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冬夜的歌 谢静 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冬夜的歌

谢静

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生……

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亨利的名作《最后一片叶子》。

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那圆的、扁的、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象。

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纤细的手指,轻盈地抖动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各家各户……注意啰……小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

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便就此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

“这是谁?神经病?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

“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出现的新鲜事儿。”妻继续织着毛线衣,没抬头,“这是一个部队离休的老干部,回来跟女儿、女婿养老的,半个月前开始,天天这么喊呐!”

“嘿,干嘛不住干休所?”我诧异了。

“大约是怕寂寞。”妻按自己的理解说。

“他女儿、女婿也够呛,父亲辛劳了一辈子,晚年应该让他在家享享清福,怎么会让老人到街上干这呢?难道是缺钱花吗?”我不满地嘟哝。

“哪里话,他的钱多的花不完,给区幼儿园送了三百,国库券买了一千。”妻抬起头来辩解说,“人家夜间值班,完全是尽义务。”

我呆了,有些不可思议。听那喊声越来越大,已接近我居住的楼下。

“各家各户注意啦,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止煤气中毒——!”

这声音倏忽间变得顺耳起来,可以听出是走南闯北、有点走了调儿的中原乡音,带着其特有的悠长的拖腔,容易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牧人,在广阔的原野呼唤走失的骏马……

“……喂,这是谁家的自行车?谁的车?快搬进去,天不早啦!”

那绝不是民警们手中拿的那种半导体喇叭。是纸喇叭筒,还是铁皮的?我猜测,并直起身来,想看清楚这吆喝的老人的模样。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冰。室外是浓深的夜色和飞扬的雪花。

“呀,真该死,是我的自行车忘搬了!”妻的脸上含着些微的惊慌。

“我去搬!”

穿上外套我飞步下楼。刚走到二楼楼梯口,见妻的那辆“凤凰”车已搁在梯口的空档上。

我的心热了。

此后,每天傍晚至深夜,我的耳边都回响着这老人的吆喝声。渐渐习惯了。像听风声、车声、雨声、树声一般习惯。这吆喝声,穿越深深的夜空,把人安然地带入了温暖甜美的梦乡。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要赶写技术论文,《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读完,真有点对不住欧·亨利先生。也对不住妻,她读了多遍,向我介绍。不过,那吆喝声却必不可少。每当此刻,耳神经似乎变得特别敏锐灵巧。

“咦,是时候了,怎么那老人没出来?”我在写字台边不安地问妻子。

“哦,他作为区街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市里出席劳模会去了!”妻在读《英语九百句》,乐呵呵地告诉我。“我说呢!”心,释然了。

“……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边,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段大约是小说的文“眼”吧?我大声地读给刚进门的妻听。妻的眼眶湿润了。肯定是为了贝尔门的献身精神。

我看看表,该是老人吆喝的时间了。

我凝神静听,没有。我挨近窗户,还没有,我不安起来。贝尔门的死和妻子的泪给我带来了不祥的预感。我拉开门,要到阳台上去——

“别等了,”妻在身后喊,声音有些哽咽,“他……在结冰的街上……滑了一跤。从夜校回来时……我……看到了……他,难站起来了……”妻变得泣不成声。这难道是真的吗?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各家各户……注意啰……防火防盗……小心煤气……中毒……”

不,我分明听到了那亲切的永不消逝的喊声!像一首动听的灼人心胸的歌

(本文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开头描写了冬天室外昏暗的天色和寒风凌冽的景象,与后文室内的温馨形成鲜明对比,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B. 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透过“我”和“妻子”的对话,使读者对小说主人公有了了解,也使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C. 小说描写“我”听了妻子关于巡夜老人的来历、背景的介绍后,对巡夜老人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先扬后抑,表达了“我”对巡夜老人的理解、同情。

D. 小说写我读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这一情节,一方面丰富小说的内容,另一方面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揭示了小说主旨。

