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题目。(22分) 江南落雪 古清生 江南的冬天。总也是会...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题目。(22分)

江南落雪

古清生

江南的冬天。总也是会落雪的。今年的冬天和往常的冬天一样,我从北京回到江南山凹上的小镇,就逢上了一场小雪。山野是一片的白,久长的时间里没有听到的八哥的叫声,也悉数地听到了,它们栖落在满是白雪的冬青树上,把叶子上的雪粉儿抖得纷纷扬扬,还原出冬青树的新鲜的绿色。旧历年已是很近了,城里已经禁绝的鞭炮,在小镇上仍是间或地啪嘭响起,老屋的房头,还是有米泡机吱吱地摇着。

但江南的雪,却总也是新鲜的,它是江南的冬天里开放的昙花,美丽且短暂。所以江南人士,也总是要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那忽然一夜间白茫茫的山野感到无比的新奇。即便是北方人,怕也会要对江南的雪,有一种惊喜。稍有阳光的触摸,它们就承受不住,会融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绿。

我想,唯有现在,江南落雪的景致才符合我的心情。都市化的快节奏的竞争,人的心情愈渐浮躁,如我现在这样站在阳台上看雪花悠悠飘落,渐渐积白了山野的心情确难再得到。

然而,落雪的江南,无论如何是很值得一看的,即是匆匆一瞥,也能够留下久长的记忆。如今,雪是白了满山。从山中扯出一条涧来,涧上是些白的胖乎乎的卵石,清泉反倒扭出一道乌亮,潺潺地往着山外流去。而田间是白茫茫的,近看确另有风景,因为那雪间,总是有一些盖不住的青苗,探出几片青青的叶子,还有一些冬天开放的小黄花,它们也会在雪中亮出几朵惊喜。水塘中更能见到一些水鸟;它们在一些枯荷间游弋,被雪挤得小了的空间,并未使水鸟们感到困难。如是放眼看了那山间的农户,红墙黑瓦的房屋,已让白雪压得很矮。一缕淡蓝的炊烟,袅袅地飘往山中,屋后的竹,也是垂下了枝头。这似乎还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落雪的江南,特别是我们的山凹上的小镇,落雪以后,会有一种宁静,一种忽然而至的洁净、单纯和悠然。还有的是,毕竟江南有莽莽群山,雄峰耸立。波迭起伏,大写意地横亘在天地之间。而神秘的苍郁的森林,俱由雪来铺陈,山几乎成为白的群山,雪的群山,间或露出一两处褐色的山崖,绿的植被,红的梅花,有山鹰悠悠地盘旋,寂静的雪谷。便是会幽幽传来一两声鸟啼或山麂的呜叫,亦悠然而缥缈。

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雪后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剔亮,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最是那红梅腊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忽然悉数冰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那么,加以几处残雪的点缀,几束阳光的照耀,几只鸟雀的啼鸣,几道山泉的流淌,人在其中,梦耶幻兮,不知进入何境。

江南落雪,江南总要落雪。江南的雪总是给我们以纯洁的媚态,总是风情万种地装饰着江南的冬天,这并不算很冷但还是冷着的冬天,经由时间的封存,却能够暖暖地装在我的心里,像那冷冰却又热烈着的美酒。(摘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节)
1.文章开头写江南山凹小镇的那场小雪,有什么作用?(4分)
2.选文中的江南雪景有什么特点?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什么作用?(6分)
3.文章第四段是怎样描写江南落雪景色的,请作简要分析。(至少答出两点。8分)
4.怎样理解江南的冬天像冷冰却又热烈着的美酒?(4分)

 

