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

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曰:“彼众我寡,其若之何?”韶曰:“所谓众者,得众人之死;强者,得天下之心。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

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司徒韩轨等曰:“吾每与段孝先论兵,殊有英略。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孝先。”即令韶镇邺。五年春,高祖崩于晋阳。

太宁二年十二月,周武帝遣将率羌夷与突厥合众逼晋阳。时大雪之后,周人以步卒为前锋,从西山而下,去城二里。诸将咸欲逆击之。韶曰:“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彼劳我逸,破之必矣。”既而交战,大破之。世祖嘉其功,别封怀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

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屠其外城,大斩获首级。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以功别封乐陵郡公。竟以疾,谥曰忠武

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重以婚媾,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之      器:器重    B. 尔朱外天下     贼:窃取

C. 实无孝先       出:超出,超过    D. 以子城未         克:攻破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B. 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C. 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D. 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天”,指天,苍天,旧时常与“后土”并用,合称天地,熟语“皇天不负有心人”中的“皇天”即是此意。

B. “县男”是爵名,“正五品曰县子,从五品曰县男”,唐代开始设置,明代废止。

C. “薨”是指古代诸侯或有职位的大官死去。古代表示死亡的词语很多,例如“失恃”指死了父亲,“失怙”指死了母亲。

D. “忠武”是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诸葛亮被谥曰“忠武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所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 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 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 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来家中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1.B 2.A 3.C 4.B 5.(1)步卒气势必然有限,眼下积雪已经深厚,迎战不便,不如列阵待守敌军。 (2)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B项“尔朱外贼天下”的“贼”,结合“天下”可知,“窃取”不当。应该译为残害,戕害。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表示一个事件,不应该断开,主语“贼”的变换,结合句意断句。句意:高长恭便下令一千多壮士在东南涧口埋伏。这天深夜果然像段韶预计的那样,敌人弃城而逃,伏兵一拥而上,周军大溃,其众全被俘虏。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失恃”指死了父亲,“失怙”指死了母亲。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高祖犹豫不决”错,“不豫”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既”译为已经,“逆战”译为迎战,“阵”译为列阵,“待”译为待守。(2)“假”译为借助,“致”译为达到,“水”译为游泳(名词活用为动词),“绝”译为横渡。 点睛: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年时善骑会射,有武将之才。因他是武明皇后的儿子,高祖很是器重,常安排在身边,作为心腹。中兴元年,跟随高祖搞抵尔朱兆,在广阿大战。高祖对段韶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怎么办?”段韶回答:“我听说小能战胜大,因为弱小的一方正义而强大的一方邪恶;又听说上天没有偏私,只帮助德行高尚的人。尔朱兆在外戕害天下,对内失去善良的人,现在智者不为他出谋划策,勇者不为他效力战斗;历来是不才之人失德失位贤德者取代他,还有什么怀疑犹豫的?”于是便同尔朱兆交战,尔朱兆军队溃败。因军功封下洛县男。武定四年,段韶跟随高祖征讨玉壁。当时高祖身患疾病,城池又没能攻下,高祖便召集诸将,讨论行动方案。高祖对大司马斛金等人说:“我担心病势沉重,恐怕出现不测,准备把邺下的事务委托给孝先,怎么样?”斛律金等人回答说:“了解臣子的莫过于君王,确实没有比孝先更合适的人选。”于是高祖马上下令 段韶镇守邺城。河清二年十二月,周武派将军率领羌夷与突厥合围晋阳。此时正是大雪之后,周人用步卒作为前锋,从西山冲下,离城只有二里多路。诸将都想迎击。段韶说:“步卒气势必然有限,眼下积雪已经深厚,迎战不便,不如列阵待守敌军。以逸待劳,打败他们是有把握的。”不久交战,大胜。世祖赏其功,另外封段韶为怀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武平二年,周又派将军侵扰齐国边境。右丞相斛律光首先率领军队出计,段韶下请求同行。七月,段韶在军中病倒,由于内城还没有攻下,他对兰陵王高长恭说:“此城三面是深涧,并无人行之路,只有东南一处有路程。敌人如果突围,必定由此撤出,只要挑选精兵在这里把守,自然可以一举成功生擒贼首。”高长恭便下令一千多壮士在东南涧口埋伏。这天深夜果然像段韶预计的那样,敌人弃城而逃,伏兵一拥而上,周军大溃,其众全被俘虏。段韶病情严重,提前回到了京师。最终病死,谥号忠武。段韶在外总领军务,在内参决朝政,又建有高功,名望极高。平时性情温雅谦和,极有宰相风度。段韶很吝啬,即使是亲戚故旧,他也一毛不拔。其子段深迎娶公主时,全台省机关的丞、郎们帮着操办了十多天,婚事结束,辞还,他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汉时期的反腐败