2.小说以“冬夜的歌”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请从文中找出表明我对老人吆喝声的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并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1.C 2.①(从情节结构上看)“冬夜的歌”标明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老人在冬夜的吆喝声展开,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更加集中;②(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冬夜的歌”是对老人吆喝声的一种赞美,突出了老人暮年继续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③(从主题上看)小说以“冬夜的歌”为题,反复描写老人的吆喝声,将之喻为“灼人心胸的歌,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对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的礼赞;④(从读者感受看)以“冬夜的歌”为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心理变化过程:诧异——不满——呆了——心热——不安——释然——不安;好处:①由先前的厌烦、不解到心热、释然、不安,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通过“我”的心理变化,从侧面衬托了老人高大的形象和可贵的品质;③这样的心理变化使小说行文有波澜,先抑后扬,有起伏跌宕、一波三折之美。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项,小说描写“我”对巡夜老人的感情发生变化,是由先前的厌烦、不解到到顺耳,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表达了对巡夜老人的赞美、敬佩。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等角度进行考虑。标题中的“冬夜”指明了故事发生在冬夜,小说中多处作了环境描写,如北风、飞雪、冰凌、薄冰、浓深的夜色等景象,从人物形象的表现角度看,衬托了巡夜老人不怕寒冷,每晚在小区吆喝,维护小区安全的行为。同时,小说也是围绕老人在冬夜的吆喝声展开的。“歌”运用了比喻手法,小说结尾把老人巡夜“亲切的永不消逝的喊声”比喻成“一首动听的灼人心胸的歌”,是作者对老人高尚品质所唱响的一曲赞歌,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小说紧扣标题“冬夜的歌”描写冬夜景象,营造氛围,表达对巡夜老人不畏寒冷、发挥余热的无私奉献的赞美之情,景与情相结合,使小说呈现散文文化风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思乡的基础是离乡,在乡的人不会思乡,“乡”作为价值形态无疑只对无乡者或离乡者才有意义。只有当一个人在实际的存在状态中陷入了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困境,“乡”才会作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流浪儿的精神支柱,成为思的对象。。

这样,思乡就常常与作客相联系。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完全掌握思乡的基础是离乡,在乡的人不会思乡,“乡”作为价值形态无疑只对无乡者或离乡者才有意义。只有当一个人在实际的存在状态中陷入了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困境,“乡”才会作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流浪儿的精神支柱,成为思的对象。 这样,思乡就常常与作客相联系。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京城一批统治者(尤其是皇帝)的手中。知识分子,尤其是中下层知识分子要想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就必须离乡漫游天下,尤其是游历京城。在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的制约下,他们如果想要让统治者知道自己的才能,就必须离乡;而一旦做了官,或留在京城,或充任各地的地方官,又基本上很少能回到家乡做官。然而,中小地主出身的士大夫都有浓厚的宗法乡土观念,不以他乡作故乡,因而家乡总是为他们难以忘怀。林语堂指出:“关于中国社会所宗奉的五大人伦,其中四伦是与‘家’有关的。此五大人伦即君臣之关系,父子之关系,夫妇之关系,以及兄弟和朋友之关系。其最后一伦朋友之关系可为之合并于家庭,因为朋友乃为那些可以包括进家的范围内的人——他们是家族间的朋友。”家的这种核心地位使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其仕进阶段总有一种流落他乡之感,时时体验到自己的作客身份和流浪状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作此诗时正当年少气盛,壮志满怀之时,本不应有思乡病。但在王维的眼中,任何别的地方都是异己的,都无法取家乡而代之。“异”字突出表明了诗人所处的是一个陌生的、异己的世界。对于客子而言,异乡与家乡是敌对的,因而是“异乡”;而反过来,异乡中的游子,对于这个异乡而言,也是异己的、敌对的,因而是“异客”。两个“异”字充分揭示了“异客”与“异乡”的敌对与距离,“异乡”不认同“异客”,“异客”更不认同“异乡”。在异乡的人只能是客,永远是客,“客”这个个词在表面的尊敬后隐藏着内在的疏远和距离:客人不是自家人,更何况是“异客”。“客”的身份永远是流浪者,是不能介入这个世界的“局外人”,是飘泊天涯的游子。

(摘编自陶东风《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异乡与异客》,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离乡是思乡的前提,因此只要一个人远离了家乡,他就必然会产生浓厚的思乡之情。

B. 在中国古代,由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都集中在京城,所以知识分子必须离乡进京。

C. 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造成的“作客”现象是士大夫知识分子思念故乡的主因。

D. 漂泊的游子对其流浪者身份的认同让他们无法融入进异乡,永远是异乡的“局外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阐明了离乡与思乡的联系以及故乡的价值,从而引出了下面的论述。

B. 第二段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分子产生作客之感的原因。

C. 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引用都是为了证明对于客子而言,异乡与家乡是敌对的。

D. 第三段中对“异”字的分析推导出了“异乡”与“异客”互不认同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人而言,故乡既是思念的对象,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B. 在林语堂看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这几大人伦关系都是与“家”有关的。

