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源头领略中国文学之美 几乎人人都知道中国有一部《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源头领略中国文学之美

  几乎人人都知道中国有一部《诗经》,然而真正一首一首通读《诗经》,并从中领略其文学之美的,却少之又少。我们常常以为学过了“关关雎鸠”或“蒹葭苍苍”就是学过了《诗经》,我们以为吟唱被改编过的“我愿逆流而上,寻找她的方向”就是在亲近《诗经》,我们甚至以为读一些作家对《诗经》的纯美解读就感受到了《诗经》之美。可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去深入《诗经》,领略其原汁原味的美呢?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中国文学之“祖”。读《诗经》,你会有一波又一波的惊喜,你会发现,你学过的那么多唐诗宋词,你用过的那么多词语典故,原来是出自这里。

   《诗经》里最美的送别。“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燕燕》),诗中那上上下下飞来飞去的燕子,使一幅“劳燕纷飞”的悲伤图景呈现在我们眼前。而“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又让我们看到一个伫立在那里的人,看着被送之人,一直看到看不见为止。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应该就是这“瞻望弗及”场景的延续吧。明代学者称这首诗为“万古送别之祖”,确实一点儿都不过分。

   《诗经》里有最美的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的名句,同样出自《诗经》。整首诗的名字是《硕人》。“硕人”就是“高大的人”,古代以高大健硕为美。这是《诗经》305首中写得最美的一首诗,后世那些描写美人之美的词汇,与这首诗相比,都显得大为逊色。诗中写到,这美人,她的手像嫩嫩的白茅草,她的皮肤像润肤膏凝聚起来那样。最关键的,是她笑起来是那么优雅,她的眼睛是那么顾盼生姿。如此华丽丽的比喻,出现在上古时代,你是不是会觉得惊讶?、

   《诗经》里还有最美的男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淇奥》),这位绝世男子性情稳重儒雅,举止庸容高华。古人打磨骨叫“切”,打磨象牙叫“磋”,打磨玉叫“琢”, 打磨石叫“磨”,一个男人的性情竟然如骨般硬朗,如象牙般高贵,如玉般光洁,如石般坚定不移,举手投足之间,丰神俊朗,如金锡圭玉白璧般流光溢彩,那该是如何的灼灼其华,照人眼目?更何况,这男子“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喜欢开玩笑,但不令人难堪。他有诙谐幽默的交际技巧,于谈笑之间,大事成就。这样的男子,是不是好男儿的典范?

   《诗经》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民间的男子女子,还是征夫思妇,或者王公贵族,他们都有形有神,那么真实而生动地生活过。一个小官吏在出差的路上感叹:“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天上小星三五颗,自己却得连夜走在路上;淇水河边,姑娘叫小伙子去看水,小伙子说已经看过了,姑娘说再去看看吧(《溱洧》)……沿着《诗经》的河流逆流而上,你会感受到他们那些平凡的生活,那些与我们一样的情感路径。他们对爱的呼唤、对美的渴求,他们的悲愤,他们的讥讽,他们的欢乐,他们的抑郁……都能穿越几千年的历史,给我们以或喜或悲的感染。

    不同年龄的人读《诗经》,感受会有不同。但我想说的是,在你人生的任何年龄阶段,读《诗经》都是一件美好的事;而如果一生都没有好好读过《诗经》,也一定是一件遗憾的事。

了解中国文学的根,请从《诗经》开始。

1.下列对《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诗宋词、词语典故,都能在《诗经》中找到源头,因而《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根,是中国文学之“祖”

B. 《诗经》中的人物形象,有对爱的呼唤、对美的渴求,也有悲愤,他们或喜或悲,真实而生动地生活着。

C. 《诗经》记录了上古时期人们的平凡生活和现代人一样丰富的情感,它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风尘,到今天仍然感染着我们。

D. 《诗经》中最美的送别,有最美的女子,还有最美的男子,我们需要好好读《诗经》,否则一定会遗憾终生。

2.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出自《诗经·硕人》的名句,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美人顾盼生姿的神态,后世描写美人的词汇都无法与之媲美。

B. 瞻望弗及语出万古送别之祖《诗经·燕燕》,“唯见长江天际流”“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其有同样的意境。

C.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经·淇奥》,它形容男子如骨般硬朗,如象牙般高贵,如玉般光洁,如石般坚定不移,举手投足之间,丰神俊朗的风度。

D.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塑造了一个朝夕为公务繁忙,夜里仍在赶路的小官吏的形象,对他的刻画有形有神,真实而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有一部《诗经》,然而真正一首一首通读《诗经》,并从中领略其文学之美的,却非常之少。

B. 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亲近《诗经》,感受《诗经》之美,就应该深入其中,领略其原汁原味的美。

C. 《诗经·淇奥》中的男子不仅稳重儒雅,高贵坚定、丰神俊朗,而且具有诙谐幽默的交际技巧。

D.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诗经》会有更丰富的感受,但作者强调,无论年老年少,读《诗经》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1.A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A. 唐诗宋词、词语典故,都能在《诗经》中找到源头,因而《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根,是中国文学之“祖”。“唐诗宋词、词语典故,都能在《诗经》中找到源头”语义范围扩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坐在考场答卷时,父母在守望,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蓝天守望小鸟,大海守望风帆,大地守望小草……在守望中,我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执著追求;在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但同时我们也在守望,我们守望一片土地、一缕阳光;守望儿时的朋友;守望心灵、自尊、诚信、淳朴、责任,甚至守望祖国更加强大、更繁荣。

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春节即将来临,请为你的亲朋好友发一条短信,表示祝福。要求:①提到明年是12属相中的哪一年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20个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人云:“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这两句话是读书人最好的概括、最生动的印证。                                     。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去,          

①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最高境界

②那份温馨正是我最大的快乐

③它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

④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

⑤书,是我无言之师

⑥也是我永远的执着与追求

A. ③④①②⑤⑥    B. ⑤⑥④③①②    C. ③④⑥⑤②①    D. ⑤⑥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看见张媛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B.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 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左右,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

D. 人们如果连看四个小时电视,就会感到疲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 “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B.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C. 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D. 旧式婚姻,过去叫做“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