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应该看到,任何比赛前后发生的不当行为,实际上...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应该看到,任何比赛前后发生的不当行为,实际上都无益于国足的比赛成绩,更加无异于中韩解决“萨德”问题,只能造成使外界认为中国人“输不起”“野蛮”的形象。

B. 随着中国经济走向成熟,在应对能源和环境治理等自身挑战时,正在做出大胆的抉择,尽管这确实艰难。

C. 鉴于美国今年将战略武器大规模引入朝鲜半岛,朝鲜必须强化以核武器为中枢的自卫性国防力量,最终做出不参加联合国关于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的会议。

D. 政府自从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后,行业开始出现骗补现象,相信未来的新能源补贴还会下降。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结构混乱,“只能造成中国人‘输不起’‘野蛮’的形象”和“只能使外界认为中国人‘输不起’‘野蛮’”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B 项,成分残缺,介词结构“随着”开头,淹没主语,把“中国”移到“正在”前;D 项,中途易辙,前面“政府”引导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新的陈述对象“行业”。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每个赛季开始前,各家俱乐部都需经过预算审核,确保球员的工资不超出球会承受能力,以保证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寅吃卯粮的情况基本杜绝。

B. 无论是国外发达国家还是中国,投资界都有一个屡试不爽的经验——投资赚钱要围绕政府的政策导向找定位。

C. 我是做西餐的,英文还可以,但和身边的全球顶尖人才和总部的美国人比还是差太多了,每次和总部沟通写邮件时我都胆战心惊,生怕言不及义

D.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北京房价在两年内首次出现了下降。但室如悬磬的小屋动辄还是几百万。

E. 中国从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既然川普给面子,那中国也会投桃报李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阐述老师作用的句子是: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一诗中,白居易在听完琵琶女倾诉身世后,由琵琶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 思

【宋】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登高》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鸟”特征相同。

B. 诗歌的颔联写到“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C. “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形结合,表现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 诗歌的尾联,借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内心的矛盾:闲居在家却又欲获高位而不得。

E. 诗歌的颈联借助“砧杵”“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寂之情。

2.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做具体的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亮祖,六安人,元授义兵元帅。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已,遣徐达等围之。亮祖突围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太祖亲往督战,获之,缚以见。问曰:“尔将何如?”对曰:“生则尽力,死则死耳。”太祖壮而释之。累功授枢密院判。

李文忠破李伯升于新城,亮祖乘胜燔其营落数十,获同佥元帅等六百余人、军士三千、马八百匹,辎重铠甲无算。伯升仅以数骑遁。太祖嘉其功,赐赉甚厚。胡深请会兵攻陈友定,亮祖由铅山进取浦城,克崇安、建阳,功最多。会攻桐庐,围余杭。迁浙江行省参政,副李文忠守杭州。帅马步舟师数万讨方国瑛,下天台,进攻台州。国瑛出走,追至黄岩。降其守将哈儿鲁,徇下仙居诸县。进兵温州。方明善拒战,击败之,克其城。徇下瑞安,复败明善于盘屿,追至楚门。国瑛及明善诣军降。

洪武元年副征南将军廖永忠由海道取广东。何真降,悉定其地。同廖永忠克南宁、象州,广西平。班师,太子帅百官迎劳龙湾。三年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伐蜀,帝以诸将久无功,命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济师至蜀,而明升已降。徇下未附州县。师还,以擅杀军校不预赏。

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

(选自《明史朱亮祖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B. 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C. 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D. 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枢密院”,元代,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被朱元璋废除。

B. “洪武元年”,“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元年”即第一年。年号是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年号起源于秦始皇。

C. “圹志”,“圹” 堑穴也,即“墓穴”,“圹志”就是“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D. “侯”,爵位的一种,“爵位”在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亮祖作战勇悍。徐达等围攻建康,朱亮祖突围,使常遇春被创而还,令徐达手下诸将不敢出战。

B. 朱亮祖战功卓著。朱亮祖曾俘获同佥元帅,在克崇安、下天台、取广东、平广西等战斗中立下战功。

C. 朱亮祖得到太祖赏识。朱亮祖在洪武三年被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世袭罔替,后虽被杀,但死后仍以侯礼葬。

D. 朱亮祖不得善终。朱亮祖因在伐蜀中曾擅杀军校等不法行为被揭发,触怒皇帝,连同儿子一起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

(2)伯升仅以数骑遁。太祖嘉其功,赐赉甚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农民父亲

白旭初

旺老倌的儿子回来了。

儿子在城里当局长。和儿子同来的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办公室主任。

儿子说:爹,稻要几天才能割完?旺老倌说:三天。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说:加上我们三人,一天就能割完——双休日,我们特地来帮忙的。