C. 家在人伦关系中核心地位使士大夫知识分子在仕进阶段总有一种流落他乡之感。

D. 在“客”这个貌似尊敬的称呼背后,隐藏着异乡对外来游子内在的疏远和排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巡防队员在商场门口巡逻,看到两名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子,其中一名女子手机露出裤后兜三分之一。巡防员喊住两名女子说,商场人多,要注意防范。两名女子听到了劝告,却不屑地向巡防员翻了一下白眼,就继续往前走:“臭流氓,看人家屁股,真是多管闲事,我想装哪儿就装哪儿,还真当自己是警察了。”巡防员听后无语。不久,两名女子急匆匆地找到巡防员,其中一名女子哭着说:“我的手机丢了,求求你们帮我找找,这是我攒了两个月的工资刚买的手机,真是后悔没听你们的话。”巡防员一边安慰女子,一边把手机借给她拔打报警电话。记者报道此事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争议。有人责骂女子不识好歹,有人安慰巡防员,有人认为提高防范意识需要常抓不懈,有人说提高文明素养刻不容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______,但文艺不能机械地反映生活。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________;还是一把斧头,可以创造生活。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_________

 

查看答案

散文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荆轲塔断想

柴福善

①荆轲塔,在河北易县的荆轲山上,后人为纪念荆轲而建。

②当初,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于蓟,即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世称燕上都。后迁都易水之滨,为燕下都,都城长达十几里,居战国都城之首,世事沧桑,今也只存断壁残垣,任凭野草掩映,风雨剥蚀,荒台下落日,山水有余情了。想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修筑黄金台,从而使燕国由弱而强,终于战败齐国。千年来,李白来此凭吊,特作《古风》,“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谁知笔锋一转,“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不免以古思己,有些哀怨了。

③其实,秦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太子丹凭借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太异想天开了。而荆轲带秦武阳赴咸阳,武阳色变震恐,荆轲展图现匕,行刺未果,命丧殿上。读《史记》的刺客列传,总觉司马迁笔下有些演绎。难怪,史书本身就是断简残篇,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再现的。

④荆轲未刺死秦王,即使真刺死了,马上就会有另一个秦王站出来,区区燕国依然是要亡的,天下依然是要统一的。这么说,我无意否定荆轲的英雄壮举,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可以荆轲为代表。而这一壮举,令后人景仰,尤其在易水河边,太子及宾客皆以白衣冠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歌流传至今,当地人谈此,竞念出续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易县今有白虹村,传说因荆轲仰天呵气,直贯夕阳,化成一道白虹,见者称异而得此村名。

⑤我们常吟咏英雄壮举,其实还有个尾声:那击筑相送的高渐离,后变名姓为人庸保,因善击筑受秦始皇召见,识出,秦惜其技艺,赦免一死,乃嚯其目(即用马粪熏炙使其失明)。后在演奏时,以铅置筑中,举筑扑击秦始皇不中被诛。荆轲一样的英雄,历史不应该忘记。

⑥我来时,天蒙蒙细雨,怎奈山路湿滑,不便车行,只得在车中远远地凭窗而望;塔高十三层,每层八隅悬有风铃,微风摇动。清脆悦耳,声传四野。幽幽地,耳畔似有所闻。

【注】①延:邀请。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中李白的诗句,既有对礼贤下士的燕王的赞美,又有对郭隗的羡慕,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

B. 结尾的环境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前后呼应,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抒发了沧海桑田、斯人已逝之感。

C. 历史是无法再现的,因此作者认为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史官所写的文章都可能有自我的演绎。

D. 客观所限,作者虽然最终没有登上荆轲塔,但此番畅想亦让作者的耳畔似有幽幽不止的“历史回声”。

2.作者为什么要写高渐离的故事?

3.对太子丹遣荆轲刺秦一事,作者有怎样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鸳鸯跳

王春迪

海头帮,指的是一帮在码头上靠扛活为生的脚夫,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要命的狠劲儿,练就了一身脚夫的真本事,挤走了旁门外姓,吃起了这碗独食。

老街是鲁中南地区有名的商业集散地,国泰民安、商贸繁盛的时候,那一条条来自江南甚至南洋的货船,黑压压地挤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先装卸谁的,不装卸谁的,都是海头帮说了算!啥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管你多大来头,瞅你不顺眼,让你的货霉在船里、烂在岸上,那都不叫个事儿!就连老街首富海爷,都被他们整过!

那几年,海爷走南闯北,生意蒸蒸日上。一次年关,海爷设宴备礼,酬谢各条道上的老大们。一忙,就把海头帮的钱老大给忘了!

