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请用文字表述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况...

下面是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请用文字表述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况:(4分)

 

      年级

人数 %

学校

初一

500人

初二

500人

初三

500人

农村中学

55.4

34.6

29.7

城镇中学

50.2

31.5

26.4

 

                                                                        

                                                                        

 

(1)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少。 (2)农村中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高于城镇中学。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根据“农村中学”“ 城镇中学”的比较以及百分比的数值概括,可以横向比较,也可以纵向比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 (20个字以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图表,完成后面题目。

某校学生图书馆阅览室共有十万册图书,再最近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孤独

[德]格·依曼

他跳下去了。从七层楼。我亲眼目睹。现在我看见他蜷曲着躺在地上,形象很不雅观。谁又乐意去瞅一张不再有人样儿的脸孔呢。胳臂和腿叉开着,像一个绑在车轮上受刑的人,像钉死在十字架的耶稣。我强咽下面对这样的死亡一再向我袭来的昏厥难受之感。这样的死原本并没有什么,原本带着和平而安静的性质。下边躺着一个人,一个寻求到了了结的人,一个邻居,一个大家有时在过道上或者楼梯间碰见过的邻居,我们中的一员。我透不过气来。我住在一幢公寓里。非常现代化。二十世纪的建筑艺术!地基作了无菌处理,玻璃顶棚的天井有益于健康。一座水泥和玻璃拼成的山峰。新时代的居住匣子。二十四公尺高,二十四套住宅。

“可也很难见他露面。”“一个极为孤僻的人。他就是这样。”我生活在一个邻居都紧闭房门的世界。只有一些名牌。只有死气沉沉、干干净净的名牌,在接受检阅。“他可是根本没有朋友呐。这种事竟发生在咱们楼里。这儿住的可都是些正派人呵。”

无数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最近我还见他……”“……可不是吗,一个怪人……”它,这个福利社会,就是如此。而我也身在其中。在楼道上,谁跟谁都擦身而过,冷漠而无动于衷。“我从来没跟他搭过腔,自己的事已够忙乎的。”我总是清晨走出公寓,傍晚打开住宅门,随手又赶紧锁上。我与其他人不一样吗……回避接触,总是回避。对他人保持距离!有谁需要我,他不妨自己上门来呀。今天有个人跳楼自杀了。“他据说是个坐办公室里的……除此以外我也毫无所知。”

“这人可不完全正常。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干这样的事。”我走回自己的住宅,看见他住过的房间门没锁。我推开门。他曾是我的邻居。

“到什么时候才弄走他呢看着真叫人不舒服。”女人们的嗓音。男人们的嘀咕。

邻居的住房像具有魔力似的吸引着我。我变得好奇起来。一种人性的弱点。有谁牵着手领我进去。房内整整洁洁,一切仍在原来的位置上。我感到与邻居交谈的渴望。然而这渴望来得太迟。也许,只需我一句话就足以使他改变决定。人与人生活在一起,没准儿比仅仅相邻而居要好吧。现在他躺在路中间,只等着人家来运走了。可突然之间,他被那多人包围了起来,突然之间,大家都在打听他的名字,过问他的生死。

没有诀别的迹象。房间内的钟全都的的嗒嗒地继续走着。一切仍然是老样子。厨房的桌子上蹲着半盏咖啡。

在一些拆过的信封上写着古斯塔夫·洛曼这个名字。最后的邮件是昨天的。古斯塔夫·洛曼,现在我知道了他的名字。

随后的几夜我都睡得很糟。公寓里继续在猜谜。“您去参加他的葬礼吗”“我还不知道。可教会该说什么呢他信天主教或是耶稣教”“他什么教也不信。一个人要是干出这种事,他还会……”

随后的一些天,每当早晚从他门前走过,我总要瞅他的铭牌一眼。是他的遽然消失,使我这样默默向他致意。

两周以后,我再看他的铭牌,它已经不在了。闪闪发光的是一个新名字。总是不断有人迁进迁出。在这座由过道和门组成的公寓里,一切依然如故。谁与谁都擦身而过。

除非先有一个人跳下去,也许……

(有删改)

1.小说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文章结尾部分写“公寓里继续在猜谜”,请结合全文,归纳公寓里的人们猜了哪些“谜”

3.在古斯塔夫·洛曼生前和死后,“我”和公寓里的人们对待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反映出人类怎样的生存状态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翡翠

立夏

翡翠看完信,搁到一边,桌上几条蚕正悉悉索索啃着桑叶。翡翠想起信上提到的一个词:蚕食。“真形象啊。”翡翠看着它们贪婪的样子,突然觉得很厌恶。

信是沈君写来的。信上说:我们已到达陕北。这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可惜你不能与我们同行,如果你来了,会觉得中国还是大有希望的。

