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倡议,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将围绕这一构想为布局展开。

B. 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将导致数千万的男性尤其是农村地区男性面临娶妻难,从而形成大量的失婚群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其含义不仅仅是让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创造”,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国人重温中华的传统。

D. 有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鲜少关注他人的病态心理。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句式杂糅,改为“以……为布局”或是“围绕……的布局”。B项,“导致数千万的男性尤其是农村地区男性面临娶妻难”成分残缺,“导致”后面缺失宾语中心语“的问题”。C项,语序不当,“不仅仅……更……”表递进关系,所带两个分句应对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巴女排一直是世界女子排坛的强队,其主力队员卡里罗的发球速度往往超过100公里/小时,她的实力令很多男排选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②雾霾,已经成为当今公害问题之一,但治理雾霾绝非易事,不可能一挥而就,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针对重点污染物进行治理。

③为了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护士长跪地为医生举起无影灯,生动诠释了“生命时刻”医护人员的全情投入,该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④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代办中介服务便应运而生。

⑤只要我们十几亿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了人生应达到的三种境界,其中两种是“至人”“神人”的境界,表现另外一种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以“风”“月”反衬自己悲痛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注]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槎(chá):指小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写出时令,为写景规定了时间;点题写出事件,交代了沿途的作为。

B. 第二联描写了“芳草”、“落花”扣首句“暮春”,营造了萧条、冷凄之境。

C. 本诗第二、三联对仗尤为巧妙,既有上下句对仗,又有句内对仗。

D. 第三联写昔日经行之处,这些景物勾起诗人对昔日徜徉山水之乐的回忆。

E. 第四联展示了山宅风貌,写出了鸟散去前后环境的对比、作者心情的对比。

2.本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试作简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zhì)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元兴元年,帝。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B.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C.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D.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 “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 “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称。

D. “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 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C. 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通过察言观色判定了作案者。

D. 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丰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

(2)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文后各小题。

材料一:

浙江一小学叫停家长签字:检查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

杭州网  2017年9月18日

事件:学校取消“家长作业”

近日,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里面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同时,实验小学还发布了《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学生公约之作业篇》,内容大致如下:“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同学的基本职责!我们想改变这样的作业场景:妈妈在身边唠叨不停,爸爸在桌旁眉头紧锁……从今天起,给我一方书桌,给我一份安静,我会成为作业的主人……”

现状:大多数学校都有让家长签字的要求

记者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做了一个调查,没想到“家长作业”真的普遍存在。金华的市民吴先生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他说作业让家长签字那是每天必须的。东阳的吕先生给记者看了学校发来的短信记录,每天老师都会把一天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给家长,并且都会在最后提示让家长检查后签字。看到记者在朋友圈的调查后,有位金华的老师还打趣地说应该去调查一下哪所学校是不要家长签字的。

由此可见,取消“家长作业”,应该是一件不走寻常路的事情。那么这位校长又是怎么想的呢?

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方青说:“现在有些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接送、陪做作业,陪吃饭、陪玩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子孩子缺少了很多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机会,会让他们养成依赖性。”

“我做了校长之后也经常会和家长聊天,结果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焦虑,要检查作业、要纠错、要批改,很多学生作业演变成了家长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学校有必要科学引导,倡导家长不参与作业检查,提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由老师承担起应担的责任。”

材料二:

五成以上的人认为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理

《新京报》  2017年9月23日

近日,浙江金华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你有没有过给家庭作业签字的经历?(单选)

81.1%

没有

18.9%

 

你认为学校要求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不合理?(单选)

合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54.3%

不合理,学校转嫁责任

34.9%

不好说

10.8%

 

你认为为保证义务教育的效率,学校与家长应该怎样做?(多选)

学校尽职传输知识、检查作业,家长言传身教、提供良好氛围

45.1%

学校与家长加强沟通,及时知悉学生情况以因材施教

13.0%

学校与家长可以相互“越界”,全方位指导学生

41.9%

 

受访者背景资料(样本:1343人)

性别

男:49.5%

女:50.5%

 

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12.5%

大专/高职:25.9%

大学本科:53.8%

硕士及以上:7.8%

 

 

1.以下哪项表述符合金东区实验小学校方的观点?(  )

A. 批改作业和检查作业是老师的基本职责,应该制止家长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

B. 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是为了让每一位同学更认真地对自己的作业负责。

C. 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是社会的普遍要求,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D. 家长检查作业是当今孩子缺少独立生活、独立学习机会的主要原因。

2.下列关于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金东区实验小学关于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的两份公约,角度不同,内容相关度高。

B. 从杭州网的调查看,金东区实验小学的做法在当地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C. 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的举措,出发点就是解放家长。

D. 关于检查作业问题的社会现状和社会倾向的调查,“京报调查”的结果与杭州网的近似。

E. “京报调查”所提供的“受访者背景资料”与调查内容和价值没有必然关联,应该删除。

3.材料反映了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的意见,还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主流意见。请你把其中一方的意见(观点及理由)用不超过40字表述出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