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 张 轶 我国素有“衣冠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        

 

我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服饰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及思想文化底蕴。我国传统服饰经过历代的积累和交融,不断丰富和发展,融合不同时期人们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系统。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在世界服装文化舞台大放异彩。而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正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着装心理、趣味爱好和审美风尚。

标示突出的美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特征。服饰依赖于人的形体,但我国传统社会推崇伦理道德,制定有彰明礼法的服饰礼仪制度,这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核心特征。服饰不仅关系到个人身份和地位,也成为社会治乱的标志。凡按照社会伦理规范的着装就是美的,违背社会伦理规范的着装就是丑的。以社会伦理色彩来决定服饰美丑标准,奠定了古代服饰美学的社会基础,以善恶为美丑的道德基础。祭祀有祭服,上朝有朝服,婚事有礼服,葬仪有丧服。服饰成为身份地位、行业职业、行为道德、年龄性别的标示。不仅彰显了社会伦理道德对服饰的规范,成为社会品评的价值标准,也推进了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根基。

协调统一的美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精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强调“不过火而调和”,追求以中庸平和为美。纵观我国几千年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形神兼备与情景交融的美学思想一直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和最珍贵品质。我国传统服饰总是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意蕴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显示着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审美习俗与社会功能的整合,给人一种委婉、适中、平和而神秘的和谐之美。

种类多样的美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艺术体现。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不同的民族呈现不同的服饰文化特征,反映不同的服饰美学思想。从横向上看,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在服饰的款式设计、色彩追求、质料应用、意象表达等方面,都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表达出多种多样的民族服饰美学思想。从纵向上看,我国古代社会每个朝代的服饰制度各有不同。周礼与汉不同,唐制与清制差别较大。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以及特定的礼仪要求,每个朝代的服饰也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思想。这种多种多样的美学思想丰富了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艺术宝库,为我国服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选自《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融合了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传统服饰文化美学思想,对国人的着装心理、趣味爱好和审美风尚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中国传统服饰标示出着装人的身份地位、行业职业、行为道德、年龄性别等。这种标示成为我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根基。 

C.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强调“美”和“善”的统一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追求以中庸平和为美。

D.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多样性也体现在我国传统服饰的多样,这为我国服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传统社会,按照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着装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丑的,这种思想奠定了服饰美学的道德基础。 

B.我国传统文化制定有彰明礼法的服饰礼仪制度,以社会伦理色彩来决定服饰美丑标准,彰显了社会伦理道德对服饰的规范。

C.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形神兼备与情景交融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精髓。

D.多民族服饰的差异性和各朝代服饰制度及礼仪要求的不同,共同使得我国传统服饰文化思想呈现出多样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但只有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才在世界服装文化舞台大放异彩。

B.服饰不仅关系到个人身份和地位,也成为社会治乱的标志。怎样的服饰文化就反映着怎样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们怎样的精神价值追求。

C.既然和谐协调和形神兼备的美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和珍贵品质,那么在服饰依赖于人的形体的前提下,以自然为美也应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美学思想。

D.我国传统服饰文化体现出多种多样的美学思想缘于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多样。

 

1.C 2.C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C张冠李戴,应该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而非“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根据上面则材料,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感,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议论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新闻素材,回答后面的问题。

医生手术台自拍

前,一组西安凤城医院“医生手术台自拍”照片被曝光后,被网友大量转载,舆论瞬间被引爆,广大网民纷纷谴责,种种指责。随后,西安市卫生局迅速启动对此事的调查。结果,“当事者”和相关人员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医院常务院长被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分管副院长被免去行政职务,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麻醉科主任、护士长双双被免去行政职务,记大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所有参拍人员被记过处分,要求写出深刻检查,扣发三个月奖金。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拍照留念,如果手术台上是你的父母亲戚你还会这么做吗?”这是发帖者的说法。他称这组图片是该医院内部人士亲自拍照发朋友圈的,同时声称自己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发图只是想让媒体知道,打击不良情况。

在西安市卫生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调查情况通报中称“相关医务人员在完成手术后,为了留念,拍摄了本组照片。”12月22日上午,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郑晓菊也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景:那天是8月15日手术室的最后一台手术,当时手术难度很高,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从早上10点进行到下午5点半,大家都没吃没喝,终于为患者保住了左腿,心情都很高兴。同时,在西安市卫生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调查情况通报中也称“相关医务人员在完成手术后,为了留念,拍摄了本组照片。”

根据上述文字,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儒家文典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子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 (《荀子·子道》)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

(1)、综合比较三则材料,解读其中观点的相同与相异?(3分)

 

 

 

(2)、如何看待荀子倡导的从义不从父?(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  

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  

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乎一切草木之上,你超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郭沫若《银杏》)  

