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达里诺尔的车辙 刘斌立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片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达里诺尔的车辙

刘斌立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片湖,名字叫达里诺尔。

从我记事起,我的父亲就告诉我,他的故乡,就在中国北方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那里有美丽的达里诺尔湖。

我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叫桑贝德的小城,我的父亲在他20岁的时候来到这里并认识了我的母亲。离我们家大概5公里远就有一片名叫苏必利尔的大湖,父亲说他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居住,是因为这里也有与达里诺尔一样的湖水和夕阳落红映衬下的火烧云。

当飞机平稳地降落在首都机场时,我知道终于可以与父亲一起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了。我们没有任何停留,几乎是驱车直接从首都机场奔向了北方的草原。我知道不管是我还是父亲,都迫不及待。

当路边的景色渐渐变成了小沙丘和一簇簇的灌木植被丛的时候,我知道我们离草原不远了。

“父亲,这就是这些年新闻上在说的草原沙化吧?”我看了一眼副驾驶座上的父亲说道。

父亲回给我的是他惯常的微笑和沉默。

我看了一眼导航,我们的车正在穿行浑善达克沙地。穿过这片正在沙漠化的地方,我们将进入锡林郭勒草原。而达里诺尔就在草原深处。

前方的道口,终于出现了一块指示牌,“达里诺尔”就在东行50公里的地方。

我猛地一踩油门,开始加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感慨,我竟然忍不住悄悄淌下了眼泪。我不敢转头去看父亲,我更无法知道他看到这些熟悉又陌生的故土是怎样的心境。

达里诺尔就在眼前,已经水天一色。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黄昏,正是那个被父亲回忆了无数次的黄昏。这个蒙古高原上的湖泊,亿万年来就像明珠一样镶嵌在这片净土上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孩子们。

突然间,落日横亘在湖水与天空之间,把天空的万丈云彩染成了血红。而湖水如镜面般,倒映出天上的映像。我惊呼着抱起父亲,奔向湖边的一座小丘。

我们俩静静地站在那里,任晚霞洗礼。湖面上的点点涟漪悄悄划破了湖面的平静。

“那是天鹅!”我小声惊呼着,生怕打扰了那些精灵。

“父亲,那是你说过的天鹅,达里诺尔真的是天鹅湖!”我的眼泪再也无法忍住,怀抱父亲骨灰盒的双手颤抖不已。

我只能盘腿坐在山丘上,让骨灰盒上父亲永远面带微笑的照片朝着达里诺尔。

“父亲,您不用担心了,您看达里诺尔还是那么地美,这里的水、天空、黄昏,都如您跟我说的一样。我想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会像您一样热爱这片湖泊。我想我可以如您的愿了。”

我抱起父亲的骨灰盒,慢慢走向湖边。

可远处的一声口哨将我从思绪中拉回。我看见一人一骑飞驰而来。

“你要做什么?”马上的那个蒙古族青年诧异地看着我。

“我们不允许靠近湖水,更不能往湖水里倒东西。”他看着我怀抱着的盒子,说道。

“这是我的父亲,他就出生在这里,我们从遥远的加拿大回到故乡。他想落叶归根。”

蒙古族青年拉着缰绳,在我面前辗转、犹豫着。

“希望长生天庇佑草原,让达里诺尔收留我父亲吧。”我用我父亲曾经祈愿的语言,向他诚恳地请求。

他没有说话,但我看到他眼神里的柔软和敬畏。他点了一下头,掉转马头而去。

如海一般辽阔的达里诺尔,在有节奏的湖水拍岸声中,接纳了我的父亲。这是一个游子落叶归根最好的归宿,也是我父亲的遗愿。

我擦去脸上的泪痕,开车离开湖区。我尽量沿着那条我来时的车辙行驶。希望明年春天,达里诺尔湖畔的这条被我碾压的车辙就会被新的生命覆盖。

我从后视镜里看着车后留下的车辙,从达里诺尔而出,蜿蜒曲折,随着我走向远方,亦如我的父亲和族人们在这里出生,从这里走向远方,但不管到哪里,他们对于故土和自然的热爱,才能让每一个“达里诺尔”生生不息。

