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2.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1.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2.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悯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时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赴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 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恒生你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 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 【解析】 1.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用了怎样表达技巧?诗(词)中某句抒发情感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赏析诗(词)中某句的表达技巧。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般认为,诗词表现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2.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柳永《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B. 柳永《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亦自悠扬。白天吹笛子,夜晚唱菱歌,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C. 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起笔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酿造出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D. 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空间之无际衬托出离愁之无限。

 

查看答案

下列词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念奴娇》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赞颂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叙述中融入抒情。

B. 李清照《醉花阴》中“玉枕纱厨”这一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

C. 辛弃疾《永遇乐》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

D. 辛弃疾《水龙吟》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融情入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查看答案

对《窦娥冤》中窦娥在刑场发的三桩誓愿,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窦娥希望刑场上围观的人群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B.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窦娥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C.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窦娥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雪,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D. 这三桩誓愿集中体现了窦娥坚贞、善良的品格以及宁折不弯的反抗精神。

 

查看答案

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或一场,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 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独白、旁白和带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它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C.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 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小题

    赵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方之子。与兄范俱有志事功,方器之,聘郑清之、全子才为之师。又遣从南康李燔为有用之学。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一日,方赏将士,恩不偿劳,军欲为变。葵时十二三,觉之,亟呼曰:“此朝廷赐也,本司别有赏赍。”军心赖一言而定,人服其机警。嘉定十年,金将高琪、乌古论庆寿犯襄阳,围枣阳。时边烽久熄,金兵猝至,人情震惧,方帅范、葵往战,败走之。十三年,方遣葵及都统扈再兴攻金人至高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B.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C.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D.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边烽久熄,金兵猝至,人情震惧,方帅范、葵往战,败走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