1.(1)开篇点题,引起下文。(2)突出江南小雪带来的生机与绿意;渲染温馨氛围,奠定全文情感基调。(每点2分)(4分) 2.江南雪景有着静谧、纯洁的特点,用来衬托作者宁静、安适、悠然的心境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特点各2分,作用2分)(6分) 3.(1)点面结合。先分点描写山上、田间、水塘、山村落雪的情景,突出落雪的宁静、纯净、单纯、悠然;再写江南落雪的大写意画面,突出江南雪景的苍茫、飘渺。(2)动静结合。写山涧有静卧的卵石,也有潺潺的流水;写田野有茫茫的白雪,也有探头探脑的新叶;写水塘,有枯立的荷叶,也有游弋的水鸟;写茫茫群山雄峰耸立,其间也不忘点缀鹿鸣、鸟啼。动态的描写,使江南落雪之景,富有动感和生机。(3)绘形绘色。作者用大量表现形态的叠词、表现色彩的形容词,绘形绘色,具有形象感、色彩美。用“潺潺”写流水,用“茫茫”写田野,用“袅袅”写炊烟,用“茫茫”写群山,用“悠悠”写山鹰;白的群山,绿的植被,红的梅花:共同组成美丽的画幅。(任选两点作答,手法2分,简析2分)(8分) 4.江南的冬天也是“冷着的冬天”,但由于美丽、纯洁的落雪的点缀显得风情万种,使人心中充满暖意,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落雪冬天的赞美之情。(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段落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结构,二是内容。结构上的作用主要看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开头段在结构上主要有呼应(照应)标题(与标题的关系),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呼应后文(与下文的关系;而内容上主要有渲染烘托映衬(与形象的关系),体现暗示主旨(与主旨的关系)。首先找到写景的句子,“江南的冬天。总也是会落雪的”“山野是一片的白”开篇点题,引起下文。“久长的时间里没有听到的八哥的叫声,也悉数地听到了,它们栖落在满是白雪的冬青树上,把叶子上的雪粉儿抖得纷纷扬扬,还原出冬青树的新鲜的绿色”突出江南小雪带来的生机与绿意;渲染温馨氛围,奠定全文情感基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8分)

(1) _________________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2) 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

(3) 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 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5) 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6) 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 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8)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山中与元九书  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幢幢(chuáng):晃动的样子;昏暗不明的样子。

(1)两首诗表达出什么共同的情感?(4分)

(2) 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管晏列传(节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君子诎于不

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司马迁《史记》)
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没有通假用法的一项是(      )

A.晏子出,遭之          B.而于知己者  

C.夫子既已感而赎我      D.晏子于是入为上客
2.下列各项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A.其圣人也亦远矣  B.且夫天下非小 

C.是使民养生丧而无憾也    D.积成德,而神明自得
3.下列各项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妾是以求去也

A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主人何为言少钱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2)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9分,每小题3分)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他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了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学文学的人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对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文学趣味方面也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文学作品也很难直正地了解欣赏。纯正的文学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就不能正确地欣赏任何作品的佳妙。

趣味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造,趣味也是如此。纯正的文学趣味必有创造性,必时时刻刻开发新境界。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怎能不随之僵死腐化?从前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八股文、试帖诗。他们对于这些乌烟瘴气何尝不津津有味?然而,这算是文学的趣味么?

(节选自《话说文学趣味》)
1.根据原文,下列对纯正的文学趣味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所有小说、戏剧、杂文都能够当一首诗看。

B对诗有浓厚的兴趣,能欣赏到其他种类的作品的佳妙处。

C有广博的趣味,能够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处。

D有创造性,时时刻刻都能开发创造新的文学趣味。
2.下列对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比别类的文学作品更加谨严、纯粹、精微。

B爱好诗的人,在小说和戏剧中不仅仅看到故事。

C一个人喜欢诗就可以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D诗是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必要的构成元素。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流的小说家反而很难写出福尔摩斯探案这样的故事。

B一个人不喜欢诗,在小说和戏剧中就只能见到故事。

C第一流小说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并不仅在故事。

D从前私塾冬烘学究都深研八股文、试帖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出席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追悼大会,当地时间12月10日在约翰内斯堡体育场举行。

B.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以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新的希望。

C.为展现全国各地浓浓的年味儿,央视 马年春晚外景摄制组把广安市方坪乡的迎春村一户农家大院作为了拍摄第一站。

D.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专门为土豪这个来自中国的热词作了一期电视节目,《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也很关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