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运用比喻...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大漠寒风凛冽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孔子表达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类似看法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

(3)《神游物外》中庄子说明大鹏飞翔高空需要依赖风力的原理一句是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他下令追击敌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神游物外》中以自然界中寿命短的事物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含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的《汉江临眺》用动静错觉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头如刀面如割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比如第一句中“比喻手法表现大漠寒风凛冽”,第二句中“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类似看法”,第三句中“大鹏飞翔高空需要依赖风力的原理”,第四句中“下令追击敌人的原因”,第五句中“以自然界中寿命短的事物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第六句中“动静错觉写景”,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即可。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择”“负”“翼”“辙”“靡”“晦朔”“蟪蛄”“郡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小题。

归嵩山作

唐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此诗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狭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归去的车马缓缓前进。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

B. 颔联移情及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佛“流水”和“暮禽”也富有人的感情。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

C. 颈联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写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图画,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心境。

D. “迢递嵩高下”这句中“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这里运用铺陈的手法,对嵩山山势作了具体而又形象的描写,写出嵩山之巍峨。

E. “嵩高”,即嵩山。交待归隐的地点。“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呼应题目中的“归”字。“闭关”指闭门隐居。

2.这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笔端下景色的移换,作者感情也随之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察孝廉钱唐长,郴令。孙权为骠骑将军,辟补西曹掾;及称尊号,以泽为尚书。嘉禾中,为中书令,加侍中。赤乌五年,拜太子太傅,中书如故。

    泽以经传文多,难得尽用,乃斟酌诸家。刊约《礼》文及诸注说以授二宫,为制行出入及见宾仪,又著《乾象历注》以正时日,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辄咨访之。以儒学勤劳,封都乡侯。性谦恭笃慎,宫府小吏,呼召对问,皆为抗礼。人有非短,口未尝及,容貌似不足者,然所闻少穷。权尝问:“书传篇赋,何者为美?”泽欲讽喻以明治乱,因对贾谊《过秦论》最善,权览读焉。初,以吕壹奸罪发闻,有司穷治,奏以大辟,或以为宜加焚裂,用彰元恶。权以访泽,泽曰:“盛明之世,不宜复有此刑。”权从之。又诸官司有所患疾,欲增重科防,以检御臣下,泽每曰“宜依礼、律”,其和而有正,皆此类也。六年冬卒,权痛惜感悼,食不进者数日。

泽州里先辈丹杨唐固亦修身积学,称为儒者,著《国语》《公羊传》《谷梁传》注,讲授常数十人。

吴录曰:初,魏文帝即位,权尝从容问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诸卿以为如何群臣未对。泽曰:“不及十年,丕其没矣,大王勿忧也。”权曰:“何以知之?”泽曰:“以字言之,不十为丕,此其数也。”文帝果七年而崩。臣松之计孙权年大文帝五岁,其为长幼也微矣。                                                                             

(删节自《三国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权尝从容问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诸卿以为如何/群臣未对。

B. 权尝从容问/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诸卿/以为如何/群臣未对。

C. 权尝从容问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诸卿/以为如何/群臣未对。

D. 权尝从容问/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诸卿以为如何/群臣未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 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迁:调动官职,如“再迁为太史令。”左迁一般指降职。领:兼任更高的官职。

C. 嘉禾、赤乌:嘉禾、赤乌是吴祖孙权年号。汉武帝开创了年号纪元先例,自此,历朝诸帝皆立年号纪元,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D. 《公羊传》《谷梁传》:《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阚泽勤奋好学,学识渊博。他因家中贫困,常被人雇用抄书,以此换取纸笔。抄完书后,他也就将那部书全部诵读完毕了。他博览群书,通晓天算历法,由此声名显扬。

B. 阚泽精通儒学,制定礼仪。他撰写《礼》一书和各家注释,以此教授太子,为他们拟定了出入及与宾客会见的礼仪等。因为儒学上的造诣深厚,他被封为都乡侯。

C. 阚泽待人谦恭,不言人过。阚泽呼唤询问宫廷官府的小吏,都用平等的礼节相待。对别人的短处,他从不亲口提及。

D. 阚泽反对酷刑,重视礼律。阚泽认为盛明的朝代,不应有酷刑。各官署存在一些弊端,孙权打算加重律令条例来检查监督官员,他每次都说“应依照礼仪、法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著《乾象历注》以正时日,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辄咨访之。

(2)泽欲讽喻以明治乱,因对贾谊《过秦论》最善,权览读焉。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一书句多排偶,文多用韵。语言整齐中透着变化,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对后代各种讲究对偶和押韵的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 《塞上听吹笛》诗人采用写实手法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全诗含有思乡的情调但并不低沉,表达了盛唐时期的豪情,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C. 《春末闲谈》中,鲁迅以一种闲谈的方式,将自然景物人格化,通过形象化的说理,揭露了旧时代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

D. 孟子提出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霸道”的主张,可惜在“强凌弱,众暴寡”的社会无法实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译文:越过他国的边境,到达边远的地方,您知道这是很难办到的。

B.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消除了。

C.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译文:我跳跃着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掉落下来,在草丛间高飞,这也就是我飞行最高限度了。

D.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七十岁的人穿得上丝织品的衣服,吃得上肉,老百姓不受饿挨冻,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二虫又何知?          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B. 还也                其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

C. 圣人方而不割        故荆轲逐秦王

D. 秦王还柱走            或五十步后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