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她又回到了她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她又回到了她钟爱的北国小镇,野花、松鼠、白云、雪地,这些迟子建喜爱的意象都一一在小说中出现。

B. 相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的老友,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份默契;他们讨论的不是家长里短、八卦新闻,而是《海南文学》上刊发的首首诗歌、短文。

C. 在人生的旅程中,在林林总总的人际关系里,有的人虽很少谋面,却能神交,可谓情深意笃,十分投缘。

D. 在他带领过的14万余人次农民工中,300多人成为建筑骨干,秦松山、游宗军、韩天文等26人获得省、市建设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D 【解析】试题分析:A暗换主语,应改为:在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中,她又回到了她钟爱的北国小镇,……;B“首首诗歌、短文”搭配不当,应改为“首首诗歌、篇篇短文”;C“很少谋面”与“神交”矛盾。“神交”是指彼此没有见过面,但精神相通,互相倾慕。如果作者想说的是见过面,应把“神交”之类的话删去,改为:……有的人虽很少谋面,却情深意笃,十分投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②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 出其不意 ,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③下半年,日元不断贬值,其势如破竹的下跌势头,使已经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

④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⑤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⑥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官军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诗句是: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中的“           ”与《短歌行》中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都是作者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西 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 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 “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 “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 “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E. “乱山”意象奠定了全诗杂乱、荒凉、冷清的感情基调,和“小桃源”形成鲜明对比。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文言文阅读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文言文阅读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文言文阅读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古诗词鉴赏。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事中:古代官名。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B. 韩文于成化二年中进士,在朝为官多余年,经历了“成化”“弘治” “嘉靖”“武宗”为皇帝年号的四个时段。一生勤政为民,政绩卓著。

C. 青宫旧奄: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为青宫。奄,同“阉”,太监。刘瑾,从后文推断,刘瑾原是太子身边的太监,后来太子即位,刘瑾即为皇上心腹。

D.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注民生,为政贤能。韩文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 坚决果断,才能卓越。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韩文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 嫉恶如仇,胆识过人。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韩文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 刚者易折,饱受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实用类文本阅读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实用类文本阅读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实用类文本阅读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文章实用类文本阅读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

材料二:

今天是第 19 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 450 周年实用类文本阅读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阅读答案。每逢这个日子, 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 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 11 本,法国的 8.4 本,日本的8.5 本,美国的 7 本……更有论者对国人“恨铁不成钢”,呼吁国人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

(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 人们不是不阅读, 而是阅读的方式在变。 手机、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习惯了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 ,从阅读纸质书变成阅读电子书、微博、微信。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摘自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2014年4月25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三者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阅读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阅读情况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

B. 材料一对阅读现象的考察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更像是新闻评论,其新闻价值有限。

C. 材料一表明中国人主要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屏奴”和网络浅阅读的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D. 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的“阅读危机”问题,而且都认为是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阅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危机。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

A. 对于同一阅读现象,“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屏奴”“网络浅阅读”等用词的区别,表征了媒体的利益倾向。

B. 三家媒体发布关于阅读现状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文明中国”的诉求。这说明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全民。

C. 三家媒体的读者群体不一样,为了适应读者,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因而文字上的阅读感觉大不相同。

D. 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选择在“世界图书日”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有应景的嫌疑。

E. 相对而言,《中华读书报》的专业性最强,《北京青年报》和央视网虽然有宏观视野和专家言论,还是显得不够专业。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浅阅读”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