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在释放过程中,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利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在释放过程中,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利用手持摄像机从舱内拍摄到了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下方百米之外掠过的视频。

B. 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市场主体活力不强、动力不足,《意见》从解决制约城乡居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障碍入手,广辟增收渠道。

C. 我们能多个前沿领域成功引进学科领军人物,并能快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靠的就是以改革的热情吸引人,以创业的激情感动人。

D. 甘肃省委党校副教授范景鹏说,长征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甘肃人民要从这部英雄史诗中砥砺品质、汲取营养。

 

A 【解析】试题分析:B成分残缺,“针对”后面没有宾语;C结构混乱,“靠的就是”和“以”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从中”和“砥砺品质”搭配不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高校学生宿舍是陪伴大学生们度过花样年华的栖所,与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休戚相关

②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逐渐加深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两国之间的友好睦邻关系。

③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我们对事业的要求必然水涨船高,我们如果总是对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必然会成为时代的淘汰者。

长袖善舞的微波动作能合乎作品表达的需要,来源于演员对剧本准确细微的理解,来源于所有演员在舞台上的认真表现。

⑤参加过抗关援朝的老兵们共聚长春万达国际影城,一同观看电影《英雄儿女》,缅怀那段蹉跎岁月

⑥我们要及时教育党员干部,对个别腐败现象,坚决痛下针砭,以达到刮骨疗毒、以儆效尤的目的。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全文的中心论点,在议论文中此称之为开门见山。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屈原《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苦竹  杜甫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注:本诗写与乾元二年(759),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并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概写苦竹处境之困顿与艰难。然“亦”“强”二字,使诗意发生逆转,基调沉重低回,却又不失劲健。苦竹顽强自守之态亦隐约可见。

B. 颔联由写苦竹生长环境转入对苦竹的特征的描写,把苦竹的苦涩、矮小的性质状态描绘出来。“虫避”“鸟疑”写出苦竹之人弃鬼厌。

C. “轩墀”,本指富贵人家的厅堂.在此隐指朝廷。苦竹不曾被富贵人家看重栽在庭院阶下,希望被人修剪却不能说话,透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感。

D. 尾联以庆幸自许之情收束全诗。“近幽人”表明诗人要卜邻于隐士的思想波动。这应该也是杜甫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

E. 《苦竹》在写作上既能体物之妙,又能抒发情怀。全诗紧扣“苦竹”之形,绘“苦竹”之神,嘉赞其苦守避世之高节。

2.“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这是杜甫的另一首咏物诗《蒹葭》。清代中叶著名学者边连宝认为:《蒹葭》之不能守,以境遇言也;《苦竹》之能自守,以节操言也;两义实相表里。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求礼,许州长社人。武后时,为左拾遗、监察御史。后方营明堂,雕饰谲怪,侈而不法。求礼以为“铁鸑金龙、丹雘珠玉,乃商琼台、夏瑶室之比,非古所谓茅茨棌椽者。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今辇以人负,则人代畜”,上书讥切。久不报。

契丹叛,使孙万荣寇河北,诏河内王武懿宗御之,懦扰不进,贼败数州去。懿宗乃条华人为贼诖误者数百族,请诛之。求礼劾奏曰:“诖误之人无良边吏教习,城不完固,为虏胁制,宁素持叛心哉?懿宗拥兵数十万,闻敌至,走保城邑,今乃移祸无辜之人,不亦过乎?请斩懿宗首以谢河北。”懿宗大惧,后尽赦其人。

当是时,契丹陷幽州,馈輓屈竭,左相豆卢钦望请停京官九品以上两月奉助军兴。求礼曰:“公禄万钟,正可辍,仰禄之人可奈何?”钦望拒不应。既奏,求礼历阶进曰:“天子富有四海,何待九品奉,使宰相夺之以济军国用乎?”姚寿曰:“秦、汉皆有税算以佐军,求礼不识大体。”对曰:“秦、汉虚天下事边,奈何使陛下效之?”后曰:“止。”

久视二年三月,大雨雪,凤阁侍郎苏味道等以为瑞,率群臣入贺。求礼让曰:“宰相燮和阴阳,而季春雨雪,乃灾也。果以为瑞,则冬月雷,渠为瑞雷邪?”味道不从。既贺者入,求礼即厉言:“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群臣震恐,后为罢朝。然以刚正故,宦龃龉。神龙初,终卫王府参军。

(选自《新唐书·王求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

B. 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

C. 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

D. 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监察御史,官名,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陆军,品秩不高而权限广。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B. 轩辕,姬姓,名伯荼,号轩辕氏。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其为天子,后人把他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C. 钟,金属制成的响器。编钟,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万钟,概指编钟数目很多,代指大贵族。

D.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他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求礼直言敢谏,武后营建明堂,雕饰繁复奇异,奢侈而不合法。王求礼上书评论恳切,语言犀利。

B. 契丹反叛,武后下诏武懿帝统领孙万荣防守,懿宗胆怯不敢进军致使契丹祸乱数州。王求礼弹劾武懿宗,并请求将他斩首。

C. 当契丹攻陷幽州,后勤补给匮乏时,豆卢钦望碓奏请停发京城部分官员的俸禄来帮助军队作战。王求礼越阶而上,据理力争。

D. 久视二年三月下大雪,苏味道等人认为这是祥瑞,就率领群臣进宫祝贺。王求礼试图阻止,厉言斥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懿宗拥兵数十万,闻敌至,走保城邑,今乃移祸无辜之人,不亦过乎?

