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

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1)A(2)A(3)B 【解析】(1)B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C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D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于文无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主要用途是照鉴察形。汉代的铜镜已经相当精巧用途也更广泛。尤其是汉代铜镜背后的铭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的文化成为了解汉代文化的一个窗口。

铜镜的铭文本是制镜者表达对佩用铜镜者的祝福、庆祷、期盼的文字有的也反映了制镜者与佩用者的特殊关系从中可见制镜者的内心愿望使得铜镜的使用价值增加了意义。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铜镜制作的商业化从前制镜者的特殊愿望就可能变为适用众多买者的套话式的吉语。但无论是制镜或买镜送人或自用铭文上的吉语无疑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就是说铭文表达的这些价值观念不仅仅是使用铜镜的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念因为有很多价值观念是不同阶层的人所共享的换句话说这些铭文中表达的价值观主体不一定是文化中最崇高的部分也不是最低俗的部分而是属于社会一般流行的、各阶层都接受的观念。这对了解一个时代的社会流行观念具有相当的价值。

汉代铜镜的铭文包含多种文化元素表现为多样的形式。比如有的铭文就有东王公、西王母的神话记载反映了这些神话在汉代生活中的影响。又如汉代铜镜铭文多七言形式对研究七言诗的出现有价值故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同时这些铭文所表现的价值观对了解汉代社会价值观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向往世俗幸福的内容在汉镜铭文中十分突出。如延寿万年等不仅反映了人们追求长寿的愿望也应与汉代流行神仙观念有关;“大乐贵富毋极等主要反映了当时官僚阶层对贵富的企盼。这些是汉代人追求世俗幸福的价值观的体现其中把快乐作为幸福的要素是值得关注的。

有更多的铭文是把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和家庭伦理结合在一起表达的体现出家庭伦理观念是汉代人的深切关怀。如铭文中有大量表达保二亲”“宜子孙”“宜兄弟的语句这表示在汉代人心目中对幸福的追求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而是关切家庭幸福关切父母、兄弟、妻子、子孙的幸福。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相思镜铭文长相思毋相忘这一类情感相思铭文在汉镜中甚多多属夫妇、男女之间真挚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离别情况之多。

还有表达道德追求和家国情怀的铭文可以取诚是个人立身的道德,“有君子之方视父如帝视母如王爱其弟敬其兄忠信以为高是家庭和社会伦理观念。这些都说明铜镜铭文也有道德警诫的功能虽然这类铭文不多但反映出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汉代社会的深入影响。

(选自陈来《汉镜铭文体现的价值观》,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但不同时期的铜镜也有着不同的作用比如青铜器时代铜镜是礼器但到后来就成为照鉴察形的工具。

B.古代铜镜的铭文指铜镜上的文字是制镜者表达对佩用铜镜的人的祝福、期盼等情感的文字也有的表现了制镜者与佩用者的特殊关系增加铜镜的使用价值的意义。

C.汉代铜镜铭文是了解汉代文化的窗口汉代铜镜上的东王公、西王母的神话记载反映了汉代铜镜铭文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元素。

D.汉代铜镜上的铭文有表达道德追求和家国情怀的内容涉及家庭、社会伦理观念和个人立身的道德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铜镜上的铭文都是吉祥话无论是代表制镜者特殊愿望的铭文还是铜镜制作商业化后的铜镜铭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

B.汉代铜镜铭文中既有神话记载也有人们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对道德的追求等这使汉代铜镜铭文成为了解汉代社会流行观念的窗口。

C.汉代铜镜的铭文体现了汉代人的价值观对我们了解汉代社会的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是研究汉代文化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D.汉代铜镜的铭文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比较突出的内容是对世俗幸福生活的追求集中体现在对长寿、官爵和长乐等方面的追求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代的铜镜是用来佩戴和享用的到了汉代铜镜的功能变得更广泛能够反映制镜者与佩用者关系的特殊性。

