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才疏学浅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而...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才疏学浅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而当仁不让,还有慵懒、怯弱、自满自足、自以为是……这些人性的弱点,我们都必须加以克服。

B. 一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的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惨剧,其后果惊世骇俗,教训十分惨痛。

C. 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D. 在一次“我最喜爱的诗歌”调查中,调查人预定的十首当代诗歌悉数落选。这一结果不仅出乎调查人的意料,也令许多学者感到匪夷所思

 

D 【解析】试题分析:A项,“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褒义词,与语境不合。B项,“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与语境不合。C项,“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与语境不合。D项,“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符合句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怅/备     寂/阔    彷/兵马乱

B. 婉/望     颓/嫔    消/兵游勇

C. /红     浮/急    荡/怏不乐

D. /珊     笙/咆    河/根错节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两门相对却不相往来、以邻为壑的邻里相处之道早已引发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思考。

⑤国家人社部最近出台了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在大众自主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就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年少时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关注民生,忧念君主,体现“古仁人之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赤壁赋》中,苏轼从不变的角度看问题,认为不必“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羡慕水、月与天地,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B.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C.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D.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登第”,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登第”就是科举考试考中,但文中的“唐恪”是凭借“荫护”考中。

B. “折节”,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文中指“改变当初行径”。

C. “夷人”,指少数民族的一种,引申为对中国境内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

D. “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恪执政有方。为官期间,豪绅子弟称霸乡里,后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 唐恪忠于职守。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 唐恪得到重用。“大观”“靖康”两朝分别任“屯田员外郎”“中书侍郎”“少宰”等职,两朝皇帝对其礼遇有加,亲自下旨褒奖。

D. 唐恪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2)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青年,第一次跟着长辈去街头献爱心,他带去很多美味的面包分给街头流浪汉,有的人感激地收下了,有的人犹豫地接受了,也有一些人直接拒绝了……第二次去时,该青年装扮成魔术师,请流浪汉帮自己完成一个魔术。只见他举着一个托盘,让流浪汉点燃托盘中的火焰,再轻轻一吹,扣上盖子,再打开时,一个美味的面包就出现了。把这些在流浪汉帮助下“变出”的面包再赠给他们,所有人都欣然收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