请将上文改写为一段说明性文字。(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敦煌痛

苏沧桑

大漠敦煌如沙漠深处捞起的一个梦,绝美,连读音都绝美,却到处都痛。

皮肤痛。飞沙,乱石,天生粗糙干裂,黑暗苍黄,松弛垮塌。人世间再沧桑的脸,在它面前,也幼嫩。再苍老的生命,在它面前,也鲜活。再深邃的思考,在它面前,也幼稚。

星星点点的绿洲,泉水,驼铃,证明它还活着,心跳着,眼睛亮着,话说着。

脚痛。曾经以为自己是海,滚滚沙涛,翻涌了亿万年。驼峰如舟,流沙如水,走了亿万年,仍然走不出荒凉,遥远,贫瘠。天生的,它只是一个凝固的海,凝固了脚步,凝固了梦想,连时间仿佛也静止。

它在,时间也在。走了的是张骞,霍去病,班超,唐玄奘,李白……是军人,商人,文人,墨客,使节,僧侣,马贼,刀客,还有那些来自国外的著名盗宝贼……他们走了很多年,永远走出了这片大漠,却从没有走出大漠的历史和传说。其实,所有这些人,没有任何一个愿意真心留下来,但这些被羁绊的脚步,注定和它的脚步锁在一起,又重,又痛。

心更痛。

它是一个弃儿。被春风遗弃,被雨水甘露,被小鸟,被繁华,被爱情……甚至被寂寞。寂寞,需要一种意境,一种情怀。而属于它的,是无边无际的,空白无望的,遗世独立的孤独--不是它遗世,是天地遗弃它。

遗弃也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被外人掠夺,而自家人无动于衷。

英国人处心积虑运走了三千多卷经卷,五百幅以上的绘画。法国人用化学胶布粘走了26方最精美的壁画,盗走几尊彩塑。日本人,俄国人,也闻讯赶来,运走了无数珍贵文物。

而最亲的自家人,却用破木箱,任本就零落不堪、劫后余生的宝藏再经风吹雨淋,千里迢迢运到北京,留下一堆最破烂最不完整的东西。

最后,它以被掠夺的方式惊艳世界,不知道这是幸或不幸。从此,它备受宠爱,然而,已深入骨髓的耻辱与心痛,痛在生命里的每时每刻。午夜梦回,大漠泪雨滂沱,却不着一丝痕迹。

我用目光爱抚着这个弃儿的心脏--莫高窟。

多么美轮美奂啊。那一笔一笔,一刀一刀,一座一座,是谁,怎样仰着酸痛的脖子,撑着酸痛的胳膊、手腕,睁着酸痛的眼睛,怀着怎样的心情,历经十几个世纪,亿万个日日夜夜,夜夜日日,上下五层,一千多个洞窟,凿出来,画上去,造就如此完美的神秘博大、旷世绝伦?

每一笔,都是痛,每一笔,都是美。

这是一种什么力量?不过是沙漠黄土,孤山崖壁,仅有钱和能工巧匠是不够的,仅有毅力和信心也是不够的。

无他,唯有信仰。

它的辉煌,其实是信仰的辉煌。

走出莫高窟,收到朋友一条短信:"流逝的不是时间,是我们。"

是啊,每一个人,其实都在以流逝的姿势经过生命,经过时间。此刻,我正经过敦煌。

乐樽和尚流逝时,留下第一个洞窟。

平凡的工匠流逝时,留下瑰宝。

王道士流逝时,留下一个藏经洞和一个伤口。

驼铃流逝时,留下丝绸之路。

常书鸿流逝时,留下补丁,守护。

我们这一代人流逝时,留下什么?矿泉水瓶?垃圾和喧哗?留下故宫被盗、碎瓷?留下满世界足可乱真的赝品?留下莫高窟的关闭、月牙泉的消失?留下满足了好奇目光、带走了炫耀谈资后拂袖而去的冷漠身影?

我不舍的目光回望敦煌时,我想问它:你的心,是不是还痛?

敦煌不语。

三天后,回到江南,十里荷花,无比水灵,鲜嫩。

七天后,放在清水里的干莲子抽芽了,女儿时时傻傻地盯着看,想象它会真的长大,开花,美如万里之外壁画里的佛花。

她眼里,饱含人类最初的单纯。

皈依单纯,是否也是皈依一种信仰?

皈依美,爱,诚信,正直,坦荡,淡定,和谐……是否也算皈依信仰?

世人皆如此,敦煌和敦煌们,还会痛吗?(有删改)
1.理解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星星点点的绿洲,泉水,驼铃,证明它还活着,心跳着,眼睛亮着,话说着。

 

 

(2)它以被掠夺的方式惊艳世界,不知道这是幸或不幸。

 

                                                                            
2.纵观全文,概述文章表现的敦煌之。(6分)

 

 

 

                                                                            
3.请结合文章结构来分析划线三段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

 

 

 

                                                                            
4.文章结尾,作者问 世人皆如此,敦煌和敦煌们,还会痛吗?读完全文,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文章主题加以探析。(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