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友直,字圣益,博州高平人。父佐,以材武称。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友直,字圣益,博州高平人。父佐,以材武称。友直年十二,随父游,谙兵法。

绍兴三十一年,金人渝盟,友直结豪杰,志恢复。谓其众曰:“权所以济事,权归于正,何害于理。”乃矫制自拟承宣使、河北等路安抚制置使,余拟官有差,遍谕州县勤王。未几,得众数万,制为十三军。九月戊子,进攻大名,一鼓而克,抚定众庶,谕以绍兴年号。乃奏于朝,欲领众南归。时金人尚在扬州,久不报。

友直将由寿春涉淮而济,道拜敕书,勉以率众捣敌腹心,犄角应援。除友直检校少保,得便宜行事。旋与敌遇,相拒淮北。敌兵来益众,友直即率所部渡淮。既而审金主亮已毙,所遇乃归师,悔不袭击之。高宗视师江上,见于金陵,赐金带。友直耻前功不遂,自陈,改复州防御使。

越四月,诏偕统制张子盖援海州。方接战,友直张一旗,大书“宋忠义将河北王九郎”以自表。潜由小迳背敌阵,因其辎重,扼归道桥,左右枕水。张子盖知友直已乘敌后,麾军进击,敌溃走,尽溺死,围遂解。

孝宗受禅,友直数出奇转战。张浚都督江、淮,一见喜之,辟建康前军统制。隆兴二年九月,金人犯边,宣谕使王之望命以前军戍昭关,友直不逾时即行。他军同戍者,敌至,辄退保和州,友直孤军坚守。金兵驻黄山,鼓柝相闻,益整暇自持。

俄改步司左军统制。初淮北之战友直母子相失至是访得之乃与其妻李携二女自淮而还赐予加厚又明年除御前诸军统制请祠手诏慰劳。四年,由京口入觐。朝廷议遣马、步二司移屯重地,丞相虞允文欲先发步司,友直请以马司先。及马帅李显忠屯金陵,友直奏马军道途转徙,困毙已甚。有旨免移步司。

(节选自《宋史·王友直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淮北之战/友直母子相失/至是/访得之/乃与其妻李携二女自淮而还/赐予加厚/又明年/除御前诸军统制/请祠/手诏慰劳/

B. 初淮北之战/友直母子相失/至是访/得之/乃与其妻李携二女/自淮而还/赐予加厚/又明年/除御前诸军/统制请祠/手诏慰劳/

C. 初/淮北之战/友直母子相失/至是访/得之/乃与其妻李携二女自淮而还/赐予加厚/又明年/除御前诸军统制/请祠/手诏慰劳/

D. 初淮北之战/友直母子相失/至是/访得之/乃与其妻李携二女/自淮而还/赐予加厚/又明年/除御前诸军/统制请祠/手诏慰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绍,承继;绍兴,有承继前业、振兴昌盛之意。皇帝常用祈愿吉瑞意味的词作年号。

B. 勤,为……尽力。勤王,多指在君主有危难或国家动摇之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 辎重,运载军中粮草物质的载重车辆,后泛指军械、粮草、营帐以及负责运送的兵马等。

D. 觐,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入觐,既可指秋季朝见礼,也可泛指地方官员朝见帝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友直精熟军事。他受父亲影响,十二岁就精通兵法。在金兵入侵时,他能够审度时局,变通处事,募兵数万之众,在大名战役中,一举克敌。

B. 王友直忠贞爱国。他在行军途中接到圣旨,即接受了捣敌应援的艰巨的作战任务;在海州救援战中,他打出书有“忠义将”的旗帜以表明心志。

C. 王友直智勇双全。他作战机变灵活,或由小径取敌后,或出奇谋而转战。当其他守军遇敌退守时,他却孤军坚守,与敌军鸣鼓战斗,决不退缩。

D. 王友直颇有主见。朝廷商讨派马司和步司移兵驻扎军事重地时,丞相虞允文提出了想让步司先行的想法,他没有赞同,而是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人渝盟,友直结豪杰,志恢复。谓其众曰:“权所以济事,权归于正,何害于理。”

(2)高宗视师江上,见于金陵,赐金带。友直耻前功不遂,自陈,改复州防御使。

 

