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C.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D.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A、“......创业大街和.......启动”,主谓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节目”后加上“以”。D、句式杂糅,应去掉“共同影响下”中的“下”字,或把“受”改为“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傅雷夫妇素未平生的女子张小燕为傅雷夫妇保存骨灰,“鸣怨叫屈”,被打成“反革命”,曾十几年过着宵衣旰食的悲惨生活。

②前段时间,媒体报道4个美国人遇袭身亡并被鞭尸的电视镜头让人 触目惊心,人们担心伊拉克成为第二个索马里。

③有的书读了是消遣,而有的书读了则让人深思,那种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会令人如芒在背,会让人禁不住叩问自己的灵魂。

④一些由政府人为制造出来的“名校”被各种光环所笼罩,令广大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骛,于是巨额的择校费应运而生。

⑤傍晚的大山中空无一人,非常寂静,他感到恐慌,空谷足音格外地响,更增添了几分恐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⑤    D. 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对“天将降大任者”进行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等种种考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

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赋宫室建筑的走势形状和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

B. 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炼自然,无斧凿痕。

C. 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 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E. 全诗塑造了一位远离俗世、生活悠闲、内心落寞的僧人形象。

2.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文分析其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梁焘,字况之,郓州须城人。内侍王中正将兵出疆,干赏不以法。焘争之不得,请外,出知宣州。入辞,神宗曰:“枢臣云卿不肯安职,何也?”对曰:“臣居官五年,非敢不安职,恐不胜任使,故去耳。”神宗曰:“王中正功赏文书,何为独不可?”曰:“中正罔冒侥觊,臣不敢屈法以负陛下。”未几,提点京西刑狱,哲宗立,召为工部郎中,迁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有请宣仁后御文德殿服衮冕受册者,焘率同列谏,引薛奎谏章献明肃皇后不当以王服见太庙事,宣仁后欣纳。又论市易已废,乞蠲中下户逋负;又乞欠青苗下户,不得令保人备偿。至潞,值岁饥,不待命发常平粟振民。流人闻之,来者不绝,焘处之有条,人不告病。明年,以左谏议大夫召。甫就道,民攀辕不得行,逾太行,抵河内乃已。既对上书言帝富于春秋未专宸断太皇保佑圣主制政帘帷奸人易为欺蔽。愿正纲纪,明法度,采用忠言,讲求仁术。”两宫嘉纳焉。  元祐七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蔡京帅蜀,焘曰:“元丰侍从,可用者多;惟京轻险贪愎,不可用。”又与同列议夏国地界,不能合,遂丐去。哲宗遣近臣问所以去意,且令密访人才。焘曰:“信任不笃,言不见听,而询问人才,非臣所敢当也。”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同醴泉观使。故事,非宰相不除使,遂置同使以宠之。力辞,改知颍昌府。既出京师,哲宗遣中贵谕以复用之旨。绍圣元年,知郓州。朋党论起,哲宗曰:“梁焘每起中正之论,其开陈排击,尽出公议,朕皆记之。”以故最后责,竟以司马光党黜知鄂州。三年,再贬少府监。其后三年卒,年六十四。

                                                  (选自《明史》)

1.下列文字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既对/上书言/帝富于春/秋未专宸断/太皇保佑/圣主制政帘帷/奸人易为欺蔽

B. 既对/上书言/帝富于春秋/未专宸断/太皇保佑/圣主制政帘帷/奸人易为欺蔽

C. 既对/上书言/帝富于春秋/未专宸断/太皇保佑圣主/制政帘帷/奸人易为欺蔽

D. 既对/上书言/帝富于春/秋未专宸断/太皇保佑圣主/制政帘帷/奸人易为欺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部:六部之一,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掌管营造工程事项、官员任免等。

B. 衮冕:是古代帝王或公侯的礼服和礼帽,是皇帝或公侯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

C.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D. 谏议大夫: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是秦朝开始设置的,专门掌论议,是朝廷重要的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焘关心百姓。他请求免除中户、下户的欠债。到潞州,遇到饥年,他来不及等待朝廷命令就分发常平粟赈济百姓。

B. 梁焘受百姓爱戴。他被征召为左谏议大夫,刚上路,百姓攀住车辕不愿他离开,这种情况直到他越过太行山,抵达河内才平息。

C. 梁焘为国建言献策。他曾上书希望皇上端正法制,申明法度,采用忠言,讲求仁政之术;进言蔡京轻薄险恶,贪心固执,不能任用。

D. 梁焘受哲宗关爱赏识。梁焘因病降官,哲宗特意设置同使以示对梁焘宠爱,朋党之论兴起,唯独没有斥责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内侍王中正将兵出疆,干赏不以法。焘争之不得,请外,出知宣州。

⑵信任不笃,言不见听,而询问人才,非臣所敢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还乡

路遥

【节选前的情节概括:高加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通过十几年的拼命读书终于体面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却在不久后,被别人通过关系挤掉。在精神危机中遇上初恋巧珍,可在他进城后却又成为黄亚萍(老同学)爱情的俘虏。好不容易在县城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飞翔,却被克南(老同学)的母亲揭发走后门找工作的事情。高加林在人生道路上几经沉浮,最后只得离开县委大院。】

⑴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⑵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直,背微微地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蓬的像一团茅草。整个脸上像蒙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纹。

⑶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草的绿叶上,闪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高加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

⑷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其中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过去的学生。

⑸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⑹“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⑺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⑻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⑼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一片茂密的枣树林掩映着前半个村子;另外半个村伸在沟口里,他看不见……

⑽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⑾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向他跑来了。

⑿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透着真诚。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哩。“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

⒀“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

⒁“咱农村苦是苦,也有咱农村的好处哩!旁的不说,吃的都是新鲜东西!”

⒂“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

⒃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高加林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掏出纸烟,给大家一人散了一根。

⒄人们问候和安慰了他一番,就都又下地去了。

⒅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抬头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心中涌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

⒆当他从公路上转下来,走到大马河湾的岔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了。

⒇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从县城回来时,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的——现在他们却永远地分手了。他也想起,当他离开村子去县城参加工作时,巧珍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送他的。现在他回来了,她是再不会来接他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身上像火烧着一般烫热。他用两只手蒙住眼睛,头无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他嘴里喃喃地说:“亲爱的人!我要是不辜负你就好了……”泪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从指缝里淌出来了……

(选自路遥的《人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第⑵段运用外貌、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将高加林这一人物塑造得形象鲜明。

B. 第⑶段所描写的景物与前两段所描写的高加林内心情感一致,烘托出了高加林内心的失落、迷惘。

C. 小孩子唱“信天游”,有谴责高加林为了个人利益卖了良心的意味。

D. 节选内容主要叙述的是高加林还乡的过程,其间着力于对高加林心理的刻画,作者意在突出乡亲们的淳朴、宽厚。

2.纵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高加林的心理变化。

3.在小说节选部分,高加林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从高加林身上获得怎样的人生启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