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翡翠 立夏 翡翠看完信,搁到一边,桌上几条蚕正悉悉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翡翠

立夏

翡翠看完信,搁到一边,桌上几条蚕正悉悉索索啃着桑叶。翡翠想起信上提到的一个词:蚕食。“真形象啊。”翡翠看着它们贪婪的样子,突然觉得很厌恶。

信是沈君写来的。信上说:我们已到达陕北。这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可惜你不能与我们同行,如果你来了,会觉得中国还是大有希望的。

翡翠想起和沈君他们在一起上学、办报、演话剧的日子,现在只剩下咀嚼和回味。“他们都走了,独独丢下我一个。”翡翠想象着他们在黄土高坡的狂放自由和意气风发,不由怅然若失。

带信的是一个陌生人,他踏着吱嘎吱嘎响的木楼梯,找到翡翠家。现在他就坐在翡翠的对面,等着翡翠的一句回话。

“翡翠,给客人倒杯茶啊。”里屋传来的苍老声音伴着拉风箱一般吃力地喘息。翡翠应了一声,起身从锡罐里拿了一撮茶,放在瓷杯里泡上,茶汤有些发黄,叶片在水中起起伏伏,就像翡翠现在的心情。

那人啜了一口茶,轻声说:“沈君同学说你非常可靠,我们现在很需要你的帮助。”

翡翠想了想,又想了想,她扭头看到有风从窗口跑过,吹皱了她的翡翠绿旗袍,然后她说:“好吧。”

翡翠出门时穿了一身小碎花的旗袍,嫩嫩的细藕样的手臂上,拎着一袋点心。那人说:“我们观察过,那个岗亭每天经过的百姓比较多,对带着良民证的,盘查得并不严,你只要把点心带过去,再把对方交给你的东西带回来就可以了。”

电车开到桥头停下来,车上的人都要下车鞠躬并接受检查。翡翠努力想象着她正在演一场话剧,而她只是一个戴着面具的角色,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两个日本兵挨个儿看了他们的良民证,放他们过了桥。

茶室在闹市区,翡翠曾和沈君来喝过茶,她忘了当时喝的是什么茶,只记得沈君坐在她对面,眼睛亮亮的,像暗夜里的星。现在对面没有沈君,坐着一个剪着短发的女子,她们交换了点心和茶叶,说了会儿闲话。那女子说:“这茶很不错。”翡翠说:“嗯,很不错。”回来的时候,翡翠已经不那么害怕了。

翡翠把一盆花拿到窗台放上。约摸一个时辰,那人就来了,打开茶叶包,仔细从里面摸索出几张绿色的纸条,对着翡翠说:“太好了!你信吗你现在所做的事,甚至比沈君他们所做的更有意义。”

那人走后,翡翠小心地将茶叶收到锡罐里,又拿了一小撮在瓷杯里泡开。茶是好茶,有着翡翠一样鲜亮的颜色,泡到水中,叶梗朝下,芽尖朝上,竟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立在水里。

翡翠狂热地爱上了喝茶,把那些翡翠的叶片放进洁白的瓷杯,冲入滚烫的开水,叶片如同一朵朵兰花舒展,然后啜一口,有清香扑鼻,真是美好的享受。至于那些泡过的茶叶,她也不忍丢弃,晒干后做成枕芯,每天伴着茶香入眠,让她觉得心里特别安宁。

意外出在回来的时候,那个岗亭除了平时把守的两个日本兵和伪军,又多了几个日本军官。那是翡翠第五次出门,此前的几次都很顺利,所以翡翠并未在意。她下了车,像往常一样,手里拿着良民证跟着排队的人流慢慢往前挪,却发现今天的盘查比往日严格得多,每人手里的东西都要打开来检查。翡翠突然就慌了,怎么也找不到角色的感觉。

再过五六个人就轮到翡翠了,翡翠看着手里的茶叶包,脑子里仍然空空的。队伍停下来,正在过岗亭的那人大概因为害怕,愣愣地攥着手里的大袋子,没有及时打开,日本兵哇里哇啦叫着,猛地拿刺刀一挑,袋子里的东西霎时滚落一地。

翡翠突然尖叫一声,攥着手里的茶叶就往桥头跑。

那天,很多人看到一个身穿淡绿色旗袍的女子,轻盈地跃过桥栏,飘进了苏州河。她落在水中的样子,像极了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随着她飘进河里的,还有洒得纷纷扬扬的茶叶,每一片都有着翡翠的颜色。

很多年以后,一个男人坐在苏州河边,那里不再有岗亭,不再有日本兵。男人将一把把茶叶洒入河中,嘴里喃喃说:“好茶,翡翠。”

1.小说中有两处“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请分别说明其含义,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小说的标题为“翡翠”,请简要分析它的含义。

3.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是败笔,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第一处:翡翠完成传递情报的任务后,很惬意地泡茶时,茶叶在水中的形状像兰花,含蓄形象地表达出翡翠喜悦与轻松的心情。第二处:写翡翠为保护茶叶中的情报,纵身跳入苏州河时的情景,用高洁的兰花隐喻翡翠的牺牲精神。作用:侧面烘托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 2.① 实指小说主人公的名字“翡翠”,“翡翠”这个人物形象贯穿始终,起线索作用。② 虚指“翡翠”象征意义:暗示小说主人公像翡翠一样冰清玉洁、单纯,揭示小说主题。⑶. 不是败笔。小说结尾收束全文,使结构更为严谨;突出翡翠抗日牺牲后,被人怀念的主旨。 3.是败笔。删除最后一段,小说仍然形象丰富,结构完整,且以景结情,收束有余味,发人深思。)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中有两处‘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请分别说明其含义,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是考查学生把握重要句子含义和作用能力。说明含义时要结合上下文,坚持“词不离句,名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分析小说的作用时可从小说的主题及景物描写的作用入手。本文第一处这是形容茶叶在水中的形状的,这样美的描写显示主人公的心情一定不错。第二处是形容翡翠的,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其高尚的精神。作用一般为侧面烘托,用来表现人物。 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的标题为‘翡翠’,请简要分析它的含义”。是考查学生把握标题含义能力。小说的标题既是小说的“眼睛”,把握其含义要从文章内容主旨、结构线索等方面来把握。本文小说的标题“翡翠”,这个词是主人公的名字,小说主要表现她的精神,这是文章的主旨。同时要注意其线索作用。 3.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是败笔,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是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能力。就本题而言,关键是“探究”的基点确定,根据小说文体特征,应着眼于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的形成与丰满、小说结构的安排与效果,塑造形象的方法与手段等。本题即从“文段”的作用与人物性格关系入手,新颖而巧妙,细心阅读,不难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____;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___。”(《论语》)

②填然鼓之,____,____。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永和九年,岁在癸丑,____,____,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氓之蚩蚩,抱布贸丝。____,_____。(《诗经·氓》)

 

查看答案

博尔赫斯一生读书写作,堪称得心应手,晚年双目失明,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然而,博尔赫斯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才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为终身伴侣。他们____年在日内瓦结婚。同年,一代文学大师在____逝世。

 

查看答案

阿根廷全国文化委员会曾拒绝授予____全国文学奖,到头来阿根廷文学在世界上的声名却几乎全是____一个人赢得的。

 

查看答案

博尔赫斯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智利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勃罗·聂鲁达却认为他是“____”。

 

查看答案

博尔赫斯(1899—1986)是20世纪____具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和诗人,也是名震世界文坛的____的大师。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