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1903年春,川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生活简朴。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相关链接】

  ①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

  ②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③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穿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孙起盂1988年l1月6日题词)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B.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C.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E.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

(2)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黄炎培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 (A项强加因果;B项到各地是了解教育情况,到美国是注重考察职业教育;D“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不准确。) (2)①创办了川沙小学、浦东中学;②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③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④培养了大批人才。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3)①实用主义。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②大职业教育主义。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③平民化。黄炎培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爱国主义。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拯救国家。②生活简朴。从不添置家产,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③淡泊名利。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坚辞不就。④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在川沙小学时,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亲自上讲台讲课;创办浦东中学时,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要亲自把关、拍板;抗战后,把杜月笙资助自己的两千大洋,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生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A项强加因果;B项到各地是了解教育情况,到美国是注重考察职业教育;D“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不准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整体概括题目,答题时要找准区位,找到文中的关键句子,从中提炼,然后分条作答。答题时注意关注每个段落的段首和段尾句。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整体概括题目,答题时要找准区位,找到文中的关键句子,从中提炼,然后分条作答。答题时注意关注每个段落的段首和段尾句。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具体的解释。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①。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②,还归细柳营③。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①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②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③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借此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

1.这首诗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请结合诗句分析它的妙处。

2.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刘武周乱,以为偏将。与宋金刚袭破(唐)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秦王战柏壁,金刚败奔突厥,敬德合余众守介休。王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谕之,乃与寻相举地降,从击王世充。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囚之。屈突通等曰:“敬德慓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耶?”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王顾曰:“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耶?”

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勣等为伏,亲挟弓,令敬德执矟,略其垒,大呼致师¹。建德兵出,乃稍引却,杀数十人,众益进。伏发,大破之。时世充兄子琬使于建德,乘隋帝厩马,铠甲华整,出入军中以夸众。王望见,问:“谁可取者?”敬德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往,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

隐太子尝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辞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太子怒而止。敬德以闻,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然恐非自安计。”巢王果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玄武门之变后)王为皇太子。时坐隐、巢者百余家,将尽没入之。敬德曰:“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由是普原。

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²。太宗不怿,罢,召让曰:“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³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

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谥“忠武”。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1.致师:叫阵挑战。2. 眇:眼瞎。3.韩彭:汉初大将韩信、彭越。

1.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王出           常以身蔽沛公

B. 报速耶          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

C. 乃稍引          匈奴七百余里

D. 任城王道宗解之       王好战,请以战

2.下面语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朕 观 汉 史 尝 怪 高 祖 时 功 臣 少 全 者 今 视 卿 所 为 乃 知 韩 彭 夷 戮 非 高 祖 过 国 之 大 事 惟 赏 与 罚 横 恩 不 可 数 得 勉 自 修 饬 悔 可 及 乎

A. 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

B. 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

C. 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

D. 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尉迟敬德作战勇猛,曾打败过唐军。归顺秦王后有人怀疑他谋反,将他抓了起来,要杀他。秦王不仅下令放了他,还送给他一些金银。

B. 尉迟敬德将隐太子收买自己的事告诉了秦王,秦王断定对方不会就此罢休。果然后来又发生了尉迟敬德被人行刺和遭诬陷等事情。

C. 尉迟敬德自恃功高,在一次侍宴时为了座次而大打出手,惹得唐太宗十分不满,事后对其进行了重重的责罚。

D. 这篇文章通过救王驾、擒王琬、拒收买、闹御宴等情节,多角度来表现人物性格,将尉迟敬德这一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活。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2)辞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各诸侯国被浓重的危机感所笼罩,各自都想方设法解除内忧外患,获得竞争优势。那些执政卿大夫们提出各种思想主张、政策谋略,施展于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要有三家。

春秋时期的主导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其基本框架继承了殷商西周的礼乐文化。周礼可以说是对殷周社会秩序思想的一个总结,核心是设定了家庭血缘关系与社会等级关系之间的同一秩序。对这种政治文化继承最全面和最深入的是孔子。西周时“礼不下庶人”,孔子扩大了礼的范围,主张对所有人都“齐之以礼”。孔子又为礼找到了人性根“仁”。               

