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爱纵然能给你加冕...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爱纵然能给你加冕,也能送你上十字架;纵然能助你成长,也能将你砍伐;纵然能登上你的顶端,抚爱你在阳光中微颤的细枝,也能侵入你的根部,动摇你对大地的依附。

                                             ——【黎巴嫩】纪伯伦《先知》

 

正确的爱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 ,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各恩诶忘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要各诶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段曾令万千少女倾倒的台词,记录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让人肝肠寸断。 爱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写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诗句来赞颂爱情的伟大;我国古代《诗经》中也有不少歌的是少男少女们的恋歌;史书中也记载了一些感天动地的爱情佳话。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爱情竟越变越离谱,失去了他原本的魅力,反而让人望而生畏。很少有人再为爱“为伊消得热恩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也少有人为爱“茶饭不思”“辗转反侧”,更别说什么“生死与共”。早恋在中学生中像瘟疫般迅速蔓延开来,众所周知,高中生没谈过恋爱的简直就像彗星,几十年难得一见。也并不是说早恋怎么怎么样的,青春的萌动,心理与身体的发育,在加上天天在一起,对异性产生感情也是人之常情,并不能视为叛逆或是不知廉耻。早恋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奇就奇在,现在的学生把爱情视为玩物,从没从根本上想过,只是随大流而已。更有不人,为了证明自己魅力无极限,今天交这个,明天甩那个。根本不重视爱,玩腻了就丢了。 爱已不再神圣,没人再去体会爱的真谛,没有人再相信爱懂得誓言,就这样玩来玩去,爱已不再纯洁,没有人在相信真爱,仿佛那只是童话中才会出现的,现实中万中也无一。其实,爱应等到真正懂得它的时候在去品尝,那样才不会是青酸的涩果,而是 甘甜可口的硕果。爱应绽放在属于它懂得季节。爱是需要用心感受,才能品出它独特的滋味。爱无须挂在嘴边,它是一种默契,是心与心之间的通话。轻易说出口的爱,太假,太虚伪。爱 是无法修饰的,是无法用这些平凡的字眼诠释懂得。没 人能丈量爱脚下的路有多长,爱心中的爱有 多深,唯有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将年少轻狂时的爱深藏心底,到老来可以坐着安乐椅,将那份涩涩的回忆拿出来也别有一番滋味。正确看待爱才是真正懂得爱,才更能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作文。材料主要讲“爱”,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爱”,正确对待“爱”,因为“爱”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成就你,也可能会毁灭你。“爱”可以指狭义的爱情,也可以指广义的人间的大爱,如亲情、友情、陌生人之间的爱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梭罗的树林

熊培云

①《新周刊》杂志曾经做过一个有关成功的专题,指出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性自由、消费主义和成功学。在我看来,这里的三粒毒药实际上是两粒,如果将成功学与消费主义合二为一,就是流行性物欲症。

②物欲症使人们放弃了时间而选择了金钱,擅长谋生却不会享受生活。美国追求的是麦当劳,而不是麦当闲;中国人因为勤劳的禀赋常常忘记最真实的生活。人们起早贪黑,仿佛大家每天都很忙,就像《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的小兔子一样,不停地看表,不停地嘀咕,没时间说你好,没时间说再见,我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物欲症带来的是时间荒,人们因为物欲而丢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这样,人为物所奴役,人为物所谋杀。速度,永远是速度。

③物欲横流的社会,恐惧几乎成了贪婪的同义词。在物欲高涨的年代,糟糕的并不只是贪婪,还有害怕。害怕在别人眼里显得不成功,害怕自己赶不上邻居。早已经衣食无忧的人们,总在为自己不如他人富有而悲叹不已。

④有人说中国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已经坐稳了房奴,另一种想做房奴而不得。没房子的自然想着有房子,处于焦虑之中当属正常。然而,那些有房子的人,同样活得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想要更大的房子。如《新周刊》所说,按照现在的成功学逻辑,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那么,你就犯了不成功罪。

⑤需要追问的是,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堆死后并带不走的东西,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竟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

⑥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这样的时代常常让我想起亨利·梭罗,那位在瓦尔登湖畔离群索居的思想者。梭罗坚称:“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梭罗同样看透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如果一个人因为喜欢树林,每天在树林里度过半天时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汉;可要是,他全天做个投机者,锯光树木,让大地光秃秃,人们却把他看做是勤勉进取的好公民。”

⑦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像流浪汉一样自由;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碎步徜徉于梭罗笔下那郁郁葱葱的树林。在那里,简单生活不被视为一种堕落,勤劳的人节制勤劳;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在那里,你可以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在那里,你可以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枝系苍穹。

(选自《自由在高处》,有删改)

1.简要概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2.第⑥段中“流浪汉”“好公民”各有什么特征?

