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正解与误读是阅读阐释中经常碰到的是非之争,两者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正解与误读是阅读阐释中经常碰到的是非之争,两者难解难分,又必解必分。读者的正解往往是在不断克服误读的过程中获得的。

关于误读,阅读学界存在着真误读和假误读之辨。中外一些学者认为,误读永远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一种规律性现象。美国耶鲁大学哈罗德·布鲁姆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曾连续发表四部著作,系统论述了“诗的误读”:“一首新诗总是后辈诗人对前辈诗人及其伟大作品释读的结果。这是一种特殊的释读,它不在于对某一具体作品的释读实际发生与否,它实际上是指一种接受影响与打破影响,继承与创新的悖谬状态。”我国清代纪昀说:“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现代钱钟书说:“作家原作叙事抒情本无彼意,然读者却在阅读中出现创造性的误解,悟出确有引人入胜的彼意,并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三家所说的“特殊性释读”“合理性误读”“创造性误读”显然是指读者释义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读的突破。由此,对“误读”引出“反误”和“正误”两种分法:“反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本穿凿附会,随意歪曲,既不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作品的本意,那是真误读;“正误”指读者的理解和作者原意相抵牾,但切合作品的实际,使文本意义增值,这是假误读。我们认为,把不同于作者原意的多元阐释归入“误解”的范畴是不妥的,正就是正,误就是误,不必对误解分正反,不存在“正确的误解”。将“合理性误读”和“创造性误读”作为“假误读”的修辞来运用,未尝不可,但把“正误”作为阅读学的概念和常规就不够科学了。超越作者,超越文本的“增解”“异解”和“批解”是典型的“个性化理解”,不宜说成“正误”,而应说成“正解”“精解”或“圣解”。在文章和文学的个性化阅读中,必须严格区分错误解读和正确解读。真正的误读、曲解、歪批、胡吹算不得个性化阅读。本文所论的“误读”是与“正解”相反的真误读,不包含所谓“正误”的假误读。真误读,作为阅读病态大有研究其病理的必要。

文章阅读疾病与文章本体疾病、文章写作疾病有所不同,它与文学阅读疾病也有差异。文章阅读疾病,发生在阅读的认知、理解、欣赏、评价、表达、迁移各个环节,也出现在辨体、感言、人情、得意、运思及物等各个方面;若分类别,它既有阅读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疾病,又有阅读知识的、方法的、情志的疾病。不仅处于学习性阅读阶段的普通读者容易患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且进入创造性阅读阶段的专家读者也难免犯自由化误读的毛病。文章阅读病理研究是专门探讨读者在阅读全过程中阅读心理和行为的病症及其医治的一门阅读分支学科,目的是求得学校阅读教学和社会读书活动的健康生存和科学发展。

(摘编自曹祥芹《文章阅读学》,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阅读阐释中常常会有正解与误读,两者是对文章阅读阐释的不同形态,往往难解难分。

B. 阅读阐释是在不断克服误读的过程中获得正解的,因此,对误读的认识也是有必要的。

C. 部分学者认为,误读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一种规律化的现象,如耶鲁大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就持此观点。

D. 清代纪昀认为误读并非无益,提倡误读,郢书燕说便是中国古代一个较为典型的误读案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无论是美国的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还是清代的纪昀,抑或现代的钱钟书,他们都认识到读者释义存在一定的阅读价值。

B. “特殊性释读”“合理性误读”“创造性误读”属于读者释义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义的突破。

C. “反误”指读者对文本穿凿附会、任意歪曲的理解,既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合作品的本意,因此这类误读带有刻意之嫌。

D. 当读者存在切合作品的实际、使文本意义增值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与作者原意并不完全一致,我们称之为“正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正误”属不属于误读范畴,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作者认为“正误”作为阅读学的概念和常规并不够科学。

B. 个性化理解包括超越文本,超越作者的“增解”“异解”和“批解”,与所谓的曲解和歪批有着本质的不同。

C. 真误读是文章阅读的病态之一。文章阅读病理研究也应该对“真误读”这一重要病症的医治进行探讨。

D. 文章阅读疾病和文学阅读疾病并不是同一概念,文章阅读疾病涉及的人数更多,出现的范围更广,因此更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1.D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本题,A项,内容是明确阅读阐释中的两种不同形态及其关系。指出在阅读阐释中认识“误读”的的意义和价值。B项,是对“误读”的性质进行定义。C项,是以“诗的误读”的特点。与下文内容一致。D项,是具体性解读纪昀的观点。有意地将原文中的信息“固未为无益”进行处理和变形,从而设置了“提倡误读”无中生有的陷阱。故选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目哟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C项,“‘反误’指读者对文本穿凿附会、任意歪曲的理解,既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合作品的本意,因此这类误读带有刻意之嫌。”说法错误,原文中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这属于强加因果。故选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目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D项,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强调的是: 文章阅读疾病发生的环节众多,出现的方面繁杂,类别不同,却并没有探讨其涉及的人员数量问题。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比如D项,原文强调的是:文章阅读疾病发生的环节众多,出现的方面繁杂,类别不同,却并没有探讨其涉及的人员数量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性的文章。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百度老总说,想做羊,想坐在躺椅上享受人生的,请卷铺盖儿走人。只有具备狼那种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的,才可以跟随我上战场。

一个教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做“狼”,也可以做“羊”,还可以做……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南方周末》为宣传自己而作的一幅广告宣传图片,请你根据这幅图片补写一句立意鲜明、符合该报纸定位的广告语(不超过6个字),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解读这则广告语的内涵。

1)广告语:《南方周末》,

2)内涵:

 

查看答案

请根据以下预设的有关情景及要求,设计“拒绝词”。

你向亲戚借来一架照相机,在校运会上为本班运动员照相。某同学看这机子性能好,非要借去旅游不可。你认为这个要求不能顺从,但面对要好的同学,又不能简单拒绝。

那么,你打算如何既明确又得体地回绝这位同学?请拟出你的“拒绝词”,不超过40个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                                               

                                       。按照美学应该是“乱七糟八”,或者“七乱八糟”,结果它就偏偏是“乱七八糟”,所以就乱七八糟。

①至于“前呼后拥”“千军万马”“山清水秀”,平平仄仄,就是好听

②唯一“不正经”的一句成语,就是“乱七八糟”

③成语往往四个字或者三个字一句,如“置之度外”“想当然”

成语句式整齐,如“稗官野史”“微言大义”“轻描淡写”“树碑立传”“面黄肌瘦”

字数多的极少,如“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字成语里面很少有违背这个规矩的

A.③⑤①⑥②

B.①③

C.④③①⑤②⑥

D.③①⑤④⑥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本季《中国成语大会》让“白话灵犀”组合火了。如果让白娟和张钰桦巅峰对决,那一定是精彩无比,因为两人可谓    ,难分胜负。

(2)欧阳山《三家巷》三十六:“我想古往今来那些忠勇的烈士,在他们    的时候,一定是心胸开朗,了无牵挂的。”

(3)长沙每年的图书交易都十分火爆。出版商纷纷奉上自己的精品书籍,令参观者们   

A. 伯仲之间    临危受命    应接不暇    B. 伯仲之间    临危授命    目不暇接

C. 半斤八两    临危受命    应接不暇    D. 半斤八两    临危授命    目不暇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