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诗歌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诗歌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别是将汉以前的古体诗,拿给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解读,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

②宁夏旅游业已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③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④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⑤一些美国高中追求博雅教育,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③④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①“真知灼见”本指正确透彻的认识,再用“十分到位”来修饰,语义重复。②“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使用错误。③“一文不名”指不占有一分钱,形容一个人创业时没有经济基础,正确。④“百身何赎”指自身死一百次也无法抵罪,或者换不回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愧疚的感情。正确。⑤“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一般直接做谓语,不接宾语或补语)。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永和是年号纪年,癸丑是干支纪年,暮春是指农历四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壬戌是干支纪年,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六。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C.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D. 中国古代汉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在诗坛上享有盛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A. 鸷鸟之不兮,自前世而固然。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鱼虾而友麋鹿。

C. 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D. 其下平旷,有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不吾知其亦已兮

A.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 而今安在哉

D.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直到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人格卑劣的人

B. 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      感情君区区怀          情意真挚

C. 伏清白以直兮       死亡          女也不,士贰其行    差错

D. 岂余心之可         处罚          多后世人            劝告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氓》以桑树比兴,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2)《离骚》表现作者只求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