我想,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我也应该告诉我的孩子们。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6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选择在桑贝德城定居,并且离城不远处的苏必利尔湖的湖水和夕阳落红映衬下的火烧云与达里诺尔湖的相同,可以缓解他的思乡之苦。

B. 作者在文章中是一步步揭开父亲已经去世的谜底的,直到“我惊呼着抱起父亲”读者才知道,这位父亲已经变成了骨灰。

C. 描写蒙古族青年的笔墨虽然不多,但作用较大,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蒙古族人对故土和自然热爱与守护的一种传承。

D. 文章描写的是一个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父亲的骨灰从遥远的国外回到故乡的故事,表达游子对故土和自然的赤诚之心。

2.请结合文本,谈谈画横线的句子中“车辙”的象征意义。

3.本文画波浪线部分对达里诺尔湖景色的描写在写法上较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

 

1.B 2.“达里诺尔”的车辙,象征着“我”的父亲和族人走向远方的轨迹;这个轨迹的起点永远是“达里诺尔”,终点也永远是“达里诺尔”;表达了“达里诺尔”人对故土和自然的热爱。 3.①比喻:把蒙古高原比作明珠,把湖面比作镜子,形象地表现了湖泊点缀高原、湖面平静的特点;②拟人:“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孩子们”,以达里诺尔具有“母性”的特点,侧面表现这里的人对达里诺尔湖的热爱与依恋之情;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善用动词,抓住客观景物瞬间的变化,表现出壮丽、幽美的意境。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项,“直到‘我惊呼着抱起父亲’读者才知道,这位父亲已经变成了骨灰”错误;从文中可以知道,“我惊呼着抱起父亲”时读者还不知道父亲已经变成骨灰,应该是直到“我的眼泪再也无法忍住,怀抱父亲骨灰盒的双手颤抖不已”“我只能盘腿坐在山丘上,让骨灰盒上父亲永远面带微笑的照片朝着达里诺尔”时才知道,“我”抱的是父亲的骨灰。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谈谈画横线的句子中‘车辙’的象征意义”,这是考查词语的含义,且是“象征意义”。首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我从后视镜里看着车后留下的车辙,从达里诺尔而出,蜿蜒曲折,随着我走向远方,亦如我的父亲和族人们在这里出生,从这里走向远方,但不管到哪里,他们对于故土和自然的热爱,才能让每一个‘达里诺尔’生生不息”,先理解“车辙”的本义,是指车轮辗出的痕迹,此处是说“我”的车子在“达里诺尔”留下的痕迹,再结合“亦如我的父亲和族人们在这里出生,从这里走向远方,但不管到哪里,他们对于故土和自然的热爱,才能让每一个‘达里诺尔’生生不息”这句来理解其象征意义,“亦如”,意思是“也就像”,可见此处的“车辙”象征着父亲和族人走向远方的轨迹,而这个轨迹的七点和终点都是“达里诺尔”,这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觉得,中国文化似乎有一个特征,是主体和客体往往会合而为一,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很像“行为艺术”。它体现在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上,当我们看见天坛、地坛,还有那些巨大的青铜器时,也许我们就不难想象,古代那些祭祀的仪式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孔子周游列国,在一个交通特别不发达、人对于距离相当敬畏的年代,一个人坐着马车上路,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地宣传他的理论,这不也正像行为艺术吗?

