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致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曰:“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猎者时往寄宿,文夜为担水而无倦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飏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咸共观之,文颓然箕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曰:“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曰:“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是以来也。”又问曰:“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曰:“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又问曰:“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曰:“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曰:“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选自《晋书卷九十四 隐逸》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语人               不赂者赂者丧

B. 所以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从许

C. 文不肯船车          金砺则利

D. 今将用先生以时       直挂云帆沧海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

B. 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

C. 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

D. 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文,字文举”,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字和名一般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通常自称称字,称人称名,这是基本的礼貌。

B. “服毕”,指子女为父母守丧结束。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任官者必须停职守制,这种制度称“丁忧”,亦称“丁艰”。

C. “弥旬忘反”,弥旬意为满十天。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十岁也可为一旬,如:八旬老母。旬也可指十二年,生肖的一个周期,民间俗称“大一旬”。

D. “区种菽麦”,菽是豆类的总称,属于“五谷”之一。关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是指麻、黍、稷、麦、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文自幼喜欢游山玩水,每次游玩山水,往往流连忘返。后来父母去世,他守孝结束后,也不想娶妻,干脆离家而去,游历名山大川。

B. 郭文在山中居住时,总是穿着鹿皮衣服,头上包着葛布巾,不喝酒不吃肉,开垦出一块土地,采摘竹叶和树上的果实,并靠卖盐来供给自己生活。

C. 郭文搭建简陋的草棚作为栖身之所,当时山中猛兽肆虐,而郭文独宿山中十余年

竟安然无恙。打猎的人经常到他那寄宿,郭文夜里为他们挑水而毫无倦色。

D. 王导听说郭文的大名,派人去迎接他并把他安置在西园。朝中的官员都跑去看他,郭文却没精打采伸腿坐着,旁若无人。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致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

(2)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

 

1.B 2.D 3.A 4.B 5.(1)他除了吃饭之外还有剩余的谷物,就会救济那些贫穷的人。别人有来给他送东西 的,他总是接受里面不太好的,表示不拂(不违背)人家的好意罢了。 (恤:救济,致遗:名词,来送东西的,粗:不好的,不逆:不违背、不拂) (2)先生一个人住在人迹罕至的山里,如果生了重病送了命,就会被鸟兽吃掉,这难道不 残酷吗?(穷:人迹罕至的,疾病:名词活用动词,生了重病,为……所:表被动 顾:难道)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与用法。A项,介词,把;连词,因为。B项,动作偏指一方,你。C项,坐;靠近。D项,救济;渡。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注意代词“之”,结合句意断句。句意:王导曾经会集各位宾客,歌舞宴会,试着让人去请郭文来。郭文目不斜视,两眼直瞪瞪地向前,走在华丽的殿堂犹如穿行在山间荒野。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古人通常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此处“贸”为交换之意,采摘竹叶果实交换盐来供给自己生活。 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恤:救济,致遗:名词,来送东西的,粗:不好的,不逆:不违背、不拂。(2)穷:人迹罕至的,疾病:名词活用动词,生了重病,为……所:表被动,顾:难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从这首诗中,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

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选好角度,联系实际,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书法在民族艺术家庭中独受亲宠。长期以来,①_____是在世界的认同中,②_____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它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特色的。③_____在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学思辨、美学思想④_____人文情怀,⑤_____在书法中获得了尽情的抒发和深刻的体现。⑥_____可以说,在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之中,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比书法能够更直接、更深刻地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精髓。

 

A

不管

还是

因此

/

所以

B

尽管

/

甚至

因此

C

无论

还是

/

乃至

甚至

D

不仅

而且

因而

以及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 每一件青铜器如果说都铭记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那么青铜器修复工作便是将这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补起来。

C. 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中国读者还比较陌生,但她以丰富多元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丰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评论认为,日本极少数右翼分子危言危行的背后是日本历史教育的长期缺失。此次事件暴露了日本当局拒绝正视二战历史的错误态度,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日本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

②联大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在极端艰难困苦中弦歌不辍,大师辈出,赓续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③参加“为了孩子的明天”活动的专家学者都阐释了自己对未来教育的新理念,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得之愚

④毛泽东的文献点评中寓含褒贬,抒发感慨,以史为鉴,论古讽今,注重文献的社会教育和经世致用,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⑤《朗读者》中,无论是专业主持人,表演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朗读技巧都可谓炉火纯青,让听众心潮澎湃,深受震撼。

⑥社会深刻变革的当下,多元复杂的社会生活促使传统幸福观发生了改变,很多人面对简单规律平凡的生活,不再安之若素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片苍茫

戴涛

白生要去茫县做知县,至恩师大学士多举府上辞行。待白生坐定,多举便让人端上一盘水果,问白生:“可识得盘中为何物?”白生细细打量一番,说:“状如梨,梨有皮,或黄或青,而此果似无皮,白如雪,透如水,学生真不知何方仙果。”多举抚掌大笑,说:“这亦是梨,名晶梨,产地即是茫县。”他拿起一只递给白生,白生接过梨来,小心翼翼张开嘴,未等劲咬,只听得一声脆响,一股清香扑鼻,一股甘甜沁脾。“好梨好梨!”白生情不自禁脱口叫道。多举说:“当今从皇亲国戚到满朝文武非此梨不吃,茫县可真是个好地方哟。”白生忙跪倒,学生一定不辜负恩师之厚望。

