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一根绳子 今天是镇上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一根绳子

今天是镇上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搜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搜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又立即四处讲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 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节选自《外国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小说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绳子”为线索,布置全局,结构全文。全文围绕一根小小的绳子,描写一个

老实人的悲剧,故事娓娓道来,不露痕迹,使精巧、奇特出于自然。

B.小说以一根绳子为题,反映荒唐混乱的世风,揭示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果以“老

实人的故事”为题,过于直白,无法增强小说意蕴的深刻性。

C.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

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D.小说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把一根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

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

(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做违反常理的畸形社会道德观念。

C.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纳大爷的

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

的必然结果。

D.这场悲剧乡政府是发难者,官方的压制,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的是众人的嘲笑和奚落。

E.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3)小说是如何塑造奥士高纳大爷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1)C; (2)BE; (3)①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封闭落后的乡村,愚昧蛮横的群众,烘托出奥士高纳其实也是一个愚昧落后、心胸狭窄的农民.起悲剧命运跟他的这个特点有紧密关系.②动作描写:如对“奥士高纳捡绳子”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勤俭、自尊而又狭隘的特点.③心理描写:如对奥士高纳被冤枉后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伤透了心的心理描写,刻画出其诚实而又狭隘的性格特点.④次要人物烘托:如对“马具商”“其他村民”的描写,烘托出奥士高纳其实也是愚昧蛮横的人;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关于小说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C项,“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与“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中,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也并非冷峻,而是将激情隐藏在内容的描写之中。 (2)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不准确,主要反映的应是当时法国社会的道德堕落问题。C项,“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错误,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D项,“这场悲剧乡政府是发难者”错误,马具商是发难者。“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的是众人的嘲笑和奚落”不正确。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的外部力量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具商的诬告,二是政府的审问,三是周围群众的嘲笑和奚落。这些力量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无形的网,其核心又是社会道德败坏,尔虞我诈,缺乏信任,以及周围群众的冷漠、麻木、缺乏同情心。故选B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王振义: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1985年,年仅5岁的小静患上了晚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住进医院时出血严重,家人已经绝望了。关键时刻,医生给孩子用上了王振义教授研制成功的一种全新疗法:全反式维甲酸治疗。7天后,奇迹出现了:小静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 20多年过去了,小静依然健康地生活着。

“小静是我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第一个病人。在首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这是我最感欣慰的。”王振义教授回忆道。

治疗白血病一般有两条研究途径:一是化疗,杀死白血病细胞。另一途径是诱导分化,将恶性的白血病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影响下,王振义率领的研究组选择了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途径。他的研究组证明全反式维甲酸在体内可使新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王振义从1982年就开始指导研究生开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研究,以后又开展肝素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1997年应邀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文,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被邀在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他与李家增、阮长耿等合作编写的《血栓与止血》,经过多次修订,已成为我国在这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

2002年,王教授指导的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有一个抗白血病药物的水溶性差,实验效果很不理想,课题组陷入了停滞。听说郑州大学的教授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当时已78岁高龄的王教授执意要亲自上门请教。郑州大学接待的同志听了随行人员的介绍,怎么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素和蔼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院士。这么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怎么可能这么虚心地上门求教呢?人们从这件事中看到了一名科学家虚怀若谷、诚实谦逊的大家风范和品格。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家。60多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血液学专家。

陈竺、陈赛娟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教授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耐心为他俩补习专业外语,后来又一起撰写论文。王教授每一次都坚持把他们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了最后!这为当时年仅31岁的陈竺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84年,王教授力荐陈竺夫妇赴法留学。1989年,陈竺、陈赛娟夫妇俩学成回国,继续在导师指导下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块令人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

在学生们的眼中,王振义是一位谦逊、豁达的长者,是一位严谨求实的学者,是一位爱才惜才的大师。

王教授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清贫的牡丹》,他说:“                     ”

(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相关链接]

记者:前不久您被评为“感动上海”的十大人物之一,您有何感想?

王振义:我获评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在我处理“豆瓣奖”的问题上,得奖后我把450万元捐给了医院,用做学科发展,还有50万元按照贡献的大小分配给了我和我团队中的研究人员,这种做法得到大家的肯定。我没有把钱放在第一位,如果我把钱放第一位的话,很多事情都可能会发生偏离。我认为钱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感情和人的爱心是无限的。当你生命终了的时候,上帝不会问你有多少钱。

(选自人民日报主办的《健康时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是王振义研制成功的一种全新疗法,用来治疗白血病,7天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

B.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影响下,王振义率领的研究组选择了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途径,将恶性的白血病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

C.王振义执意亲自到郑州大学请教,当时,他已经是78岁高龄,接待的同志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这一事件反映了王振义教授虚怀若谷、诚实谦逊的品德。