“仁者,爱人”,这种爱起于“亲亲”之爱,推而广之,终于“泛爱众”,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仁政”。从文化渊源上看,孔子思想核心似乎是礼,因为“仁”是后续的,是补充的,是为了让礼深深扎根于人性深处,以充分证明它的合法性。正是“仁”的出现,以及“仁”所具有的某种挣脱外界束缚的独立性,使得孔子所倡导的政治文化带上了鲜明的理想化色彩。

真正更具实用主义色彩的政治文化是齐国名相管仲创造的。管仲的思想比较复杂:他讲究德的重要性,认为“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他有民本思想,认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他讲究礼,在用人上尊贤授德、察能授官,这是类似于仁政的一面。但是,他还显露了强势的一面,其一是执“法”的严厉。管仲是礼法并举,德法并用。他打破血缘亲情对执法的困扰,讲究律法面前无分贵贱。其二是推行“作内政而寄军令”,以乡建制,推行全民皆兵的政策,强化了军队的战斗力。他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帮助齐桓公成为霸主。仁政不过是增强实力的手段,管仲真正要干的是要把齐国的王权延伸到国外,实现“霸道”。

另外的执政卿大夫则看到了争权谋利、勾心斗角背后的虚无,从而采取了逃避策略,这个人就是老子。在老子看来,整个春秋时代是历史的倒退,文明推进的每一步都是因为社会的退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有的政治策略都导致社会危害。“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此,他希望“无为而治”,绝圣弃智,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无知无欲,才能获得幸福。

春秋时期的三个文化流派构成双重张力结构,首先在政治文化内部,儒家文化和法家文化彼此对应,由此导致王道和霸道相互制衡,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张力。而道家文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对立面出现,它把人们的目光由现实世界引向对个体生命的自觉和感悟,又和政治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就在这多重缠绕的张力结构中彼此制约,相克相生,不断生成和释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不仅对殷商西周的礼乐文化继承得最全面和最深入,而且还扩大了礼的范围,并为之找到了人性的根据“仁”。

B. 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政治文化的创造者是齐国名相管仲,他将孔子的“仁政”用到人才上,尊贤授德,察能授官。

C. 老子的道家文化实际上是春秋时期的政治文化的对立面,老子认为当时所有的政治策略都给社会带来了危害。

D. 孔子的“仁政”、管仲的“霸道”、老子的“道”,三家学说构成了春秋时期的重要文化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春秋时期的三个文化流派是在面对当时社会“礼乐崩坏”的局面,各诸侯国感受到严重危机,都在想方设法解除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形成的。

B. 对以家庭血缘关系与社会等级关系为基本框架的政治文化,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这使得孔子所倡导的政治文化带上了鲜明的理想化色彩。

C. 管仲的思想比较复杂,他讲究德的重要性,有民本思想,讲究礼;还显露了强势一面,仁政在他那里不过是增强实力、实现“霸道”的手段。

D. 在老子看来,整个春秋时代的政治文化都导致了历史的倒退,并且认为所有的争权谋利、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都是虚无而且无益于社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实施以乡为建制单位,来推行全民皆兵的政策,既强化了军队的战斗力,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策略,即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

B. 老子的道家思想有着针对性的社会现实基础,它正是面对春秋时期“礼乐崩坏”、人心不古的政治黑暗现实,主张 “无为而治”,回归于 “道”。

C. 春秋时期的儒家、法家、道家三个文化流派构成双重张力结构,即儒家文化与法家文化构成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合在一起与道家文化形成对立。

D. 儒家、法家、道家文化构成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在多重缠绕的张力结构中彼此制约着,相生相克,不断生成和释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

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引起了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有人认为,该节目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但也有人担忧,传统诗词在被普及的同时越来越被符号化,诗词承载的宝贵情感越来越被疏离;而对熟稔应试套路的学生而言,诗词大会堪称另一场标准化考试,而单纯背诵会让思维僵化,影响创造力发展。

对以上评论,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