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这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B.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否则,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成分残缺,“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后面应加上“的事”。 B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了“报纸、杂志”,不能并列在一起;可把“一切”改为“其他”。D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可将“温暖”改为“冷暖”。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几年前,我们在广州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真是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屈原是骚体诗的创造者,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始作俑者,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二十文章惊海内;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一个新局面。

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大师在音乐上的造诣颇深。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义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执教杭州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1914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提到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艺术团体春柳社。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编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样,像一样。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配戴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的舞台,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剂清新的空气。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李叔同少年时,是上海滩有名的风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努力追求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人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B.在中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送别》意蕴无限,充分体现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主张。

C.李叔同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D.由于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加上自身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李叔同终于选择了出家,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诗词创作中可以看出来。

E.在作者看来,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在许多艺术领域都有建树的艺术家。他严谨但并不拘泥,对此,作者的评价是做一样,像一样

(2)文中夏丏尊先生说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文末说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4)作者认为先生严谨而不拘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德合一君,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3)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4)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手法做简要赏析。(5分)
2.诗中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9分)

韦粲,字长蒨。好学仗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太清二年,征为散骑常侍。闻侯景作逆,便阅部下,得精卒五千,马百匹,倍道赴援。至豫章,奉命报云贼已出横江,粲即就内史刘孝仪共谋之。孝仪曰:必期如此,当有别敕。岂可轻信单使,妄相惊动,或恐不然。时孝仪置酒,粲怒,以杯抵地曰:贼已渡江,便逼宫阙,水陆俱断,何暇有报;假令无敕,岂得自安?韦粲今日何情饮酒!即驰马出,率部即发。至南州,粲外弟司州刺史柳仲礼亦帅步骑万余人至横江,粲即送粮仗赡给之,并散私金帛以赏其战士。

先是,西豫州刺史裴之高率江西之众赴京师,屯于张公洲,待上流诸军至。粲建议推仲礼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裴之高自以年位,耻居其下,累日不决。粲乃抗言于众曰:今者同赴国难,义在除贼,所以推柳司州者,政以久捍边疆,先为侯景所惮;且士马精锐,无出其前。若论位次,柳在粲下;语其年齿,亦少于粲,直以社稷之计,不得复论。今日形势,贵在将和;若人心不同,大事去矣。裴公朝之旧齿,年德已隆,岂应复挟私情,以大计。之高垂泣曰:吾荷国恩荣,自应帅先士卒,顾恨衰老,不能效命,企望柳使君共平凶逆,谓众议已从,无俟老夫耳。若必有疑,当剖心相示。于是诸将定议,仲礼方得进军。

次新亭,贼列阵于中兴寺,相持至晚,各解归。是夜,仲礼入粲营,部分众军,旦日将战,诸将各有据守,令粲青塘。青塘当京师中路,粲虑栅垒未立,贼必争之,颇以为惮,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国。节下善量其宜,不可致有亏丧。仲礼曰:青塘立栅,迫近淮渚,欲以粮储船乘尽就泊之,此是大事,非兄不可。若疑兵少,当更差军相助。乃使直阁将军刘叔胤师助粲,帅所部水陆俱进。时值昏雾,军人迷失道,比及青塘,夜已过半,垒栅至晓未合。景登禅灵寺门阁,望粲营未立,便率锐卒来攻。军副王长茂劝据栅待之,粲不从,令军主郑逸击之,命刘叔胤以水军截其后。叔胤畏懦不敢进,逸遂败。贼乘胜入营。左右牵粲避贼,粲不动,犹叱子弟力战,兵死略尽,遂见害

贼传粲首阙下,以示城内,太宗闻之流涕曰:社稷所寄,惟在韦公,如何不幸,先死行阵。诏赠护军将军。世祖平侯景,追谥曰忠贞。

(选自《梁书·列传第三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阅部下                 简:挑选。

B大计          沮:阻止。

C令粲青塘                 顿:驻扎。

D令军主郑逸击之           逆:预先。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韦粲英勇抗敌和心怀大局的一组是(   

A即驰马出,率部即发                     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国

B粲即送粮仗赡给之,并散私金帛以赏其战士 直以社稷之计,不得复论

C左右牵粲避贼,粲不动                   节下善量其宜,不可致有亏丧

D军副王长茂劝据栅待之,粲不从           粲建议推仲礼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景叛乱后,韦粲即刻率兵奔赴京城救援,到了豫章后,刘孝仪以报告不实相推脱,韦粲义正严词地指斥了他的行为。

B裴之高以自己年长位尊自居,反对韦粲提出的以柳仲礼统率诸军的提议,韦粲非常激动,对诸将讲形势和大义,最终促使裴之高改变了主意。

C柳仲礼率部与侯景在中兴寺开战,青塘是战略要地,柳仲礼打算把粮草囤集于此,韦粲身先士卒,主动请缨率部驻守此地。

D由于适逢大雾,迷失了道路,韦粲的部队没有及时筑好防御工事,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侯景率兵进攻得手,韦粲临危不惧,壮烈牺牲。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以推柳司州者,政以久捍边疆,先为侯景所惮。(5分)

(2)左右牵粲避贼,粲不动,犹叱子弟力战,兵死略尽,遂见害。(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