上个月,旺老倌答应割了稻就进城跟儿子过。

儿子说请人割吧。旺老倌说什么也不肯,说这是最后一次割稻了。

旺老倌的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守着乡下老房,太孤单。

儿子被唤醒时,屋里还黑咕隆咚的。

旺老倌把三顶草帽递给儿子,儿子看了看颜色灰暗的草帽,没接。旺老倌说:拿着,小心晒昏了头。儿子的手刚伸出又缩回去。旺老倌说:嫌脏?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身边的编织袋,说:我们有。旺老倌生气地一扬手,三顶草帽飞到角落里。

太阳悬在无一丝云的空中,没有风。目不转睛的话,似乎可以看见地面上蒸腾着的缕缕热焰。

儿子才割了五六米远就气喘吁吁了,他直起腰,发现父亲已把他落下十多米远。他扭头看秘书和办公室主任,他俩衣衫湿透,摘下宽边白色太阳帽正使劲扇风。儿子就说:歇歇吧。又大声喊:爹,快过来喝口水!旺老倌仍撅着屁股挥舞着镰刀,头也没抬。

旺老倌一直割完半块田才来到大榕树下。儿子急忙从编织袋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旋开盖子递过去。旺老倌没接,他用汗味很重的毛巾擦了脸和脖子,然后从陶罐里倒出一碗大叶茶,一口气喝光后说:你那水好喝些?儿子说:好喝,不是普通的水,三块多一瓶。旺老倌咕哝:粮食比水贱。

儿子听父亲说话很冲,没敢再开口。默坐了一会儿,又挪回到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身边,说:这稻今天只怕割不完。

秘书赶忙说:局长您放心,等会儿我们努力干。

儿子说:只怪我爹脾气倔,几亩田,请几个民工一天就割完了,他偏不答应。

办公室主任赶紧说:局长,没关系,你爸爸都能干,我们……

儿子压低嗓门说:你能和他比?他干了一辈子,干惯了……儿子还要说下去,忽听父亲重重地干咳了一声,忙刹住话头。

旺老倌立起身,戴上草帽。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跟着站起来。儿子说:别忙,涂了防晒霜没有?秘书和办公室主任回答说:涂了。儿子又说:再多涂点,小心晒伤!嘴里要多含些仁丹,小心中暑……啊,爹,您要仁丹吗?

旺老倌把一只飞到脚边的蚱蜢狠狠踢了一脚,头也不回,大声说:城里人才是人!

秘书悄悄说:局长,您爹好像不高兴。

儿子说:没事,他就是这脾气,有口无心。

夜已经很深了。儿子躺在又闷又热的蚊帐里,睡了不到半个时辰就醒了。听见咳嗽声,才知道父亲还在门外纳凉。儿子走出门,说:爹,还不去睡?旺老倌闷闷地说:睡不着。儿子说:爹,晒谷,缴公粮的事您别担心,我跟隔壁的根叔说好了……明天上午割完稻,下午我们就可以进城。

旺老倌扬起手中的蒲扇,指着儿子,说:要他替我干?我自己干不好?儿子听出父亲话里有话,急了,说:爹,您这是……

旺老倌粗声粗气地说:我——我命贱!

黑暗中,儿子看不清爹脸上的表情,听口气,火气很大。

儿子的心里陡地有些发凉。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首先交代儿子从城里回来帮父亲收割,为下文情节展开做了铺垫。

B. 儿子要请人割稻,是因为自己割稻太辛苦,不想让秘书和办公室主任受累,旺老倌不肯请人,是因为舍不得花钱。

C. “他用汗味很重的毛巾擦了脸和脖子”,“汗味很重”这个细节反映出旺老倌坚持割稻的时间长,割稻量大,突出了他的吃苦耐劳。

D. 小说综合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使儿子、父亲、秘书、办公室主任几个人物个性鲜明。

2.试分析小说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农民父亲旺老倌,还是局长儿子?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