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通过对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解到,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通过对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快递业紧紧抓住“互联网+”重大机遇,使一个不起眼的“草根产业”快速成长为新经济的一匹“黑马”。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第一快递大国”的地位。

快递业高速发展中的板也不断显现,包括服务质量、安全防范、信息保护等问题。今年春节后的段时间,北京、上海等地些加盟网点发生快件积压问题,使加盟制快递企业未端网点面临的困境暴露出来。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要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解决快递的未端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摘编自《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快递业发展如向由“大”转“强”》2017年3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材料三:

过去10年快递量升价跌。如果说最初是民营快递靠着高效低价击垮了垄断的邮政,拉动行业价格回归合理,那么之后在行业爆发式增长,供不应求的阶段中如此跌价的原因,除了行业进入门较低,更重要的是巨大单量的規模效应和加盟制下成本在总部与网点间的分摊。

从市场結枚看,龙头公司規模显著,但行业集中度却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在行业快速增长的状态下,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极度供不应求,导致新公司能不断获取市场份额

(摘编自《快递业的中场战事》2017年3月14日网易财经)

材料四:

在产业能力方面,快递市场規模要稳居世界首位,服务网络进步健全,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建设一批辐射国内外的航空快递货运枢纽,积极打造“快递航母”形成3~4家年业务量超百亿件或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快递企业集团,培育2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良好商誉度的世界知名快递品牌。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企业运营、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型人才伍不断壮大。在服务品质方面,寄递服务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国际快递服务通达范围更速度更快。快递标准化程度提升,行业整体信用水平明显提升。在绿色低碳方面,快递生式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快件包装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在综合效益方面,有力带动社会就业,对国民经济贡献不断增强。

(摘编自《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快递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是异地快递业务,其次是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二者占了快递业务收入的大部分。

B. 同城快递业务在快递业务量构成中占比较高,其在快递业务收入构成中所占比例却很低,二者不成比例。

C. 国际及港澳台与异地的快递业务量所占比例,与它们分别在快递业务收入构成中所占例均成正比例关系。

D. 快递业务量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异地快递业务,最低的是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它们之间差距巨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中国快递业成功地抓住了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直到现在,它发展的势头仍然。

B. 中国快递业短板不断显现,发展困境暴露,这是中国快递业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必结果。

C. 民营快递依靠高效低价击垮了垄断的邮政,为快递价格回归合理做出了贡献,也埋下了快递量升价跌的祸根。

D. 快递的未端问题凸显,行业进入门槛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已经限制了中国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

E. 《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从产业能力到综合效益等几个方面的发展要求,指明了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

3.怎样才能使中国快递业由“大”转“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C 2.AE 3.①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快递服务网络,丰富快递服务范围,积极解决快递发展中的短板问题;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快递业务标准和规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良好商誉度的世界知名快递品牌。 【解析】 1.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均成正比例关系”错,异地的业务量占比是71.9%,而业务收入所占比例是54.5%,可见异地成反比例。国际及港澳台的快递业务量占5.6%,业务收入占比31.4%,这是成正比例关系。 2.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B项,“这是中国快递业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必然结果”错误,“必然结果”错,说法过于绝对化,文中无相关信息。C项,“民营快递依靠高效低价击垮了垄断的邮政……也埋下了快递量升价跌的祸根”有误,“也埋下了快递量升价跌的祸根”文中无相关信息。该选项源自材料三,材料三中无此内容。D项,“已经限制了中国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错,从文中看,中国快递业发展势头强劲。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怎样才能使中国快递业由‘大’转‘强’”。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材料一第二段中“快递业高速发展中的短板也不断显现,包括服务质量、安全防范、信息保护等问题……解决快递的末端问题已是当务之急”,材料四“在产业能力方面,快递市场规模要稳居世界首位,……培育2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良好商誉度的世界知名快递品牌”等,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窗帘

迟子建

一进腊月,火车就拥挤得要爆棚了,盥洗室也被无座的乘客占满。天已黑了,列车的玻璃窗上蒙着霜花。有淘气的小孩子为了看窗外的风景,就不停地用手指甲刮着霜花,那声音“嚓嚓”响着,就像给鱼剐鳞的声音。 

一个女列车员召唤旅客换卧铺票。她在车厢的过道里一遍一遍地吆喝:“还有没有没换票的?”见再没有旅客回答,就走了。     

坐在下铺靠窗位置的是一个老女人,她大约是不常出门的,像小孩子一样用指甲刮开车窗上的霜花,不停地朝外张望着。

一个胖乎乎、醉醺醺的中年男人说他要睡觉,让老女人赶快让开。 

老女人说:“这是我的铺,你咋让我走呢?” 胖男人说:“这是我的铺,我刚刚补的铺!”

