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所谓“字如其人”,写字既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  ①  。历史上多有依人品论书品的观点。汉人认为品评书法首先要品评一下书者。受人尊敬的王羲之、颜真卿都是正面色彩极强的形象,他们刚正阳光的人格魅力,  ②  。而曾经当过贰臣的王铎和赵孟頫,则显然不能够如前者那样为所有书法爱好者所崇敬倾心。毋庸深究他们书艺的高低,单就人格的高下而言则强弱胜负已判矣。可见,  ③ 

 

①也透露着一种人格品性②为他们的书法作品锦上添花③书法和书法家的人格有密切关系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依人品论书品”可知,透露人品;②处结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③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书法和书法家的人格有密切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①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②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③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

⑥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A. ②③⑥④⑤①    B. ②④⑥③①⑤    C. ⑤①②⑥③④    D. ⑤②③⑥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广安图书馆新馆引进先进的RFID图书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精确定位每一本图书的位置,而且还实现了查阅、借阅、办证、续借、还书都自助一体化的功能。

B. 英国101岁零7天的凡尔登从15000英尺的高空一跃而下的举动刷新世界纪录,此前的纪录保持者是在2013年由101岁零3天的老人Armand Gendreau所创下的。

C. 20年前,广安市小学毕业生发展成为近视眼的仅为极少数,但如今,刚入学的6~7岁广安儿童的近视患病率已接近10%左右。

D. 5月14日,四川大学正式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努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高端智库平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论是风雨如晦、不绝如缕的艰难时局,还是盛世初开的如歌岁月,历史一直都是令人警醒的镜子,都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②昆曲从韵学、文学、音乐、表演的角度来讲,是在儒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根脉与儒学休戚相关

③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④和谐的人际关系,卓越的工作业绩让他的职位顺利升迁,对此,他总是安之若素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成为一种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在飞机上,大家看到由三位中国乘客出手救治的外籍女子苏醒后,都拍手称快,用掌声向这三位中国乘客致敬。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1)杜甫《登高》中,“                                ”两句既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也在写景的同时,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2)李煜《虞美人》中“                              ”两句具体写“回首”“故国”,暗含着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3)杜牧《阿房宫赋》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如“          ,开妆镜也”一段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①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②,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①据《云溪友议》载: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②不自由:情不自禁。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以寂静旷漠处的号角声渲染凄凉黯然的意境,衬托诗人岑寂凄恻的心境,引发下文复杂的情感。

B. 颔联承上碧山芳草之景物,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

C. 颈联议论,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转为安慰对方。这是富有理趣的画龙点睛,直接点明写作目的,成了本诗的“诗眼”。

D. 尾联中“千首诗轻万户侯”一句,采用对比手法。将“千首诗”补足“万户侯”做对比,突出前者轻,而后者重,从而巧妙地劝说朋友应该走科举封侯之路。

E. 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描写碧山芳草,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离思别恨;全诗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情韵悠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