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中学生睡眠状况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项目 数据 睡眠时间 5小...

阅读下面的中学生睡眠状况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项目

数据

睡眠时间

5小时

5﹣6小时

6﹣7小时

7﹣8小时

4.08%

31.29%

48.3%

16.33%

睡眠不足原因

课程紧张

学习压力大

宿舍喧闹

其它(玩电子产品,心情不好影响,身体不适等)

25%

60%

12%

3%

 

①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②请针对上表反映的问题,写一句公益广告词。(不超过20字)

 

①当前中学生睡眠时间普遍在5﹣7小时之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学习压力过大、课程过紧张. ②示例:优质睡眠,幸福绵延! 心驰无间,安睡乐途! 睡得好,心情好;睡得好,烦恼少;睡得好,养心养脑。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注意分析各项的极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② ,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 从而确保民食。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未经打磨的零件、未经梳理的材料、未经提炼的矿石,堆起来,很省事,    那不是成品    不能成精品。以事喻文,    同样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写文章深入浅出要靠苦心经营,以求用明快、简洁、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    写深入浅出的文章是苦活累活,是倾其全力也未必能干好的活。    ,我们    不下工夫,或东抄西摘,或生吞活剥,深入浅出,难乎其难。

 

A

但是

而且

/

然而

因此

B

/

更是

但是

可是

C

因为

所以

却是

因此

然而

/

D

也是

所以

但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 许多人的办公桌椅高度存在问题,久坐会产生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先把办公桌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再调整座椅的高度。

C. 2016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了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D. 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媒体指出,天津爆炸案发生后,不少企业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但同时也有部分企业确实表现冷漠,细大不捐

②新瑞纳应潮流而变,精致的镀铬装饰,时尚的双腰线设计,超大容量的空间,全新的舒适度,将人性化设计展现得淋漓尽致

③眼看股市“起高楼”,眼看股市“楼塌了”,一切来得猝不及防,一切也去得叫人措手不及。

④在严格的法律规范面前,执法队伍的形象,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抹不黑。能够抹黑的,只有执法队伍里极少数的害群之马

⑤王老师在上课时强调,阅读文章要有宏观意识,如果一味拘泥于个别字词,就会导致目无全牛,容易断章取义。

⑥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恶毒抹黑中国“像纳粹德国”的言论遭到了亚洲社会的广泛批评,不少社论指出,阿基诺的危言危行过于极端,不符合身份。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⑥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的情景。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两句,有人认为诗人流露出消极情绪,其实仔细吟味,应是表达了诗人看透人生的一种达观。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两句,写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功业都化为了历史陈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