一个吸着烟的男人提醒老女人:“你再看看你的票,是不是这个铺的?” 

还有的人说:“你是不是从票贩子手里买的假票啊?” 

老女人很委屈地说:“这票是我闺女早晨四点钟上火车站排队给我买的。”说着,从裤兜里掏出票来。她的票是这张铺位的,可是,她没有跟列车员换票,所以她的铺被当作空铺卖给了别人!大家把她犯的过失说给她听时,她几乎要急哭了。

酒气熏天的胖男人用轻蔑的语气说:“连火车都不会坐,出的什么门呢?” 

那个吸烟的男人对新来的铺位主人胖男人说:“哎,跟老太太说话客气点,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出趟门容易吗?” 

“你想当雷锋是不是?那行啊,你把自己的铺让给老太婆睡不就行了么!”胖男人咄咄逼人。 

“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呀?”吸烟者掐灭了烟,跃跃欲试地朝胖男人挥舞了一下胳膊。 

“怎么着?是不是过年回家没什么带的,想挂点彩回去呀?!”胖男人挑衅地说:“过来呀,老子成全你!” 

“你们可别因为我打架啊,这大过年的,把谁打了都不好。”老女人起身拉住胖男人的毛衣袖口说。   

那个女列车员过来了。她对老女人说:“这事情怪不了别人,我喊让乘客换票,嗓子都要喊破了,大家都能证明吧?你不换票,火车开出半小时后,就等于放弃了对这铺的权利。这铺属于人家的了。” 

老女人可怜巴巴地说: “那我这票就等于作废了?”

“作废倒不至于,不过现在卧铺都满员了,你只能坐着了。”

“那我上哪里坐着呀?”她颤着声问。 

“坐边座上吧。”列车员说,“没别的办法了。” 

“它立着我可怎么坐呀?” 老女人的话引来一片笑声。    

女列车员一伸手把那弹簧座拉了下来,说:“这是可以活动的座,你要是一起身,它就自动立起来了!” 

胖男人一头钻进了被窝,人们都对他投以鄙夷的目光。   

先前与胖男人险些大打出手的那个吸烟男人很同情地看了老女人一眼,说:“唉,可惜我买的是上铺,您也爬不上去,要不我就让给您去睡得了。” 

老女人说:“不用,你们年轻人觉大,你去睡吧。”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说:“我是下铺的,我能爬到上铺去,你让老太太睡我的铺,我睡你的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 

那个吸烟男人连连摆着手说:“你这么大岁数了,我可不能让你到上铺去!” 

“别说爬个上铺了,就是让我上树都没问题!”老人拍着胸脯保证着。 

“哎,那可不行,万一你有个闪失,我可负担不起!”那人的脸涨红了,他急忙说自己拉肚子,得赶快上厕所,逃之夭夭……

天逐渐地亮了,经过了一夜寒冷的旅行,车窗积满了厚厚的霜雪,所以即使它没有挂窗帘,却仿佛挂了似的,那是一幅严严实实的雪窗帘。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描写淘气的小孩子“不停地用手指甲刮着霜花”的声响“就像给鱼剐鳞的声音”,这个细节折射出人们心里的烦躁,烘托了春运时列车上人多拥挤的混乱氛围。

B. 女列车员召唤旅客换卧铺票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它交代了“老女人”买了卧铺票却没有铺位的原因,也为后面矛盾的展开作了铺垫。

C. 作者文笔朴实,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在春运这一特定环境下的火车车厢中相关人物的各种表现,铺展和透视了世事百态,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D. “老女人的话引来一片笑声”,这笑声是车厢里的乘客对老女人的肆意嘲笑,与乘客形成对比的是善良的女列车员,她告诉失去铺位的老人去边座坐并教给她坐法。

2.请分析小说标题“雪窗帘”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3.请概括“吸烟男人”的形象特点;并结合社会生活,谈谈作者创作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思乡的基础是离乡,在乡的人不会思乡,“乡”作为价值形态无疑只对无乡者或离乡者才有意义。只有当一个人在实际的存在状态中陷入了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困境,“乡”才会作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流浪儿的精神支柱,成为思的对象。。