B.铜镜铭文表达的价值观念不一定是文化中最崇高的而是属于社会一般流行的、各阶层都能够接受的观念因为很多价值观念是不同阶层的人所共享的。

C.汉代人的幸福观有着个性特点不仅关注个人的幸福而且关心家庭幸福关切父母、兄弟、妻子、子孙的幸福等这体现出汉代人对家庭伦理的深切关怀。

D.相思镜上的铭文在汉代铜镜铭文中占的比例很大大多属于夫妇、男女之间的真挚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离别情况之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宋元加速发展的文化平民化进程,是戏曲走向成熟和繁荣的重要历史文化动因。

中唐以前的文化是以贵族文化为主体的,平民文化处于附庸地位。在文学艺术领域,属于贵族的雅文学是文坛的正宗,属于平民的俗文学只是一股暗流。中唐以后,文化平民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文化思潮,至宋元又不断得到加速发展,从而使雅文学一枝独秀的文坛格局,一变而成两宋的雅俗并峙,再变而成金元的俗文学蔚为大观。如果脱离这一历史文化背景,脱离联系经济与戏曲的诸多中介因素,单纯从物质基础的角度去寻求解释,那么,戏曲晚熟的真正原因以及它何以能够在宋元之际走向成熟与繁荣,始终只是一团迷雾。

文化平民化思潮的涌动根源于政治结构和经济土壤的变化。唐代以前,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是以门阀士族地主为主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唐代统治者夺取政权后,削弱门阀贵族对各级政权的垄断,采取了许多措施对门阀贵族进行抑制。安史之乱以后,门阀贵族的社会政治地位一落千丈,庶族地主和自耕农、商人的地位迅速上升。随之,文化上的平民化进程也得以开启。

宋代政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新情况,庶族地主乃至一部分自耕农和商人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金元之际,一向被汉族贱视的蛮夷彻底摧毁了汉族地主政权,社会政治结构又一次发生断裂似的变化,为汉族门阀贵族政权服务的雅文化随之失去昔日的光彩。文化平民化进程的开启和加速发展与中唐以来经济政策和结构的变化也是密切相关的。安史之乱以后,军阀割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官府的租税收不上来,这迫使唐王朝实施新的经济政策:容忍商业的发展,从中获取税收。北宋初就开始鼓励商业发展,允许商人及其子女参加科举考试,对商人与宗室、官员联姻亦不加限制。商人、农民和富豪家中的奴婢对主人的人身依附明显削弱。这就为文化下移创造了合适的气候和良好的土壤,使平民化成为一种时代要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俗文学才得以迅速发展,开创了以大众的口语——通俗白话进行文学创作的先例,使俗文学与雅文学在文体上有了明确界限,终于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从此,面向大众的白话小说和戏剧才真正得以成熟。

中唐至宋元的社会动荡对戏曲的创生与繁荣亦起了促进作用。宋元的社会动荡与以前的社会动荡是很不一样的:一向以天子自居的汉族皇帝在胡人的铁骑面前节节败退,最终为其所灭。历来俯首称臣的蛮夷则在血污与瓦砾之中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政权,而且对一向自尊自傲的汉人实行野蛮残酷的种族压迫。过去为中原所不屑的草原文明一度笼罩北方乃至全国,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整个汉文化遭受旷 古未有的挫折、冷遇。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发生明显疏离,皓首穷经、修齐治平已成泡影,勾栏瓦肆便成为精神避难所,涉及一己之生活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受到特别关注,重压下的异端——与贵族文学价值取向颇不一致的戏曲、小说也就恰逢其时。高雅的诗词歌赋显然再无法满足严重失衡的社会心理的需要,社会需要一种能让绝大多数人抒愤吐志、宣泄痛苦的文学艺术样式,离戏曲只有一步之遥的说唱艺术便很快被提升为更有吸引力的成熟戏剧。

(摘编自《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元时期戏曲的成熟和繁荣有诸多原因,而文化上的平民化进程的加快则是推动这一结果的重要的历史文化因素。

B.中唐以前,文化以贵族文化为主体,平民文化处于附庸地位;中唐以后,文化开始走向平民化,并成为不可逆转的文化思潮。

C.北宋初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商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为文化下移创造了合适的气候和良好的土壤,文化平民化成为一种时代要求。

D.金元时期,草原文明一度笼罩北方乃至全国,勾栏瓦肆便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避难所,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俗文学终于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属于平民的俗文学得不到社会上层的承认,没有独立地位,只能在民间流传,这种现象直到两宋时期才彻底改变。