年后,海爷从南方运来满满三大船的货,有茶叶、药草、布匹、香料、木材……全是些怕湿怕霉的娇贵玩意儿,不想遭遇了连日的雨雪,急着找海头帮卸货,可他们要么以先来后到为由,要么以雨天脚滑为由,磨磨蹭蹭,就是不靠海爷的船边儿。

没办法,海爷这天亲自到钱老大的船上求他,钱老大得了脸,还不忘摆回谱。那时,连接船和陆地之间的是一种一步宽的木板,人在上面走,木板就跟着你弹来跳去,码头上叫它鸳鸯跳,把握不住鸳鸯跳节奏的人,站都站不稳,稍不留神就把你弹到水里去。 得知海爷到来,钱老大还故意在鸳鸯跳上泼了一层豆油。

海爷默默地脱了鞋,然后俯在鸳鸯跳上,爬了上去。

眨眼几年过去,到了咸丰五年,太平军把整个水路截得几乎连条鱼都游不过来,一路上关卡林立。因而各行各业,纷纷改水路为旱路。因为好久都没啥生意,码头上那些个鸳鸯跳,都起了厚厚的青苔。

一日,一条货船劈浪而至。

往年,是先交钱,再卸货。如今哪还管这一套?钱老大这边正和船上的掌柜在袖筒里合计价钱,那边,海头帮的爷儿们在不到两袋烟的工夫,就利利索索将一船粮食整整齐齐地码在了岸边。

这时,有一个轿子,从远处嘎吱嘎吱地晃了过来。轿子里刚露出一个头,钱老大的脸,唰地就绿了。

竟是海爷!

海爷目不斜视地上了船,随后,掌柜站在船板上对钱老大吆喝:“咱东家说了,银子有的是,可要钱老大自个儿来拿才行!”

说罢,眼睛盯着钱老大,手里一杯油,滴滴答答地淋在了鸳鸯跳上!

钱老大望着身旁海头帮的弟兄,衣衫褴褛、一脸菜色。他回过头,牙一咬,鞋一脱,扑通一声跪在了鸳鸯跳上……

进了船,钱老大头别到一边,也不看人,手一伸:“拿钱!”海爷笑笑,说:“听闻钱老大当年为争这码头当家人的位子,曾从滚水里取铜板,怎一个勇字了得!兄弟们的工钱,就在那个盒子里,够胆量的,你就试试!”钱老大一瞧,是一个一臂高的盒子,上面露出拳头大的洞,里面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

钱老大琢磨着,这里头一定有蛇蝎一类的东西,取吧,保不准被咬;不取,空手下船,咋和快饿死的兄弟们交代?

钱老大心一横,袖子一撸,顿时青筋暴出,伸手就冲盒子去了。手还没到盒子口,钱老大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

忽而,钱老大眼如铜铃,手在里面搅了几圈,啥也没有。他怒吼一声,盒子一甩,想冲上去对海爷动粗。海爷哈哈大笑,而后大手一挥:“送钱老大下船!”

钱老大被推搡出船舱,刚要破口大骂,可随之而来的景象,闪了他的眼。

岸上,海爷手下的人,正把刚刚卸下来的整船粮食,一袋袋地分给海头帮的弟兄,弟兄们接过粮食时,那曾经硬邦邦的双膝也都软塌塌的了。

下船时,钱老大看脚下的鸳鸯跳,干净如洗。钱老大一声长叹,扭头对着海爷抱了抱拳,大步而去。

几年后,朝廷又重新夺回了水路,随着商道畅通,码头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有所不同的是,每每海爷的商船驶进码头,那些海头帮的人,好似迎亲一般,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卸货,甭说啥先来后到,也甭说你财大气粗有多大来头,只要海爷的船来,统统站一边去!

谁都别委屈,人家钱老大说了,这是他们海头帮的规矩!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本文围绕码头上常见的鸳鸯跳展开,“鸳鸯跳”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故事独特的背景,使小说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B. 小说善于通过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写钱老大掏盒子时“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表明他当时的紧张心理。

C. 鸳鸯跳贯穿全文不但推动情节发展,而且有力地塑造了人物性格。过鸳鸯跳难度很大,但海爷和钱老大都忍辱求全,克服困难,可敬可叹。

D. 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钱老大在码头生意兴隆时用“鸳鸯跳”故意刁难海爷,海爷在码头生意萧条后,又用“鸳鸯跳”“回敬”钱老大。最终两人结下了深厚情谊。

E. 小说中写到码头的几经变迁,太平军拦截水路时,码头生意萧条;朝廷夺回水路后,码头生意兴隆。这深化了关于不同历史阶段民生问题及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主题。

2.小说前三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

3.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