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按剑而                        跽:同“忌”,忌惮

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参谋,谋士

C. 杀人如不能                            举:尽

D.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非常:特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拔剑切啗之                    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B.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其无礼于晋

C. 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不如善遇之

D.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为虏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的西楚霸王乍见樊哙刚烈威猛之势,无端喜爱,不仅称其为“壮士”,而且赏给他酒和肉。

B. 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足智多谋的智者。

C. 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 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

 

1.C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这是需要考生结合语境及语法来分析。A项,“项王按剑而跽曰”中,“跽”,挺直上身两膝着地,这是一种防备进攻的姿势。B项,“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D项,“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今异义,此处应为“不一般的情况”“非同一般的情况”。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语法。考生应结合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以及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把握。C项,两个“因”都是“趁机”之意。A项,第一个“而”表修饰或者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B项,第一个“以”,连词,表目的,来;第二个“因”,连词,表原因,因为。D项,第一个“且”,尚且;第二个“且”,将要。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足智多谋的智者”有误,从文中樊哙闯帐这一情节来看,应是突出其勇和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雷雨》(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    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A. “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用了反复,表现了鲁侍萍长久压抑后的愤怒、自责。

B. “低头”“叹一口气”这些舞台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有一定作用。

C. 周朴园真傻,对侍萍的思念,对过往的追忆,现在提起于事无补,徒添伤感。

D. 看似简单的对话中,人物情感复杂多变,情绪推动曲折有致,戏剧语言魅力无穷。

 

查看答案

下列对《氓》(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A. 每句四字,两字一顿,重章叠唱,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

B. 以“桑之落矣”比兴,让人联想到女子年华老去、备受冷落的不幸。

C. “女也不爽”四句暗示女子的过错:耽于爱情,终被抛弃。

D. 女子感叹斑鸠贪食桑葚,痛悔遇人不淑,落到悲惨境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违背劳动规律,山谷中就有不可胜数的食物。

B.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如果不侵损秦国(的土地),晋国从哪里取得土地呢?

C.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D.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因为宾客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

 

查看答案

下列对作品的解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拿来主义》针对处于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人们对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错误态度,提出了对待异质文化,要以“我”为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并提出拿来了以后处置的原则和方式。文章笔锋凌厉,用形象化的说法示意。

B.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用“停止思想了”“永远地睡着了”等讳饰的手法表述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件,表达了作者的悼念之情。文中专门提到马克思是在安乐椅上去世的,旨在说明马克思去世时是很安详的没有痛苦的。

C. 《辛德勒名单》利用电影语言的优势,多线并进的结构,震撼人心的情节,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以及耐人寻味的道白,展示了辛德勒解救犹太人的全过程,表现了人性在他身上的复苏。

D.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伽西莫多是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外形丑陋,但内心纯真善良。

 

查看答案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人》《雷雨》——曹禺——现代——话剧

B.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美国——演讲词

C. 《巴黎圣母院》——雨果——英国——小说

D. 《离骚》——屈原——战国——骚体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