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兼 爱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兼   爱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由天下之害也。”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於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勾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之与家之相    篡:劫夺    B. 人之与人之相        贼:偷窃

C. 何以之           易:改变    D.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碎:聚集

2.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一组是(   )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⑥

3.下列语句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

A.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B.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C.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故何也

D.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4.将下面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译文:

(2)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1.B 2.C 3.D 4.(1)既然已经反对它,那么用什么改变它呢?墨子先生说:“用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这种方法改变它。” (2)这又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人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B项“人之与人之相贼”的“贼”,结合语境应该译为残害。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分析筛选。结合题干要求,墨子“兼爱”思想的体现,分析各个选项,③⑥不能直接表现。建议使用排除法。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连词“故”,“比期年”表示时间等,结合句意断句。句意: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的士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著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著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既”译为既然,“非”译为反对,“何以易之”(宾语前置句),“易”译为改变。(2)“此何难之有焉”(宾语前置句),“特”译为只是,“故”译为缘故。 点睛:做翻译题学生易犯三个毛病: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要领如下: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 参考译文: 墨子先生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按照这个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先生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和睦、协调,这就都是天下的大害。” 既然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先生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先生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的生命就象自己的生命。”所以诸侯之间互相爱惜,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互相爱惜,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和睦、协调。天下的人都互相爱惜,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凡是可以不使天下产生祸患、掠夺、埋怨、愤恨的,都是因为相爱的缘故。所以仁者称赞它。 可是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这样的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要做到这样是很难的,而天下还是老样子。” 墨子先生说:“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祸害的原故。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著母羊皮缝的裘,束着牛皮腰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入宫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的士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著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著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勾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私下派人放火烧船,试探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打乱了队伍,争先恐后上前,死在火海里的近臣达一百多人。越王才鸣金让他们退下。 所以墨子先生说道:“象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和这些事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来施政,而士人不用它行事的缘故。” 所以墨子先生说道:“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治世方法,天下的大治道径,不可不努力去做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节选)

埃德加-斯诺 笔录

回转长沙以后,我就在政治上做更直接的活动了。自五四运动以来,我的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生政治活动上。我是湖南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编者,这个报纸对于湖南的学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在长沙,我帮助成立文化书社,这是一个研究新文化和政治趋向的团体。这个社和新民学会都激烈反对当时的湖南都督大混蛋张敬尧。新民学会更是厉害,领导了一次学生大罢课来反对张,要求将他撤换,同时派遣代表到北平和西南去,去煽动反对张敬尧。当时孙中山在西南活动,张为报复起见,就禁止《湘江评论》出版。

这件事过后,我代表新民学会到北平去,并在那里组织了一个反军阀的运动,新民学会将反张的斗争扩大而为普遍反军阀的运动了。在北平我做了一个新闻社的社长,来推动反军阀工作。在湖南,这个运动得到了相当的成功。张敬尧被谭延闿打倒,并在湖南成立了一个新政府。这时学会中开始分成两派,左翼和右翼——左翼主张来一个社会、经济及政治的彻底改革。

1919年,我第二次到上海。在那里我又一度的碰到陈独秀。我和他第一次相见是在北平,当我在北大的时候,他给我的影响也许比那里任何人所给我的都大。那时我也见过胡适,访问他,要他援助湖南的学生斗争。在上海我和陈独秀讨论我们的计划,组织一个湖南建设协会。过后我回长沙,开始组织这个协会。我在那里得到一个教员的位置,同时继续我在新民学会里的活动,那时协会有回湖南“独立”的计划。

1920年冬,我将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组织起来,并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苏联革命史的影响下,领导他们。我第二次到北平时,我读了许多关于苏联的事情,同时热烈地寻找当时中国所能见到的一点儿共产主义书籍。三本书特别深印在我的脑子里,并且建立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此后丝毫没有过动摇。这几本书是:《共产党宣言》,第一本以中文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1920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同年我与杨开慧结婚。

1.下列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毛泽东在政治生涯中始终是做了更加直接的活动,他不仅仅是运动的参与者,更是运动的领导者。

B. 1919年,毛泽东和陈独秀第一次在北平相见,在北大的时候,他给毛泽东的影响比那里任何人所给的都大。

C. 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生政治活动上,他组织活动积极活跃,工作周密,范围扩大,而且有组织有计划。

D. 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政治活动呈现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他一旦认定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则工作目标更清晰,活动更有战斗力。

E. 这篇传记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事件更真实可信,自传贴近人物心灵,字里行间流露着自然、亲切与真切,传主在回忆中的叙述饱含情感,易打动人,拉近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

2.毛泽东这段时间主要从事了哪些活动?

3.对这个时期自己政治活动的叙述表现出毛泽东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它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该书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1.从全文看,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汉字文化圈”是指通过使用汉字进行交流的文化圈,21世纪的今天,汉字的使用人数正在逐步增长。

B. “汉字文化圈”是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文明中产生的,它的诞生并不是与其他文化圈交流的结果。

C. “汉字文化圈”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汉字文明影响之处,都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D. “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而不同于音乐人的“娱乐圈”、政客们的“政治圈”。

2.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 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

B. 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

C. 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文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

D. 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与交流。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 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B. 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毛泽东、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

C. 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汉字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D. 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苏珊、荆青、王杰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概括出主要信息并简要评论。语言要简明、准确。

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2016年1月至7月,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5.5万起,同比上升36.4%,造成损失114.2亿元。

2013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104起,百万元以上的案件2392起。很多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有的企业资金被骗,破产倒闭,引发群体性事件。

 

查看答案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而简练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我国在晚清之际废科举、兴学堂,。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历史上有过类似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太学、国子监、书院,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近代大学是学习西方的结果,与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并无本质的联系与历史的继续。但是,,而是中国教育传统通过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对话、抗争、融合,并由此形成了新式中国大学教育。大学的制度是学习西方的,,从大学的精神理念到人才培养、学校制度等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教育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