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12月13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12月13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老人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13岁的阮泽宇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设立“国家公祭鼎”,是首个国家公祭仪式的重要内容。据设计者介绍,国家公祭鼎的设计亦有数字寓意,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 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

(2)对于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你有什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并给出两点理由,言之成理,80字左右。

 

(1)习近平等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2)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意义重大,既是对死者的沉痛悼念与深切缅怀,更是对生者的警醒与鞭策,它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从而使得我们奋发图强,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能力。压缩新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什么人可概括为习近平等,什么事则是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2)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对新闻的评价应该是由两部分内容构成,概括事件和评价事件。概括事件就是为南京大屠杀举行国家公祭仪式。评价事件要评价其对错、实质,要评价到点上,比如这则新闻我们的重点要落在公祭仪式的价值、意义和影响。 点睛:新闻是就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它是借助传媒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所做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道。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文体。广义新闻:消息、通讯、新闻评论、新闻特写、调查报告、专访。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新闻的六要素是“5W+H”(非常5加1),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文意,在横线处填上带有祝福意味的四字短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中国传统的民俗年画,善用谐音,趣味横生,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喜鹊立在梅花上意味着     ①    ,鲇鱼戏于莲花间解释成    ②    ;一匹奔腾的骏马代表着   ③    ,三只温驯的绵羊象征着    ④    ,五只手拉手的蝙蝠祝颂着    ⑤    ……她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千年华夏的乡土醇香尽在其中。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

B.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

C.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

D.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从今春开始,四川甘孜州自筹资金,在学前教育免费基础上,启动高中免费教育计划,进而形成15年免费教育构架,上万学生因此受益。

B. 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

C. 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资金不限制用途,这大大增强了科研机构和智库团队负责人在资金管理使用上的自主权得以扩大。

D. 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事故发生后,该省的主要领导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和善后工作,召开现场会议和具体部署。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A.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食品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合作,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双管齐下,把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B. 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们赞叹道:“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它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C. 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反盈天:著名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含有名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制作瑜伽垫和鞋底。

D. 把“身体健康、节日快乐”说成“身体快乐”,这是父亲衰老的信号——曾经出口成章的父亲如今已是语焉不详。这不禁让人慨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E. 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氓》一诗中,写出女子没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虞美人》中,作者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在具体描述了自己从师向学的过程后,用“____________”一句对求学经历做了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