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流言蜚语 迷天大罪 仰天而吁 名副其...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流言蜚语    迷天大罪    仰天而吁   名副其实

B. 消声匿迹    强词夺理    秘而不宣   励精图治

C. 矫揉造作    声名狼藉    略见一斑   各行其是

D. 至高无尚    尾大不悼    卑躬屈膝   明火执杖

 

AB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除    壳    服     炎附势     意逢迎

B. 洗    急     情     发难数     精雕细

C. 烦    水     睥     天大谎     来顺受

D. 断    道     蜜     从如流     直栏横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了国家灭亡的道理,是因为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捣衣

  元 赵孟頫①

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

苜蓿总肥宛要褭,琵琶曾泣汉婵娟。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地他时始惘然。

【注】①赵孟頫:宋朝皇室子孙,亲历亡国之痛,后来又到元朝做官。诗中的南渡指的是宋朝南渡。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捣衣”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将思妇对“良人”的浓浓思情呈现在月夜秋风里的捣衣声中。

B. 首联借用露珠滴落梧桐叶、捣衣砧声不断以动写静,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思情。

C. “苜蓿总肥宛要褭”中“宛要褭”是大宛能日行万里的骏马。此句说产自西域的苜蓿虽然在汉朝也传进了中原地区,却也在塞外喂肥了大宛更多的铁骑。作者在此批评了汉朝统治者盲目与西域进行交流,给汉朝带来遭受外族侵扰的危险。

D. “琵琶曾泣汉婵娟”句采用了用典抒情和拟人的手法,借幽幽的琵琶曲为汉朝与匈奴和亲的王昭君流露出伤感之意,表达了作者为腐朽的元朝政权而伤感。

E. 尾联在作者的俯仰古今的喟叹伤感之中收束全诗,既有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又有对个人心绪的表达。

2.请分析作者在颔联中表达出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兼   爱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由天下之害也。”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於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勾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之与家之相    篡:劫夺    B. 人之与人之相        贼:偷窃

C. 何以之           易:改变    D.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碎:聚集

2.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一组是(   )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⑥

3.下列语句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

A.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B.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C.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故何也

D.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4.将下面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译文:

(2)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节选)

埃德加-斯诺 笔录

回转长沙以后,我就在政治上做更直接的活动了。自五四运动以来,我的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生政治活动上。我是湖南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编者,这个报纸对于湖南的学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在长沙,我帮助成立文化书社,这是一个研究新文化和政治趋向的团体。这个社和新民学会都激烈反对当时的湖南都督大混蛋张敬尧。新民学会更是厉害,领导了一次学生大罢课来反对张,要求将他撤换,同时派遣代表到北平和西南去,去煽动反对张敬尧。当时孙中山在西南活动,张为报复起见,就禁止《湘江评论》出版。

这件事过后,我代表新民学会到北平去,并在那里组织了一个反军阀的运动,新民学会将反张的斗争扩大而为普遍反军阀的运动了。在北平我做了一个新闻社的社长,来推动反军阀工作。在湖南,这个运动得到了相当的成功。张敬尧被谭延闿打倒,并在湖南成立了一个新政府。这时学会中开始分成两派,左翼和右翼——左翼主张来一个社会、经济及政治的彻底改革。

1919年,我第二次到上海。在那里我又一度的碰到陈独秀。我和他第一次相见是在北平,当我在北大的时候,他给我的影响也许比那里任何人所给我的都大。那时我也见过胡适,访问他,要他援助湖南的学生斗争。在上海我和陈独秀讨论我们的计划,组织一个湖南建设协会。过后我回长沙,开始组织这个协会。我在那里得到一个教员的位置,同时继续我在新民学会里的活动,那时协会有回湖南“独立”的计划。

1920年冬,我将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组织起来,并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苏联革命史的影响下,领导他们。我第二次到北平时,我读了许多关于苏联的事情,同时热烈地寻找当时中国所能见到的一点儿共产主义书籍。三本书特别深印在我的脑子里,并且建立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此后丝毫没有过动摇。这几本书是:《共产党宣言》,第一本以中文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1920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同年我与杨开慧结婚。

1.下列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毛泽东在政治生涯中始终是做了更加直接的活动,他不仅仅是运动的参与者,更是运动的领导者。

B. 1919年,毛泽东和陈独秀第一次在北平相见,在北大的时候,他给毛泽东的影响比那里任何人所给的都大。

C. 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生政治活动上,他组织活动积极活跃,工作周密,范围扩大,而且有组织有计划。

D. 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政治活动呈现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他一旦认定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则工作目标更清晰,活动更有战斗力。

E. 这篇传记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事件更真实可信,自传贴近人物心灵,字里行间流露着自然、亲切与真切,传主在回忆中的叙述饱含情感,易打动人,拉近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

2.毛泽东这段时间主要从事了哪些活动?

3.对这个时期自己政治活动的叙述表现出毛泽东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