3.分析文章以“梭罗的树林”为题的用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老青春

万晓岩

⑴搬家是一场检索。搬家的前缘必定是新旧的交替。新旧的置换必有一个喜新厌旧的舍弃在前。一节一节往前找,这一场累,最终落实到一个贪念而已。贪恋新居的新,舍弃旧居的旧。

⑵面积小,就想换大的,爬楼梯爬够了就想有个电梯,电梯不累,几十层高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人却嫌累,半天云里住着,星空没觉得近,地面却远了,想法不落地,整天提溜着,实在是累人。雨来了不知道,下无声电影,必须看窗外有没有撑伞穿雨衣才能鉴别。雨打芭蕉,也打残荷,就是打铁皮桶,也是好音乐。若是下成这样,鬼鬼祟祟地没个声响,人的心里也会无端空缺了。

⑶想法多了,室内盛不下了,就延伸到室外。要听得雨,摸到风,闻得流水与落花。开发商最不怕你有贪念,你欲望千朵,他荷田万亩。房价翻过来滚过去,基本就一个标准,以咱当房奴为标准。

⑷话说一把岁数了,一箪食一瓢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安于现状最好。可哪里敌得过这心心念念的物欲,佛家讲的“贪嗔痴”,视它为三毒之首。

⑸搬一次家,才彻底做一次减法。年复一年的叠加,蚂蚁一样,不停地往窝里运输。必需的,不必需的,可有可无的……从各个角落汹涌而出。我根本无从知道一栋房子的承载有多重,当我把一个家庭数年的收纳全部置于门外时,我被心里的负重压到喘不过气来。

⑹我知道我根本没有办法搬走的,太繁杂了。钢琴是最为沉重的一个单件,我却不觉得它是我的累赘,因为我很明确地知道,我要带它走,它再沉重,在我的意识里不过是一件物品,它单纯、明了,指向清晰。而这些林林总总的物品,大小不一,新旧各异,我完全懵掉了,多少物品要继续用,多少要送人,多少要直接扔掉。如同一大堆复习题,没有重点,全是难点,不知道如何下手,满心都是焦灼。

⑺衣服是最难的。家具电器,能用的送人,不能用的扔掉。衣服怎么办!每一件都有你的呼吸,你的气息,与你一起共享风雨和阳光。不穿,却扔不得。厚的薄的,纯棉、真丝、羊毛、化纤……年复一年买来一堆难题。总有人说我要是有个多大平的衣帽间就好了之类的傻话,如今听来真是苦笑。女人心都是大海,你盛得下大海么?

⑻一边大宗旧物运走处理掉,一边再去旧货市场买回铁架子放在储物间分类盛装杂物。不辞劳苦,为物所累,更为心所累。这样一个林林总总的家,我们真正用的物品有多少呢。

网上你浏览过的商品,会被整理好清单,见缝插针地向你推送。人已经无处隐藏了,在你的手机或电脑上,已经清晰地暴露出你的一切,甚至,更为隐秘的嗜好和暗疾也都暴露无遗。这样一个可怕的时代!面对透明的网络,我们早已把自己和盘端出。

⑼我们总是疲惫,苦不堪言,如果停下来搬一次家,才知道这些年我们给自己制造了多少负累。车拉人扛,终日奔波,不过是人与物的争夺。人占有物,物拖累人,物欲出卖人的内心。

⑽物在民法学里,作为民事权利的客体之一,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而又能为人所实际控制或支配的物质客体。在法庭,每日里又有多少物权之争,为的不过是这个控制与支配。

秋风起凉,庭前的繁花渐渐开尽。大自然在不停地做减法,惟清风明月恒久不怠。

⑿这一场检索,不亚于系统重启。

⒀储藏室杂物基本归拢到架子上,便于翻找。娃他爹说,喏,你的老青春。我一看,是一把老吉他。数次搬家,它毫发无损,从我十七八岁的青春岁月一路尾随而来,音或者走了,弦还在。我划一个琶音,淙淙,三十年的光阴簌簌落下。

⒁这边还在问,你的老青春放哪儿?

⒂咦!我倒是也想问问,哪儿能安放得下它!

(选自《散文》2017年第1期,有删改)

1.第⑵段中,“人却嫌累”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归纳。

2.第⑹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简要分析第⑾段划线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4.请探究结尾段的深刻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激昂大义,______,亦曷故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所宜深慎。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7)________,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过零丁洋》)

(8)青山遮不住,________。                 (辛弃疾《菩萨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晓  起

文天祥

远寺鸣金铎,疏窗试宝熏。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

倦鹤行黄叶,痴猿坐白云。道人无一事,抱膝看回文

    注:①道人,诗人自称。1270年,文天祥被罢官后,筑宅于文山,打算寄情与山水之间。本诗即创作于此时。②回文,是一种字句回环往复都能成义的诗歌体裁,颇多游戏之作。

⑴ 赏析首句“远”字的妙处。

⑵ 诗歌前两联描绘出一幅清幽疏淡的画面,诗人是怎样描写这幅画面的?

⑶ 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情感的矛盾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谢安,字安石。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距绝之。既累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藩任之重。安妻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嵩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

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避之。帝出祖于西池,献觞赋诗焉。及至新城,筑埭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行,造泛海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寻薨,时年六十六。帝赠太傅,谥曰文靖。及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又以平苻坚勋,更封庐陵郡公。

(节选自《晋书·谢安传》)

【注】①桑门:同“沙门”,指佛教僧侣。②召伯埭:召,shào,同“邵”;召伯,召公,周公的庶弟,有德政于民;埭,dài,堵水的堤坝。

(二)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远近,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既累不就                      辟:征召

B. 藩任之重                          总:总管

C. 颇尝见我有如此客              不:通“否”

D.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而拜且泣者    过:经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及镇新城,尽室行      又有剪发杜门

B. 筑垒曰新城避之        是蓼洲周公

C. 筑埭城北              不能容远近

D. 造泛海              斯固百世遇也

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2)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4.简析文段(二)中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