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防止传播二手烟,特别是劝...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防止传播二手烟,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 各级党组织只有当好选人用人的舵手,秉持公道正派的工作,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C.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烟雾污染日趋严重,使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眼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D. 如何吸收西方绘画中的营养,使中国画既具有科学性又更具有人文精神,是中国画今后发展中需要解决和探索的问题。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能力。A项,不合逻辑,“劝阻……戒烟”不妥,应该“戒烟”为“吸烟”或去掉“阻”;B项,搭配不当,在“工作”后加上“作风”;D项,语序不当,应为“探索和解决”。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②顺应天时地利,中国人传承出一整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依二十四节气安排日常生活及农业活动,这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奉为圭臬

毋庸置疑,诗词大会上武亦姝的走红,说明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人们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④作为金融业较发达的地区,佛山金融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市金融办正着手推进金融人才招揽工作,“佛山版”金融引才方案已是呼之欲出

⑤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市政设施完善、住宅群落整齐,却万人空巷,这是当地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大搞房产开发的后遗症。

⑥江苏卫视 2017春晚亲民之至,不仅请来了炙手可热的网红少女傅园慧登台演绎洪荒之力,还开放热线允许观众在直播时来电发表意见。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述而》中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庄子•逍 遥游》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了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方才南飞的原因——对风的依赖。

(3)韩愈在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以赠李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刘禹锡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免职而重归故地洛阳后所作。②蜘蛛集:古人认为蜘蛛聚集,寓示着喜事临门。③谷:指谷风,即东风。④濩落:沦落失意的样子。⑤商歌:春秋时宁戚高唱商歌,以引起路过的齐桓公注意,后得到赏识并成就大业。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第一、二句,以“远谪”对“初归”,远谪时的年轻人,归来时已变成了鬓发苍苍的老人,反映诗人这些年来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悲辛。

B. 第三、四句,描写了故吏离去、门庭冷落与内室宁静、邀约老僧两个情景,反映诗人因世情冷漠而心灰意冷,便借学禅问佛来寻求寄托。

C. 第五句以“不见”写出诗人一直难遇好事的失意,第六句以“欺”字写出诗人身形佝偻、行动不便的窘况,两句表现诗人的落魄、衰老。

D. 第七句反用毛遂自荐的典故,说自己才学疏浅、未能“脱颖而出”,这是自卑、自责之语;第八句用难以吹走的严寒,暗示内心的悲凉。

E. 全诗紧扣题目展开,先由“罢郡归洛阳”之事起笔,接着写自己归来后的真实境况和切身感受以“寄友人”,于娓娓倾诉中贯注了真情。

2.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日:“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之,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 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

【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②赔累:赔钱亏累。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置诸盘错,利器当:显露

B. 即岁不足支数日:庄稼成熟

C. 战守悉就经画:器械

D. 学颜之:发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的副职。

B. “振恤”,即赈济与抚恤。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 “诏”,自先秦时代起,便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

D. “致仕”,指的是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地巡抚,有人质疑.高拱力争,侍郎魏学曾的看法与高拱一致,张学颜最终获得任命。

B. 张学颜敢于治理,恪尽职守。辽地边境线长,兵马耗费粮草很大,无法支撑,大饥荒使兵马损失惨重,张学颜采取多个措施,巩固边防。

C. 张学颜精于心计,体恤百姓。他写了关于会计的书,治理庄田,清理各种弊端;对陷入困境的百姓给予关照。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他出过力。

D. 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杲,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维护了国家利益。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

(2)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树

许仙

李正第三次被送入市人民医院抢救时,已是一盏熬干的油灯,奄奄一息;病情恶化前他曾交代过老伴,别再让儿女花那昂贵的医疗费了,他心里有数,自己已命不久矣。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毫不犹豫地又把他送入市里最好的医院。

李正在高干病房几度昏迷,主治医生是该院副院长,卑微地对李赛白道:“李书记,非常抱歉,能做的我们都做了,医院已经尽力了,您看是不是按老人家的意思回去吧,晚了怕……”昏迷的李正老眼潮湿,枯枝般的手死死抓住老伴不放。

老伴抹着泪,对儿女说:“你爹想回家过年,你们就随他的心愿吧。”