秦朝对官吏的约束是很严的,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包括《为吏之道》等,突出规定了对官吏经管物资财产的法律监督,以杜绝贪污。若挪用公款,则以盗窃论罪。如“通一钱者,则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秦简·法律答问》中还规定:令曰勿为而为之,是谓“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谓“废令”。即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或法律要求做而不做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这成了后代历朝的反腐立法的榜样。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行政机构的首长是丞相,军事机构的首长是太尉,监察机构的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负责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百官畏之。监察官员被称为“风霜之吏”。监察机构的一般官员为御史,一部分在朝廷内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实施对地方的监察,因而又称监御史、监察史。常驻地方的监御史地位也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守、尉、监”。

为了防止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秦朝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吏犯罪,推荐和任命者须连坐,也即“保任连坐”罪。这一做法,历代封建王朝均有沿用。

汉代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希望通过强化官吏的考核来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刺史六条问事》正式把“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其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武帝时归纳为“见知故纵之法”,即对国家官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

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时,把全国分成了13个监察部,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很好地发挥了监察御史的作用,强化了监察工作。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守,令手下人制成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其后,这一制度得到了推广运用。

                        (选自《历数中国古代反腐败措施》,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秦朝反腐败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朝对官吏的约束很严格,专门制定了反腐败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重视对官员贪腐行为的处罚。

B. 秦朝将监察部门设为国家三大政权机关之一,并将掌管监察机构的御史大夫的地位与掌管行政的丞相、掌管军事的太尉并列,显示了对监察工作的高度重视。

C. 秦朝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监察体系。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的御史又称监御史或监察史,地位次于郡守、郡尉。

D. 秦朝的“保任连坐”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官员犯罪,其保举者或任用者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罪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体现了汉代统治阶层希望通过强化官吏考核来达到促进官员守法、建设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的目的。

B. 汉代对受贿这种枉法行为的处罚十分严厉,除了犯罪官员要“弃市”,还要取消其子孙三代的为官资格。

C. “三互法”是汉代官员回避制度。“三互法”从地域、婚姻、血缘等关系上,规定了官员任职时应当回避的因素,以防患未然。

D. 汉武帝完善了汉代监察制度,他对全国进行分部监察,颁布了《刺史六条问事》,建立了举报箱制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朝的监察官员被百官称为“风霜之吏”,可见他们对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

B. 秦朝的“保任连坐”与汉朝的“见知故纵之法”在立法目的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为了防止官员任用上的腐败行为,后者是为了避免上下级官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不作为。

C. 秦汉时期的许多反腐败措施具有开创性,既对当时的反腐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世的反腐败提供了借鉴。

D. 曾被李克强总理怒批的一些官员“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不作为行为,在秦朝属于犯罪行为,是会受到惩罚的。

 

查看答案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需要一点点的疯狂,好使你不变得愚蠢!——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歌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疯狂”到底是什么呢?是梦想?是自我?还是……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税收会议上的一个调查图表(2005-2015),本次会议的议题是“税收增收”。请结合图表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GDP增速及税收增速调查表

(1)根据图表中税收增速和GDP增速的情况,简要说明调查结果。

(2)根据图表调查结果,写出关于税收增收的建议。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善美境界,_____:“强学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以及走出个人的“兴除利害”的爱国为民精神。除此之外,____,古代的工匠们由于特殊的工作、学习方式,养成了他们“尊师”的美德。人们赞美工匠,总离不开一个“巧”字。那些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的熟练,_______。鲁班就因为发明不少木工工具器械而被奉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的情形与西方世界稍有不同。    ①   数百年前的幻想作品比如《西游记》《封神榜》和《镜花缘》,可以用来证明中国人原本并不缺乏想象力,就思想“血统”而言,    ②   这些作品和西方当代的科幻并无相通之处。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之后,    ③   固然是一片赞美之声,    ④   也有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不过他们通常都徒劳地纠缠在“黑暗森林”法则能不能成立、光速能不能超越之类具体问题的争论中,而这类争论  ⑤   可能在现阶段获得确切结论,对于赞美或贬低刘慈欣的作品    ⑥可能在学理上产生任何作用。

 

A

虽然

/

一方面

另一方面

既不

也不

B

即使

然而

/

既不

也不

C

即使

/

一方面

另一方面

虽然

D

虽然

然而

/

虽然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