《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豫让曾臣事智伯,智伯死后他决意为其报仇,第一次刺杀赵襄子未果,被赵放了,豫让将自己毁容弄哑,企图再次刺杀。朋友问:你要报仇,何苦用这种方法,尽可以假装臣服于赵乘机行刺。豫让答:我不能为人臣怀二心。第二次要刺杀赵时被抓住,赵问:你曾是范氏、中行氏的人,他们都被智伯杀死,你为什么只是忠于智伯?豫让答:他们是以奴仆待我,而智伯却是以国士待我,是有知遇之恩,我亦要以国士的品级回报。豫让“请赵之衣而击之”后伏剑自杀。豫让的忠诚有着人性、尊严、情感的美学内容,他的复仇也像是一个艺术仪式,只是这种艺术行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不可能客观地保存下来。。

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我曾目睹过一场葬礼。村子中最壮的十六个男子,先是喝酒,然后大喝一声“起杠”,拾起厚重无比的棺材出发了。在后面跟随的,第一批是家中的男眷,他们用三寸的棍子拄地,弓着腰,发出低沉的呜咽的声音;接下来一批是家中的女眷,她们身披重孝以高音的啼泣诉说着。艺术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多年以来,这个场景在我的记忆中不断地翻新,让我联想起礼乐中的“乐”。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也见到了相似的葬礼。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

中国的诗词仿佛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也许人们用“水”这个字眼的时候,正是在想象那些附在“水”上一去不返的东西,中国人似乎从来不在乎把一一些东西留下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总在流逝,一旦欣赏之后享受之后,就只能撒手放开,随它去了。我记得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艺术是把不存在的变为存在。中国人却是将有变成无,这大概是我们与他所不同的地方。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随之变得像行为艺术。

(摘编自王安忆《中华文化与中国出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是行为艺术,它有一个特征,主客体往往可以合而为一。

B. 土为知己者死,豫让对智伯的忠诚体现了人性、尊严等美学内容。

C. 艺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习俗中,扎根民间,深入人心,久传不变。

D. 因为对水有特别的情感,国人视一切都载在时间上的,总在流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用天坛、地坛巨大的青铜器及孔子周游列国印证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的认识。

B. 文章引用豫让复仇的故事,阐述了中国文化很像行为艺术,并指出这种艺术行为不能客观保存。

C. 文章提及自己目睹的一场葬礼以及莫言《红高梁》中的葬礼意在说明民间的河俗都是艺术化的。

D. 对于中国文化,文章从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深化了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孔子知道他的周游列国像表演,就不会去一国接一国地宣传自己的理论了。

B. 如果豫让不讲究复仇方式和遵守为人臣不怀二心的道义,他的复仇就可能成功。

C. 以民间习俗形式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是能够依附于时间之上的。

D. 中国人将有变成无,与文中所提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的观点似乎是截然不同的。

 

查看答案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诈骗团伙忽悠老人参加免费健康讲座,然后冒充“老年福利中心”“世界华人中医养生协会”等机构高价售卖假药和保健品,不少老人上当。近日,广州荔湾警方端掉了这个诈骗团伙,依法刑拘24名疑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老人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竟然不肯配合警方调查。

其中一位72岁的老伯伯被骗后,因为担心儿子和媳妇责怪,不敢告诉家人也不敢回家,更不愿意揭发“业务员”。而另一位老人,其屋中堆满各种不同牌子的“保健品”。警方细问之下才知道,老人的子女都在国外,他平日无人照顾。虽然知道自己被骗,但老人觉得“业务员”比自己的儿女还亲,因此无论如何不肯报案。

    对于这一现象,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市“图书馆还书流程图”。请用一段文字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①__________________,心态上的年轻确实能够永远保持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②________________,否则必定一事无成。只有保持年轻心态、葆守青春状态,才能自信若胸有成竹,勃发如沐浴春风。③__________________,流淌出的不只是无穷的激情,更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与镍氢电池等可充电电池相比,锂电池具有充电时间短、储能容量大等优势,因此一经上市就吸引了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注意。                。此外,其造价也相对昂贵

A. 但容易短路、起火等,使得锂电池仍有一些缺陷需要改进

B. 但锂电池优势依然明显,虽然如短路、起火等缺陷仍需要改进

C. 虽然如短路、起火等缺陷仍需要改进,但锂电池优势依然明显

D. 但是,锂电池仍有一些缺陷需要改进,如容易短路、起火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