1.A 2.C 3.C 4.(1)金人背弃盟约,王友直结交豪杰,立志收复失地。对众人说:“权力是用来成事的,权力(如果)用得对,对道义有什么损害呢。” (2)高宗在长江边督率军队,在金陵接见王友直,赏赐他金带。王友直耻于先前的事没做成,自己陈奏,改任复州防御使。 【解析】 1.试题分析:“初”表时间,其后应断开,排除B、D两项;A、C两项不同之处在“至是访得之”,分析可知“是”是代词,“得之”为“访”的结果,故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 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 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 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 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了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2017年2月15日第9版《光明日报》)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2017年2月15日19版《大众日报》)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2017年2月16日《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资金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个问题目前无法解决。

B. 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要改善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不仅要从自身做起,坚持和创新是法宝,而且还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帮助。

C. 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形式上做出改变,如果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它就可能成为时尚、成为网红。

D. 上述材料表明,非遗保护形势严峻,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大众提高文化修养,提升审美趣味。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广大群众和非遗传承人的重视。

B. 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 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材料三还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如“网红”“圈粉”等,更具鲜明时代特色。

E. 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3.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  亲

【智利】奥莱加里奥·拉索·巴埃萨

一个小老头下巴蓄着又白又长的胡须,上唇的小胡子被尼古丁熏成了红色。他披着一件大红斗篷,脚蹬高跟皮鞋,头戴一顶龙舌兰编的草帽,胳膊上挎着一个小篮子,来到兵营的门口,走过去,倒回来,走过去,倒回来,反反复复,显得十分胆怯。他想向哨兵打听什么,但哨兵没等他开口就高声喊道:“警卫班长!”

一个班长从门后跳出来,仿佛是埋伏在那儿的。他仰起头用询问的目光打量着他,老头儿说:“我儿子在吗?”班长笑了起来。

“他叫曼努埃尔……叫曼努埃尔·萨巴塔,先生。”

“我不知道哪个士兵叫这个名字。”

乡下人骄傲地直起身子讥讽地笑了:“可是,我儿子不是士兵,他是军官,是正儿八经的军官……”

警卫团的号手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凑过来低声告诉班长:“是新来的,刚从学校来的……”

班长看他是个穷人,没敢请他去军官俱乐部,而是叫他去了警卫团。

老头儿坐在一条木凳上,把篮子放在伸手可及的身边。士兵们一下子围拢来,他们以好奇的目光看着那个农民,对那个篮子很感兴趣。篮子不大,用一片口袋布盖着。那帆布下面先是听到啄食声,接着便有一只红冠老母鸡露出头来,由于闷热,它的嘴张开着,不停地喘着气。

看到那老母鸡,士兵们一边鼓掌一边像孩子似的高声叫道:“炖鸡吃!炖鸡吃!”

农夫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儿子,面对那么多持枪的士兵又十分紧张,不禁傻乎乎地笑起来,思想也乱了:“哈,哈,哈……对,炖鸡吃,炖了给我儿子吃。”

说罢,老人却是一阵心酸,脸上立刻蒙上了一层阴影,接着又说道:“我都五年没见他了!他不愿意回村里去……”

一个卫兵去叫中尉。中尉正在驯马场上跟一伙军官在一起。他个子矮小,长得黑不溜秋,躯干粗得像个木桶,面容俗气。卫兵打了个立正,两脚并拢时靴子底掀起一股尘土,报告道:“有人找您……我的中尉。”

不知怎么回事,中尉的脑海里一下就闪现出了他老父亲那干瘪矮小的身影。他仰起头,为了让他的同事们听到,以鄙夷不屑的语气大声说道:“在这个镇子上,我谁都不认识……”

卫兵又主动解释说:“是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头,披着斗篷……他从很远的地方来,提着一个篮子……”

虚荣心顿时把中尉闹了个大红脸,他把手举到帽檐上说:“行啦……您走吧!”军官们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神色,他们不约而同地朝萨巴塔扫了一眼。那么多道询问的目光令中尉实在难以承受,他垂下头,咳嗽了一声,点上一支香烟,开始用刀鞘包头在地上胡乱画起来。

过了五分钟,又来了一个卫兵:“有人找您,我的中尉!是一个乡下小老头……他说他是您父亲……”

中尉没有纠正卫兵的话,他把香烟扔到地上,怒冲冲地一脚踩灭,喊道:“滚吧!我就来。”

为了不做任何解释,中尉一头钻进了马厩。老人坚持要见儿子,卫兵班长每五分钟向上司报告一次,上司军官被弄得烦了,就去找萨巴塔。

与此同时,那个变得像孩童似的可怜的老父亲越来越心神不宁。他竖起耳朵听动静,只要听到一点儿声响他就伸长脖子往外看。那脖子又红又皱巴,跟火鸡脖子一样。听到脚步声,他就激动得浑身发抖,以为是自己的儿子来拥抱他,来给他讲述他的新生活,让他看他的武器、马具和马匹来了。

