炫耀的心态。

D. 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了真实的描写和刻画,用一胖一瘦的独特意象揭示深刻的主旨。

E. 胖子对瘦子“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恶心得要呕”,因为胖子是一个重视友情,反感官场奉承的人。

2.胖子后来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暗示?请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3.小说是如何塑造纳法奈尔这个形象的?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1.DE 2.①“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与瘦子身上有一股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对比,暗示胖子经济情况远好于瘦子。②通过瘦子之口描述胖子的形貌穿戴:“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也暗示出胖子的地位和身份不简单。③在那个时代,高官和财主的体形多显肥胖,暗示出胖子可能是个高官。④另外,胖子首先问瘦子如今的景况如何,在哪里当官,做多大的官,等等。其中也暗示其身份。 3.①小说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和前后对比来塑造纳法奈尔这一形象。在知道胖子是三等文官之前,“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表现了他心里犹豫,不想太靠近的心理。知道之后,“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喀嚓一声,并脚立正,把制帽掉在地下了”。表现了他过分崇敬的不正常的心理。②通过对纳法奈尔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他父亲的形象。③通过纳法奈尔的心理和言行表明:崇拜权力、趋炎附势的思想意识已经深入影响到青年一代。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CE项考核小说的形象,B项考核小说的主旨,D项考核小说的情节,其中D项,作者只是截取了一个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来描写,情节并不离奇;意象常用于分析诗歌和散文。E项,从批判等级森严的社会的角度看,作者对待胖子和瘦子的态度是一样的。开始,两人都十分重视小时的友谊;变化是从胖子得意洋洋地宣布“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开始的,尤其是最后胖子“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小说对胖子口头上说不要官场奉承,行动上居然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官场作派对待老同学作了重重的鞭挞。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小说情节的题目,要求回答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暗示,答题时找到这些情节,然后进行分析即可,如“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与瘦子身上有一股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对比,暗示胖子经济情况远好于瘦子。再如通过瘦子之口描述胖子的形貌穿戴:“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也暗示出胖子的地位和身份不简单等等。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次要人物形象特征及其的作用,首先答出形象特征以及塑造方法:动作描写和对比。由文中的情节“在知道胖子是三等文官之前,‘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和“知道之后,‘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喀嚓一声,并脚立正,把制帽掉在地下了’”的前后对比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心里犹豫、不想太靠近,过分崇敬的不正常的心理。分析作用注意结合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以及主旨分析,此题通过对纳法奈尔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他父亲的形象;通过纳法奈尔的心理和言行表明:崇拜权力、趋炎附势的思想意识已经深入影响到青年一代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易水送别时因荆轲慷慨悲歌而“士皆涕泣”,梁任公演讲时因“桃花扇”故事而痛哭流涕;小狗包弟被送上解剖台让巴金因悔恨流泪,刘和珍英勇赴死让革命志士因悲愤流泪;奥斯维辛集中营让参观者为人性的冷酷而伤心流泪,飞向太空的航程让全国人民为科技的进步而感动流泪……

每次流泪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出你走过的历程。回首往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呢?请以“眼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改写下面句子。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1)主语是 _________,谓语是 ________,宾语是________。

(2)用“证明”作谓语中心语,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改写下面句子。

 

查看答案

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

康桥河边   旷世伟人   多情游子   橘子洲头   作别西天云彩   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电视连续剧《大法官》似乎展现着这样一种社会现实:某些官员已经堕落为人民的寄生虫,凭借权势,侵蚀着社会财富,过着常人所不敢想象的奢华生活;许多百姓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着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们在挣扎中也希冀着法律的保护。        ,但更多的人仍在坚持着法律的公平和基本的良心,力图以自己的努力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正。

A. 他们衷心地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法律的公正性

B. 司法界的个别人沦为政客和某些官员的保护伞

C. 个别政府官员以权压人,沦为百姓无力抵抗的侵权者

D. 某些政府官员还心安理得地过着寄生虫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中写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其中,“新娘”的比喻充满新意,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一见钟情。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极具历史价值。

C. 《战国策》是一部继《国语》之后记载战国时期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荆轲刺秦王》选自其中。

D.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中的“郎中”是指宫廷的侍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