D.本文分别从医学和教育两个方面突出了王振义教授所取得的成绩及做出的贡献,结尾的那幅《清贫的牡丹》对王振义的人格起着很好的映衬作用。

(2)王振义教授为医学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3)王振义说“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所以,要弄懂中国的艺术,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我们承认韵律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西方艺术总是到女性人体那里寻求最理想、最完美的韵律,把女性当作灵感的来源。而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则通常满足于高兴地赏玩一只蜻蜓、一只青蛙、一只蚱蜢或一块嶙峋的怪石。由此看来,西方艺术的精神较为耽于声色,较为热情,较为充满艺术家的自我;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高雅,较为含蓄,较为和谐于自然。很奇怪,这种对韵律理想的崇拜首先是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起来的。

人们面对一幅寥寥几笔画出的顽石图沉思冥想,并得到一种奇异的快感。西方人士要想懂得此种快感,就非懂得中国书法艺术的原则不可。学习书法艺术,实则学习形式与韵律的理论,由此可见书法在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甚至可以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比方说,中国的建筑,不管是牌楼、亭子还是庙宇,没有任何一种建筑的和谐感与形式美,不是来源于某种中国的书法风格。

这样,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实在是十分独特的。毛笔使用起来比钢笔更为精妙,更为敏感。由于毛笔的使用,书法便获得了与绘画平起平坐的真正的艺术地位。中国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把绘画和书法视为姐妹艺术,合称为“书画”,几乎构成一个单独的概念,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假如要问二者之中哪一个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回答毫无疑问是书法。于是,书法成了一门艺术。它丰富的传统,与得到的尊崇,以及人们对之投以的满腔热忱和献身精神,都丝毫不亚于绘画。

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它与绘画的关系,恰如纯数学与工程学或天文学的关系。欣赏中国书法,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在这绝对自由的天地里,各种各样的韵律都得到了尝试,各种各样的结构都得到了探索。正是中国的毛笔使每一种韵律的表达成为可能。而中国字,尽管在理论上是方方正正的,实际上却是由最为奇特的笔划构成的,这就使得书法家不得不去设法解决那些干变万化的结构问题。于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优雅、雄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有时甚至是懒懒散散或参差不齐的美。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

中国书法的美在动不在静,由于它表达了一种动态的美。迅捷稳重的一笔之所以是完美的,是因为它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不能摹仿,不能更改,因为任何更改都会带来不和谐。这也是为什么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非常难学的原因。它最为明显的特征,不是努力抚慰我们的心灵,而是竭力刺激我们的感官,由于这一原因,对中国书法及其万物有灵原则的研究,归根结底也就是在万物有灵或韵律活力的原则指导下,对自然界韵律所进行的再研究,它会为现代艺术开辟广阔的前景。

(节选自林语堂《书法、绘画、建筑与中国人的艺术生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有一项是

A.要弄懂中国的艺术,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

B.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艺术常常把女性作为灵感的来源,而中国艺术家则满足于赏玩一物一虫。

C.书法给中国人提供了基本的美学概念和理念,中国人通过书法才学会了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

D.中国书法的美在动不在静,它表达的是一种动态美,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与形式上的和谐匀称。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有一项是

A.中国艺术家或艺术爱好者在赏玩一幅顽石图时会得到一种奇异的快感,这种快感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原则密不可分。

B.要想谈中国的艺术,必须得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因为中国人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

C.中国的建筑也是艺术的体现,不管是牌楼、亭子还是庙宇,它们的和谐感与形式美,都是来源于某种中国的书法风格。

D.因为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意识,在中国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学习它就是学习形式与韵律的理论。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人们把绘画和书法相提并论,但由于书法有着丰富的传统,得到了人们对它的尊崇,也就获得了高于绘画的地位。

B.由于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所以欣赏中国书法艺术,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就能够领略其艺术美。

C.中国书法中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等美感,实际是书法家在解决汉字笔画的结构问题时创造出来的。

D.和谐、匀称、对比、平衡等这些书法艺术中的美学观念,可以看作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也同样运用于其他艺术欣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恋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生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    寒心:胆战心惊

B. 光不敢以国事也          乏:荒废

C. 以重利                  窥:探看,引诱

D.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      让:责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灭口    ②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 ①愿先生得交于荆轲              ②左手把秦王之袖

C. ①光言足下太子                  ②燕王拜送

D. ①彼大将擅兵于外内有大乱        ②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太子丹“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

②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③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④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⑤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⑥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消除秦灭燕国之患。

B. 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C. 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刭而死”。

D. 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3)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荆轲刺秦王(节选)

大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

严分宜①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柯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②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谩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③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竟以青词④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  ① 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 更事:阅历世事。③ 祖龙:指秦始皇。 ④ 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事知不济                   济:                

(2)又阅至白衣送别时           冠:                

(3)继阅囊剑斫,箕踞高骂       提:                

(4)后王中牟县令,颇有政声     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复遣之使去             遂私见樊於期

B. 环柱时杀之           燕王拜送

C. 一老僧倾听久           秦遇将军,可谓深矣

D. 老僧预知之,不能救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

4.从严分宜、王敏斋二人阅读《荆轲传》时的不同反应,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请简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5.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 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 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

D. 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

 

查看答案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