烟花三月,白生起程。一路春色诱人,白生无心恋景,很快便到了茫县。此时一班县衙的官吏幕僚和当地的乡绅名士已迎候多时,寒暄过后便请白生到鸿运楼洗尘。酒过三巡,店小二端上一碟水果,白生见是苹果,随口问道:“咦,茫县不是盛产晶梨么?小二却面露难色:“禀大人,小店什么新鲜果子都有,就是未备晶梨。”白生说:“入其乡则随其俗,我偏就稀罕这遍地都是的土产。”听得此言店小二却急了:“禀大人,这晶梨如今实在是想买也买不到了。”白生好生纳闷,便看坐在身旁的县丞汪过,汪过立刻端起酒杯说:“我等还是一起敬白大人一杯吧。”众人也都纷纷应和着祝白大人平步青云。白生于是糊里糊涂地举杯。待酒足饭饱,已是掌灯时分。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白生赶紧升堂。新官上任,自然要漂漂亮亮地审他几件案子,可白生在堂上正襟危坐了一整天,不见一人来告,而且一连三天皆如此。

第四天,白生实在觉得无聊,便喊了退堂,然后换了便服一个人悄悄出了县衙,策马朝乡间跑去。茫县多丘陵,举目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此时一片雪白,清气四溢,悦人眼目。待马跑近,但见一株株一人多高的梨树枝繁叶茂,盛开着朵朵娇嫩的小白花,更有无数蜂蝶翩翩起舞,煞是好看。白生看得如痴如醉,连连喝道:“美景美景!”

这时,不知从哪儿跑出一男童,上前来捉蜜蜂。捉到后便立刻将蜜蜂撕成两段,随即放到嘴边贪婪地吮着。

白生问:“你吃什么?”男童答:“蜂蜜。”

白生说:“可这小生灵却被你无端弄死了。”

男童说:“我饿。”

白生大怒:“饿你回家吃饭呀!家里没饭?”

白生这才注意到眼前的男童竟是如此瘦弱。

白生随着男童到了他家。几排东歪西倒的茅屋,其中一间,推门进去,白生一惊,四壁空空,只有土炕上躺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白生问男童:“你爹呢?”男童答:“这就是我爹。”白生又是一惊。

从男童家出来,白生又踏进另一间茅屋……当白生离开村寨,心沉得如同铅坠,抬头西望,残阳如血,遍地的梨花也是殷红殷红的。

“你别看这晶梨雪白雪白的,可在我们百姓眼里它可是血红血红的。”

“你说每户上交一筐梨给朝廷也算不得什么,可你知道么,这晶梨多么刁钻古怪,三亩地一粒粮食没种,全种了梨树,也只能收得这一筐好梨。”

“你问我这日子是怎么过的,挑剩的孬梨到外边换得半年的杂粮已是大幸,余下的日子就靠要饭了。”

回到县衙,白生将县丞汪过叫到书房,阴沉着脸问道:“汪大人,你可知道百姓为梨遭的罪?”汪过说:“知道。”白生说:“就没办法么?”汪过说:“有,白大人,您把梨伺候好喽,早点儿像您的前任那样离开茫县,此外别无他法。”

白生沉默无语。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金秋十月,晶梨收获的季节。今年的梨格外好,个儿大肉嫩透着水灵。衙门上下忙得不亦乐乎,总算把梨收齐了,一个不落全装了船。按惯例,由县丞押运进京,临行前白生突然对汪过说:“这趟不劳你的驾了,我亲自走一趟。”汪过淡然一笑,自当相让。

一月有余,运梨船终于回归。不出汪过所料,白生果然没有回来。又过了数天,朝廷果然派来了个新知县。汪过旁敲侧击地打听白大人,谁料竟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白生送到朝廷的梨不知何故竟然又酸又硬,皇上才咬了一口,梨没有咬下,却将半颗圣牙咬落,于是龙颜大怒,将白生打入死牢。

腊月二十八,圣旨传来,命茫县砍去所有梨树,永不得再种。百姓闻听此讯,雀跃欢呼,奔走相告,个个操起砍刀奔向自家梨园。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

是夜,京城,白生被推出午门,天地一片苍茫。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茫县官吏乡绅为白生接风洗尘一节写了店中无梨的境况和县丞汪过的遮掩,作者用这一连串令人感到蹊跷的事构成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的细节描写,虽然看似违背生活逻辑,但以满树的白花为白生被斩寄托哀思,表现出了白生义举的感天动地。

C. 作品以“晶梨”为线索,讲述了诸如新官上任无案审、名县百姓无粮度日、县官送梨有去无回、上贡梨树永不再种等多个故事,而正是这一个个出人意料的故事,使全篇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D. 作品将白生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上有贪婪的皇帝、下有狡诈的地方官吏,处境之艰难决定了主人公反抗态度之坚决。

2.“一片苍茫”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白生这一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