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 大段...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             大段:仔细。

B. 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                 切己:切身。

C. 知不美之名之可也                    丑:厌恶,憎恨。

D. 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        自文:自己写文章。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实词带入原句子中分析,D项“所以(我)对那些发自童心的文章深有感触”,所以“自文”的意思是“自然成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①请人修改文章说:    ②自己住所说:

③送人照片说:                       ④问老人年龄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美国西部,特别是加利佛尼亚变成了路人皆知的“新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任何背景、社会地位和种族的人,只要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都可以成功。

②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洗耳恭听,会场秩序良好。

③中国封闭式小区的形成原因,从历史文化、审批政策,到市场运作等方面不一而足,人们的思维模式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方式,越是封闭的小区越安全。

④历史可以证明,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的命运始终是紧紧相连的,我们共同经历过五风十雨,对于祖国的繁荣强盛、对于台海的和平稳定有着共同期盼。

⑤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⑥陈老先生长期致力于国内民俗学研究,如今他已80岁高龄,还亲临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这种精神令人感佩。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杜甫看到峡江秋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抒发自己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无限感慨。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小题。

新夏感事①

陆游

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

病起兼旬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

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纵横。

注①此诗作于孝宗即位之初,隆兴元年夏(公元1163年),时诗人自临安返山阴故里,借居云门寺。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由景及人,紧扣诗题“新夏”:春天已过,百花凋零,换上一片绿荫;诗人燃气炉香,晏然静卧,一场好觉,直睡到傍晚晴好之时。

B. 颔联二句分承“睡晚晴”与“绿荫成”:先叙自己病了已经十天了,今刚痊愈,病中很少喝酒;再描写山深林茂,直到四月,才闻莺啼。

C. 颈联转叙时事,点明“感事”:上句指孝宗即位之初,下诏求直言事;下句是说庆幸自己有望在暮年得见天下承平的气象。

D. 尾联紧承“近传下诏”句展开:宋孝宗即位之初,实施美政;“小儒”泛指地位卑微品德低贱的读书人,美政之下,他们一定会眼泪纵横。

E. 清代诗评家方东树评论此诗说:“前半新夏,后半感事。情真语朴,意境绝佳。”确切的评价了此诗的结构、抒情、语言、意境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署,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

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诏“可”。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军。

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南齐书•列传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 (   )

A. 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B. 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C. 元徽末/朝野威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D. 元徽末/朝野威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刀笔,旧时公牍称“刀笔”。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公务的事叫做刀笔。

B. 《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的书籍,记载和论述先秦时期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述修身作人准则的儒家经典。

C. 杖在这里指杖刑,用荆条或皮鞭拷打犯人,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后世将杖刑与笞刑、徒刑、宫刑、死刑并称为五刑。

D. 解褐即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这里代指平民之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骠骑参军。

B. 当时左丞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

C. 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 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 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2) 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