这样,思乡就常常与作客相联系。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完全掌握思乡的基础是离乡,在乡的人不会思乡,“乡”作为价值形态无疑只对无乡者或离乡者才有意义。只有当一个人在实际的存在状态中陷入了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困境,“乡”才会作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流浪儿的精神支柱,成为思的对象。 这样,思乡就常常与作客相联系。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京城一批统治者(尤其是皇帝)的手中。知识分子,尤其是中下层知识分子要想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就必须离乡漫游天下,尤其是游历京城。在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的制约下,他们如果想要让统治者知道自己的才能,就必须离乡;而一旦做了官,或留在京城,或充任各地的地方官,又基本上很少能回到家乡做官。然而,中小地主出身的士大夫都有浓厚的宗法乡土观念,不以他乡作故乡,因而家乡总是为他们难以忘怀。林语堂指出:“关于中国社会所宗奉的五大人伦,其中四伦是与‘家’有关的。此五大人伦即君臣之关系,父子之关系,夫妇之关系,以及兄弟和朋友之关系。其最后一伦朋友之关系可为之合并于家庭,因为朋友乃为那些可以包括进家的范围内的人——他们是家族间的朋友。”家的这种核心地位使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其仕进阶段总有一种流落他乡之感,时时体验到自己的作客身份和流浪状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作此诗时正当年少气盛,壮志满怀之时,本不应有思乡病。但在王维的眼中,任何别的地方都是异己的,都无法取家乡而代之。“异”字突出表明了诗人所处的是一个陌生的、异己的世界。对于客子而言,异乡与家乡是敌对的,因而是“异乡”;而反过来,异乡中的游子,对于这个异乡而言,也是异己的、敌对的,因而是“异客”。两个“异”字充分揭示了“异客”与“异乡”的敌对与距离,“异乡”不认同“异客”,“异客”更不认同“异乡”。在异乡的人只能是客,永远是客,“客”这个个词在表面的尊敬后隐藏着内在的疏远和距离:客人不是自家人,更何况是“异客”。“客”的身份永远是流浪者,是不能介入这个世界的“局外人”,是飘泊天涯的游子。

(摘编自陶东风《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异乡与异客》,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离乡是思乡的前提,因此只要一个人远离了家乡,他就必然会产生浓厚的思乡之情。

B. 在中国古代,由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都集中在京城,所以知识分子必须离乡进京。

C. 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造成的“作客”现象是士大夫知识分子思念故乡的主因。

D. 漂泊的游子对其流浪者身份的认同让他们无法融入进异乡,永远是异乡的“局外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阐明了离乡与思乡的联系以及故乡的价值,从而引出了下面的论述。

B. 第二段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分子产生作客之感的原因。

C. 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引用都是为了证明对于客子而言,异乡与家乡是敌对的。

D. 第三段中对“异”字的分析推导出了“异乡”与“异客”互不认同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人而言,故乡既是思念的对象,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B. 在林语堂看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这几大人伦关系都是与“家”有关的。

C. 家在人伦关系中核心地位使士大夫知识分子在仕进阶段总有一种流落他乡之感。

D. 在“客”这个貌似尊敬的称呼背后,隐藏着异乡对外来游子内在的疏远和排斥。

 

查看答案

作文。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在康河边寻梦,寻到了一个星辉斑斓、柔柳轻拂、青荇招摇、流云漫卷、如诗如画的境界。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题目自拟,写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保健品或许可以补充体力不足,抵抗疲劳,但也能破坏人体调节能力。有人天天补钙,突然不吃钙片就抽筋。这是因为身体产生了对外来钙质的依赖,钙调节失衡。可见,饮食保健品定会惯坏人的身体。另外,体弱不等于有病,保健品不能治病,为了治病而饮食保健品,只能使身体更弱。实际上,只要调节能力正常,即使体能、力量、柔韧性以及耐力差一点,人也一定不会得病。

①饮食保健品不一定会惯坏人的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许多人勤奋地买书、读书、藏书,但你问他这么多年下来最喜欢什么书、哪位作者对自己影响最大?却往往答不上来,倘若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些四处点头握手、广递名片的人物, ___________。读书的无效和无聊,不过如此。要精读书有选择地读。对不爱读书的人, __________,而对爱读书的人,__________。郭沫若和胡适都说过类似的话,即“书桌上不要出现第二本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