警卫团军官佯装检查马厩找到了萨巴塔。他开门见山、干巴巴地对他说:“有人找您……说是您的父亲。”

萨巴塔移开目光,没有回答。

“他在警卫团……一定要见到您才走。”萨巴塔狠狠地往地上跺了一脚,恼怒地咬了咬嘴唇去了那儿。

他一进警卫团,有个士兵就喊道:“立——正!”听到喊声,士兵们立刻如弹簧一般霍地站了起来,团部里响起一阵大刀声、脚步移动声和鞋跟撞击声。

士兵们对儿子的尊敬弄得老头儿晕头转向,他忘掉了篮子,也忘掉了老母鸡,张开胳膊向儿子迎过去。他那像老树皮一般的面庞上绽出了欢欣的笑容,兴奋地浑身颤抖着高音叫道:“我亲爱的曼努埃尔!我的小曼努埃尔……”

尉官只冷冷地向他打了个招呼。

农夫的双臂落了下来,脸上的肌肉抖动不止。

中尉偷偷地把他拉出军营,到了街上,悄悄地对他说:“你都干了些什么呀……干吗到这来看我……我有军务在身……不能出去。”说罢,转身走进了军营。

乡下老汉又回到警卫团,浑身哆哆嗦嗦,茫然不知所措。他狠狠心把鸡从篮子里掏出来给了警卫班长。

“给你们吃吧,就你们吃。”

他向士兵们告了别,失望之下,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慢离开了。走到门口时,他又转过身来两眼含泪地补充了一句:“我儿子特别喜欢吃鸡脯,你们给他一块……”

(选自2005年《外国文艺》)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儿子一再拒绝与父亲见面,直到军官来找他时,才迫不得已去警卫团,这是因为他虚荣心作祟,不想让同僚知道他的出身。

B.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理,儿子以鄙夷不屑的语气大声说话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紧张,他点上香烟用刀鞘包头画地是逃避他人询问的目光。

C. 小说背景设置在兵营,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中尉、父亲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D. 小说地域特征鲜明,尤其是父亲外貌的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但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副南美的风俗人情画。

2.小说主人公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但有较大篇幅是在写儿子,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是“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它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或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食、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净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变政策。有的虽没有具体措施,却会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为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需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求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在专制极权体制下,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给最高统治者一点警诫。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花费不了多少人力物力,一旦渡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万一无效,也是天威莫测,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人事。这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无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总会格外小心谨慎。

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也能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在人,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将矛头指向政敌异己,或者趁机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政策。正人君子和书呆子往往泥古不化,只知援引古代圣君贤臣的先例,只会侈谈修身进德,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极端的做法就是听天由命,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专修人事,灾害不除自灭。如唐玄宗时发生严重蝗灾,一部分大臣的意见竟然是不应消灭,只能听任蝗虫自生自灭,才符合天意,皇帝只要深刻自省,定能得到上天的宽恕。幸而唐玄宗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下令灭蝗,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灾情。

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对其加以运用和阐述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选自葛剑雄《灾异与人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农立国的特点使中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又因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所以频繁的大小灾害经常威胁着统治者和民众。

B. 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种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这一解释体现了自古及今人们的普遍愿望。

C. 天象和灾异在中国的古代史书中多有记载,这些史书同时也记载着这些天象和灾异所导致的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等。

D. 在君主举行的祭祀或祈求仪式上,臣民们能有一些说话的机会,他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可趁机上达天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绕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文章的论证辩证而合理,既阐述了由这一观念主导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也分析了在这一观念主导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B. 文章以《二十四史》记载天象和灾异为例,印证了“天人合一”的含义为天意决定人事。

C. 文章列举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时皇帝的种种反省行为,意在论证“天人合一”观念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积极作用。

D. 论述“天人合一”是把双刃剑时,文章对奸臣小人、正人君子和书呆子都做了严厉地批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意决定人事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意义,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食、流星、陨石、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都是天意对人们的惩戒。

B. “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它的积极作用,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会有所收敛。

C. “天人合一”是双刃剑:它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积极作用;它也会被奸臣小人利用,或被用来打击政敌异己,或被用来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政策。

D. 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人们自然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作者希望人们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

读了上面的这几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定一个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