翡翠想起和沈君他们在一起上学、办报、演话剧的日子,现在只剩下咀嚼和回味。“他们都走了,独独丢下我一个。”翡翠想象着他们在黄土高坡的狂放自由和意气风发,不由怅然若失。

带信的是一个陌生人,他踏着吱嘎吱嘎响的木楼梯,找到翡翠家。现在他就坐在翡翠的对面,等着翡翠的一句回话。

“翡翠,给客人倒杯茶啊。”里屋传来的苍老声音伴着拉风箱一般吃力地喘息。翡翠应了一声,起身从锡罐里拿了一撮茶,放在瓷杯里泡上,茶汤有些发黄,叶片在水中起起伏伏,就像翡翠现在的心情。

那人啜了一口茶,轻声说:“沈君同学说你非常可靠,我们现在很需要你的帮助。”

翡翠想了想,又想了想,她扭头看到有风从窗口跑过,吹皱了她的翡翠绿旗袍,然后她说:“好吧。”

翡翠出门时穿了一身小碎花的旗袍,嫩嫩的细藕样的手臂上,拎着一袋点心。那人说:“我们观察过,那个岗亭每天经过的百姓比较多,对带着良民证的,盘查得并不严,你只要把点心带过去,再把对方交给你的东西带回来就可以了。”

电车开到桥头停下来,车上的人都要下车鞠躬并接受检查。翡翠努力想象着她正在演一场话剧,而她只是一个戴着面具的角色,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两个日本兵挨个儿看了他们的良民证,放他们过了桥。

茶室在闹市区,翡翠曾和沈君来喝过茶,她忘了当时喝的是什么茶,只记得沈君坐在她对面,眼睛亮亮的,像暗夜里的星。现在对面没有沈君,坐着一个剪着短发的女子,她们交换了点心和茶叶,说了会儿闲话。那女子说:“这茶很不错。”翡翠说:“嗯,很不错。”回来的时候,翡翠已经不那么害怕了。

翡翠把一盆花拿到窗台放上。约摸一个时辰,那人就来了,打开茶叶包,仔细从里面摸索出几张绿色的纸条,对着翡翠说:“太好了!你信吗你现在所做的事,甚至比沈君他们所做的更有意义。”

那人走后,翡翠小心地将茶叶收到锡罐里,又拿了一小撮在瓷杯里泡开。茶是好茶,有着翡翠一样鲜亮的颜色,泡到水中,叶梗朝下,芽尖朝上,竟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立在水里。

翡翠狂热地爱上了喝茶,把那些翡翠的叶片放进洁白的瓷杯,冲入滚烫的开水,叶片如同一朵朵兰花舒展,然后啜一口,有清香扑鼻,真是美好的享受。至于那些泡过的茶叶,她也不忍丢弃,晒干后做成枕芯,每天伴着茶香入眠,让她觉得心里特别安宁。

意外出在回来的时候,那个岗亭除了平时把守的两个日本兵和伪军,又多了几个日本军官。那是翡翠第五次出门,此前的几次都很顺利,所以翡翠并未在意。她下了车,像往常一样,手里拿着良民证跟着排队的人流慢慢往前挪,却发现今天的盘查比往日严格得多,每人手里的东西都要打开来检查。翡翠突然就慌了,怎么也找不到角色的感觉。

再过五六个人就轮到翡翠了,翡翠看着手里的茶叶包,脑子里仍然空空的。队伍停下来,正在过岗亭的那人大概因为害怕,愣愣地攥着手里的大袋子,没有及时打开,日本兵哇里哇啦叫着,猛地拿刺刀一挑,袋子里的东西霎时滚落一地。

翡翠突然尖叫一声,攥着手里的茶叶就往桥头跑。

那天,很多人看到一个身穿淡绿色旗袍的女子,轻盈地跃过桥栏,飘进了苏州河。她落在水中的样子,像极了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随着她飘进河里的,还有洒得纷纷扬扬的茶叶,每一片都有着翡翠的颜色。

很多年以后,一个男人坐在苏州河边,那里不再有岗亭,不再有日本兵。男人将一把把茶叶洒入河中,嘴里喃喃说:“好茶,翡翠。”

1.小说中有两处“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请分别说明其含义,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小说的标题为“翡翠”,请简要分析它的含义。

3.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是败笔,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____;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___。”(《论语》)

②填然鼓之,____,____。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永和九年,岁在癸丑,____,____,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氓之蚩蚩,抱布贸丝。____,_____。(《诗经·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