李赛白和李赛红这才送父亲回家。

这天是年廿九,李赛白和李赛红回到老家就奔进奔出的,要给父亲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李赛红和母亲把家清扫干净,又准备红包、烟酒茶和糖果;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他还准备了宝烛、香、鞭炮和烟花。家里亮堂堂的,飘出煮粽子和炒瓜子的香味,乡亲们纷纷前来探望。

李正回家后神志反而清醒了,时不时地睁开眼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守了一夜,见父亲病情平稳,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上午,李赛白的妻子带着孩子、李赛红的丈夫带着孩子,早早地赶来乡下。家里有孩子就热闹就喜庆了。李正忽然有了精神,叫老伴扶他坐起身来,要看一看孙女和外孙子,瞧着孩子们跑进跑出的,枯槁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他握着老伴的手,老眼朦胧起来,老伴轻轻地替他念道:“在家好,在家好。”

下午,李赛红和嫂子下厨,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年夜饭;大家把饭桌移到父亲的床前,让李正靠在床上吃饭。见父亲精神好,大家也开心,有说有笑的,一个个向父亲敬酒,祝他长命百岁;李正居然喝了一杯酒,还吃了半碗饭,脸红扑扑的。他累了,躺了下去;但他笑微微地望着大家,有了神色的眼睛一个个地看过来,慢慢的……

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出去放鞭炮、放烟花,卧室的窗口忽亮忽亮的,红红绿绿得非常好看。饭桌撤走了,老伴和女儿、儿媳妇收拾干净后,再次回到他床前;李正伸出手来,吃力地比划着。

李赛红问母亲,爸爸说什么?“打树。”“打树?”李赛红问父亲,李正点点头。

儿媳妇愣愣的,但李赛红连忙朝父亲说:“好。打树。我们打树。”

打树是李家大年三十必备的传统节目。院子的围墙里种着两棵树,一棵梨树,一棵桃树,分别是李赛白和李赛红出生那天李正种的,如今已有四十岁和三十八岁了,是方圆百里以内两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令乡亲们羡慕不已。乡亲们但凡教育起后代来,必以李家儿女为榜样。

李赛白和李赛红自有记忆起,每年吃过年夜饭,父亲就操起门闩,李赛白便自觉地躲在自己的梨树后,李赛红也学哥哥样,躲在自己的桃树后。

李正借着几分酒力,先打梨树,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

李赛白就在树后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注】李赛白又答:“决不开谎花。”轮到桃树,也是这番打问与应答。

小时候李赛白和李赛红只觉得好玩有趣,树又不是人,父亲这么做,难道它来年就真的多开花多结果了?就决不开谎花了?

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都大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回家过年,李正依旧热衷于打树,让两个成年人躲在树后,他边打边问:“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问:“我是梨树,怎么开红花结红果呢?”李正醉熏熏地说:“我怎么问你就怎么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黑花结黑果?”李赛白又答:“决不开黑花结黑果。”

再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升职了,当官了,从商了,发达了,回家过年,李正还是热衷于打树,让两个大人躲在树后,他边打边问:“来年开白花结善果?”李赛红就问:“我是桃树,怎么开白花结善果呢?”李正醉熏熏地说:“我怎么问你就怎么答!来年开白花结善果?”李赛红就应:“来年开白花结善果。”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毒花结恶果?”李赛红又答:“决不开毒花结恶果。”

孩子们不知道打树是怎么回事?好奇新鲜,吵吵闹闹的,院子可热闹了;李赛红将门闩交给哥哥李赛白,自己拉着侄女躲在梨树后,李赛白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红就教侄女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白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她们又答:“决不开谎花。”接着是李赛红打树,李赛白拉着外甥躲在桃树后……卧室里,李正笑微微地望窗外,慢慢地合上老眼;他太累了,去那边休息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注】谎花:不结果实的花。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一句,为下文写“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守了一夜,见父亲病情平稳,也松了一口气”张本。

B. 昏迷的李正之所以“老眼潮湿”,是他意识到自己马上要离开亲人,很是舍不得;也为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孙女和外孙而感到欣喜。

C. 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还准备了宝烛、香、鞭炮和烟花等,是要给父亲过个热热闹闹的年。

D. 这篇小说以“打树”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语言、动作、神情、心理、场面等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感人。

2.李正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形象特点。

3.李家的“打树”教育给人以深刻启迪,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