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用故事、案例阐明道理、陈述主张,可以使人觉得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参看下面两个示例...

用故事、案例阐明道理、陈述主张,可以使人觉得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参看下面两个示例,请你创作或复述一个故事(案例),并用带破折号的一句话简述相关的道理、主张。

示例:①护士叫醒熟睡中的患者,让他服用安眠药。

——有些人只知道机械地做事,对做事的目的却不了解,甚至于南辕北辙。

②林巧稚大夫一生没有婚育,却成为公认的妇产科专家。

——好的学者、读者不必就是诗人或作家。

 

①青蛙博士问蜈蚣:“你有成百条腿,你是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的呢?”蜈蚣想啊想,它想不清楚,而且从此连路也不会走了。 ——对语言过度的分析,反而使我们不会说话。 ②一个人买了昂贵的真皮沙发,却一直舍不得撕掉蒙在它表面的塑料护膜。 ——如果为了保护大脑而不用它来思想,那和傻瓜又有什么不同? 【解析】试题分析:要写出两句话,前一句是一个故事或案例,后一句是针对这个故事或案例概括归纳出的道理或主张,注意两句之间要构成必然的联系。此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掌握情况。把长句变成短句时,首先根据句式特点弄清长句包含的所有要素;其次要求每个短句通顺、无语病;最后要涉及长句中的所有要素,不能有遗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下面的题。

文化节目收视下滑:期待建设性互动

《百家讲坛》收视率已被挤出央视科教频道的十名之外,舆论普遍不太乐观,认为这个影响很大的节目进入了“衰退期”。

①记者:《百家讲坛》的起落是不是说明:学术通俗娱乐化可能行不通的?

梁永安 (文化学专家):我觉得现在下这种判断还为时尚早。一档节目起起落落很正常,社会的焦点总是在不断转移,比如当前的股市楼市、金融风暴等问题,一时之间,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有所减弱也算正常。

何况《百家讲坛》原来的定位就不是学术,也就谈不上什么学术通俗化。准确来说,它应该属于文化传播平台,而不是学术研究的专业空间。最明显的特征是:演讲者并不提供自己独特的材料发现或者体系构建。比如于丹就很聪明,声明自己是在学术的“墙外”讲《论语》,与真正的经学研究区隔开来,阐发自己的感受。舆论以为她对学术话语有所威胁,其实完全没有,学术自有学术的一套研究体系、学理化的表达方式。

②那么您认为《百家讲坛》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梁永安:我想它可能面临困顿期的内容资源的转型。《百家讲坛》的听众,主要是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帐,且不说新一代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文化节目能够切中。所以《百家讲坛》能否在当代全球景观下,开掘新的内容资源,在年轻人的心灵引起共鸣,是节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③记者:或许文化传播类节目本就不用追求轰动效应,默默把“高端路线”坚持下去,才是常态?

梁永安:那倒未必。国外的文化节目,持续走红几十年的不在少数。比如美国的脱口秀、BBC的历史专题等。这些节目也经历过低谷,只是当观众耳熟能详到自己都能掰的时候,节目完成了自我升级,让人重新获得惊喜,也就重新赢得了观众。《百家讲坛》中即使被称为“心灵鸡汤”的于丹说《论语》,往往也是采取简化问题的方式讲解,似乎如此一来,生活的困顿一下子就很容易想通,其实这并不顶用。只有首先将事件的复杂本相清晰地传达给观众,观众才能从历史中相互对照,吸取智慧,让历史焕发出高度的启示性,这样的讲述,才能切中当代青年人真实的生命状态,才会有持续的社会影响力。

④记者:换句话说,您不认为《百家讲坛》陷入低谷是社会的理性回归,反而是一种遗憾?

梁永安:是的。类似的文化栏目很有必要。我们对传统的重新体会和表达做得太少,《百家讲坛》仅仅是个起步。我们的现代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方面太需要有人寻找新的资源和角度重述。《百家讲坛》这样的文化样式刚刚萌芽,有待成长。与其批评,不如抱着建设性的态度。

⑤记者:其实不只是对《百家讲坛》,只要对一种文化现象不满,抱怨远甚于建设,已经成为舆论的习惯心态。

梁永安:世界知名栏目之所以能几十年办下来,是因为它们的受众不是简单的受众,会主动介入,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让节目不断调整完善。而我们一些受众并不主动参与,只被动等待,一旦不满,也不抱着建设心态让它更受欢迎,反而是诉诸抱怨来获得心理满足。

眼下,各种文化观点几乎都能找到依据,其实也就是找不到绝对的依据,只能做出自己的相对判断。人们已经习惯拿有用有效去判断,而不是生命所依附的价值去理解,所以很多文化产品带有消费特性,一旦不合口味,人们马上就会抛弃。就算它本身有珍贵的潜力可挖掘,也不觉得珍贵。这其实并不理性。如果受众不积极参与良性互动,任何文化都将失去内在更新的能力。将失去内在更新的动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文化传播“高端路线”的具体含义。

2.对于文化节目收视下滑这一现象,被采访的专家与社会舆论 (记者) 看法有什么不同?

3.依据专家梁永安观点,文化节目如何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的社会影响力”?请从节目举办方和受众方两个方面具体回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一夫当关,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________。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______,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书籍,可以是生活中的太阳,①   。将书籍当做太阳的人,大都在白天读书。将书籍当做月亮的人,喜欢在晚上读书。白天读书的人,②;晚上读书的人,意在将梦想变成守望。阳光下读书,梦在书外;月光下读书,③。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一般而言,衡量一部论著的价值,一个学者的水准,要看同行怎样评论,其中应当包括批评的声音。

②这反过来也造成学术批评缺少合格的评价对象。

③要保证这种批评的价值,就需要在专业领域有一个严肃而活跃的学术批评的氛围。

④公正的学术评价是以学术评论为基础的。

⑤因此,在学术批评缺席下产生的大量学术作品,质量就难免不尽如人意。

⑥但是在现行的评价机制中,学术的批评几乎不被容纳,不能公正、有效地进行。

 

查看答案

下面是四种应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应用文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应用文的不得体之处并进行修改。

①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②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导游词)

③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日,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④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1)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3)将   改为          ④将   改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