B.元代的草原文明使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整个汉文化遭受旷古未有的挫折、冷遇,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C.以大众的口语——通俗白话进行创作的白话小说和戏剧成熟以后,以文言文创作的诗歌在文学上失去了地位。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情况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庶族地主和一部分商人农民有了政治地位,为俗文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土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俗文学的发展过程是文化下移的动态过程,它最初不登大雅之堂,处于社会文化的附庸地位,后来独立,到金元时期蔚为大观,欣欣向荣。

B.金元之际,一向被汉族贱视的蛮夷彻底摧毁了汉族地主政权,但是雅文化并没有被完全摧毁,而是与俗文化并存,共同推进和丰富着汉文化。

C.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整个汉文化的严重受挫,使文人的政治梦想破灭,于是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文人转向民间,为俗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D.社会动荡是文学艺术发展繁荣的前提,金元时期雅文学无法满足社会心理需要,因此说唱艺术才很快被提升为成熟戏剧。

 

查看答案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武城县二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

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

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

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

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

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

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

 

查看答案

(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私家档案文献。因档案中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大量文书资料,使其又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孔府档案表明,居住在孔府的衍圣公凭借大宗主的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严密的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孔氏家族宗族体系之完整、宗法制度之完善、祖训族规之完备,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孔子世家谱汇集了分散在全国80余处支派的谱系衍变信息和流寓朝鲜半岛的孔氏族人的世系信息,其对于考察孔氏宗族繁衍,迁移、发展和影响等,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崇儒尊孔是历代统治者巩固和强化统治秩序的手段,孔子直系后裔也因之被扶植成为拥有部分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与孔氏贵族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这在孔府档案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明清帝王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对孔子后裔或优免差徭,或置官封爵,或赐土赐民。这固然表明国家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和对孔子后裔的优待,但也是出于强化国家思想的需要。

    孔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地主庄园,保存了成序列的土地文书,包括不下10万件的各种土地执照、纳税和过割凭证等。这些文献信息,为研究明清以来的地权分配和转移、土地买卖和经营、租佃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对探索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实态和演变轨迹具有重重要价值。孔府司房日用账簿、日收支款项账簿等,也为探究明清及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商业贸易网络、物价和生活水平及其变迁等,提供了全面而原始的记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孔府档案的价值也日渐凸显,它不仅保留了作为道德规范存在的族规家训,还记载了族人弘扬孝道、敦睦宗族、彰显忠义的言行事迹,其中可资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承继家史的资料,无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诗礼为本”是孔氏家风家教的基本精神。从孔子对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到明太祖对孔克坚“多读书”“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的劝勉,到嘉庆对孔庆溶“好生读书”“祭祀要虔诚行礼”的嘱托,再到各地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贵教子”的规定,无不说明诗礼传家的理念已内化为孔门世代相传的家风,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节选自《光明日报》姜修宪《孔府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2016年11月26日11版)

(1)下列关于“孔府档案”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私家档案,孔府档案是国内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重要文书档案文献。

B.孔府档案因大量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官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文书资料,所以具有官方档案的性质。

C.孔府档案中记录的国家尊崇孔子学说和优待孔子后裔的相关内容,与历代统治者崇儒尊孔密切相关。

D.孔府档案日渐凸显的价值,在于它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内化了孔门世代相传的诗礼传家的家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衍圣公凭其地位在家族中所建立的完整的宗族体系、完善的宗法制度和完备的祖训族规,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

B.为了强化国家思想统治,明清时代的帝王们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

C.那些保存在孔府档案中成序列的土地文书,为研究明清以来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

D.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贵教子”的规定,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孔子世家谱能够窥见孔氏家族的变化和影响,因此,孔府档案在考察宗族历史变迁方面有其自身的参考价值。

B.当孔子直系后裔被扶植为拥有部分政治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才有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

C.要探究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物价和生活水平等,可以参考孔府档案中全面而原始的孔府司房日用账簿等的记录。

D.从孔府档案中记录的明太祖与孔克鉴以及嘉庆与孔庆溶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明清时孔府与朝廷之问有着往来。

 

查看答案

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2)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