(2)宰相燮和阴阳,而季春雨雪,乃灾也。果以为瑞,则冬月雷,渠为瑞雷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被历史烟尘遮蔽的魏建功

陈歆耕

你可能对魏先生的名字感到陌生,但你对《新华字典》不会陌生吧?有人提供的数据显示,《新华字典》自问世以来,发行了三亿册。这应该是一个保守的说法。使用这部工具书的人,大多不知该书的总编是谁。这不奇怪,因为书上未署总编的名字。魏先生就是这部工具书的总编。

魏先生生于1901年11月出生在海安县西场镇。从魏先生的年龄看,在他青年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那个时代,在各个学术领域中大师级的人物成群涌现。很多人的目光仅仅聚焦于极少数牌宝塔尖上的人物身上,而像魏先生这样的学术翘楚,反而被遮蔽了。当然,魏先生被遮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晚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被卷入了“宠辱”皆有的旋涡。说“宠”,是他曾被江青请去在列车上为她讲解《离骚》,但魏先生受命干这类“勾当”,有什么错吗?还有后来为人所诟病的是,他也曾被组织安排去担任“梁效”写作组的顾问。他的主要工作是为“梁效”文章做文字学方面的“咨询”,防止出现常识性差错。说“辱”,是动乱开始时,魏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受尽批斗,不停地勒令写“认罪”交代材料。动乱结束时,他又成了被严格审查的对象,因为那个“梁效”写作组顾问的头衔,让他难脱左右不是人的干系。最终中央有关部门给出结论:当时魏建功是被组织调去做咨询性工作,未参加“四人帮”的阴谋活动,不算问题,不需结论,不入档案。

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个有“污点”的人。这个“污点”,在中国特殊的语境中,常常被超常地放大,如一团烟雾遮蔽掉了一座学术的山峰。这大概就是魏先生的学术声名和地位,在很长时间内未得到充分肯定的原因吧。但魏先生的贡献在中国现当代学术史上是要留下浓重记载的。

魏先生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和音韵学方面有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935年正式出版的根据他在北大的讲稿整理的《古音系研究》,被认为是超越前人的“宏通之作”。该书出版时,沈兼士称:“建功此作,于古音之历史与对象,纵横搜讨,论列详明,能将前人贵古贱今重文轻语之积习一扫而空,诚快著也。”有后学认为其著“囊括古今,包举宇内,气魄宏大,令人震服”。

魏先生对台湾国语的恢复、重建和推广,居功至伟。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了50年。日本人采取摧毁台湾人母语的严酷统治手段,使得台湾民众基本上只会讲日语,不会或讲不好国语。魏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受命赴台,带领一个专家团队进行国语的恢复、重建和推广工作。1946年4月,台湾省长官行政公署成立了台湾省国语委员会,魏先生被聘任为主任委员。在这里魏先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创办台湾每一份国语报纸《国语日报》,他是第一任社长。

不知道,今天每一位熟练使用国语的台湾人,是否还记得这位对恢复台湾母语立下开山之功的魏先生?不知道,今天的每一位中国人,是否能意识到魏先生和他的专家团队从事这项工作对海峡两岸文化认同的意义,对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意义?不知道,今天每一位使用《新华字典》的人,是否能意识到魏先生在汉字乃至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如果忽略了魏先生付出的心血,我们是否会觉得愧对这位汉语言学大师的在天之灵?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魏建功被卷入了“宠辱”皆有的旋涡,他曾被江青请去在列车上为她讲解《离骚》,作者认为,这没有错。

B. 魏建功曾被组织安排去担任“梁效”写作组的顾问,这后来成为别人指责的把柄;他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受尽批斗,不停地被勒令写“认罪”交代材料。

C. 文章透过历史的烟尘,客观公正地评价了魏建功。记录了“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卷入了“宠辱”皆有的旋涡的事实,赞誉了他在对台湾国语的恢复、重建和推广方面,居功至伟。

D. 在很多人看来,魏建功是有“污点”的人,尤其在中国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常常被放大,这就是魏先生学术声名和地位未被充分肯定的原因。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使用过《新华字典》的人很多,但知道魏建功的名字的人却很少,这证明魏建功是被历史烟尘遮蔽的人,照应了题目。

B. 在魏建功的青年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所以魏建功能成为中国现当代顶级的语言文字学家、音韵学家。

C. 无论是魏先生的学术声名还是地位都在很长时间内未得到充分肯定,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是个有“污点”的人。

D. 文章结尾以问句作结,发人深省,引人思考,既照应题目“遮蔽”,又使人思考魏先生的功绩以及其所做之事的意义。

E. 魏建功这样的学术翘楚被遮蔽了,是因为当时很多人的目光聚焦于宝塔尖上的人物。

3.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魏建功被卷入了“宠辱”皆有的旋涡,这些旋涡都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