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叶嘉莹:传承古典诗词之美 王若安 夜凉如水,天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叶嘉莹:传承古典诗词之美

王若安

夜凉如水,天津南开大学马蹄湖内荷花早已残败,湖畔的主楼报告厅里却传出咏“莲”之声。吟诵诗词的正是90岁高龄的诗者叶嘉莹先生。南开大学百余名学子济济一堂,将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就是为一睹叶先生的风采。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4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6岁就随家庭教师读《论语》,这为叶嘉莹终生结缘古典诗词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17岁时考入辅仁大学,她师从顾随先生,得到了恩师的赏识。顾随先生也成了叶嘉莹一生所敬仰的偶像。顾先生希望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而叶嘉莹做到了。

从小饱读诗书又工于诗词曲赋,没有人会否认她是一个才女,除了她自己。“我很不喜欢‘才女’这两个字。尤其这些莫名其妙的‘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自己以为是才女,而且还修饰打扮,我对于这样的女子并不欣赏。”

叶嘉莹一再强调,她是一个穿裙子的“士”。她说她从来没有过对爱情的憧憬,因为“那是最无聊的事情”,而幽闺自怜更是肤浅,“我不是一个总找人家怜爱的女子,我不需要”。用她女儿的话说:“我的母亲跟古典诗词谈了一辈子的恋爱。”

叶嘉莹的一生多磨难,“我平生都不是我自己的选择。”她如是说。

17岁时,她的父亲因“七七事变”随国民政府南迁,跟家里中断了联系。同年,她的母亲因患癌症不幸去世。随后她跟伯父伯母一起生活。在沦陷区,生活艰苦。在丧母的悲痛中,叶嘉莹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

上世纪40年代末,叶嘉莹赴南方结婚,离开了故乡北平。不久就因国内形势变化,随丈夫去了台湾,谁知一去故土便是祸难加身,流离多年。1949年12月,叶嘉莹的丈夫因白色恐怖被捕。次年夏,她也因白色恐怖被捕,不得不携着尚未断奶的女儿一同人狱。所幸不久即获释,在台南一所私立女中找到一个教书的工作。

三年后,叶嘉莹的丈夫获释,她经人介绍进入台湾大学教书。那时她长女不过5岁,幼女刚出生。丈夫性情大变,生计的压迫、身体与精神的磨难,让她心存悲凉。但她在讲学时从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忧苦,用她一贯和悦的风度,精神饱满地讲课。如此,坚持了几十年。直到现在90高龄的她还是站着讲课,从不坐下。

就在她历尽了人生的悲哀苦难,满以为幸福的大门即将临近之时,迟暮之年的一场飞来横祸又夺走了她的爱女和女婿。她坦言此生于她再无幸福,丧女之痛,悲痛欲绝。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这是她写的《哭女诗》十首中的一首。但她并未沉溺于哀伤,她想起顾随先生的两句话:“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以无生之觉悟过有生之事业。”经历世事无常,痛极以后才有了彻底的参悟。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谁能比她体会更深?

“我的一生中,投注精力最多的就是教书。从1945年,我一直未曾间断地教了六十年书。”她说自己“好为人师”,天生教书的料。无论在哪里,叶嘉莹都离不开教学。

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后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异国他乡用英语授课,叶嘉莹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文论;另一方面,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她对学生说:“诗歌里面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许不够好,我的文法、发音或许不够正确,但我讲一首诗,会把我所体会到的其中的生命感情讲出来。”她发自内心的真诚超越了语言和国界,在异国他乡让无数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

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古人常说‘薪尽火传’。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老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叶嘉莹九十华诞的时候,温家宝致信祝贺,并在信中称赞道:您的心灵是纯净的,您的志向是高尚的,您的诗词给入以力量,您自己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

在古典诗词的世界里,叶嘉莹就是永远的女神。

(选自《文史博览人物》2015年第11期)

链接1: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旧北京一个传统世家,那时的叶家奉行儒学,恪守礼仪。闲暇时,父亲与伯父会声情并茂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也会各执一册诗词双双研读。受此环境熏陶,叶嘉莹开蒙很早,六七岁便诵读《论语》,十几岁能写格律诗词。(选自《汉学家叶嘉莹》)

链接2:

17岁时母亲去世、并不幸福的婚姻、遭遇台湾“白色恐怖”、独自养家、被迫居留加拿大、大女儿及女婿双双车祸身亡……谈及这一生历经的忧患劫波,叶嘉莹从不回避,她说自己向来不是一个悲观的人。(选自《叶嘉莹:我是一个穿裙子的中国“士”》)

链接3:

我不知道叶嘉莹算不算一个强者,但我知道她肯定不弱,她很韧,甚至有点倔。采访中提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古典文化的冲击,她由古及今把中国人的盲从跟风批了一番,“中国人常常这样子,一窝蜂过犹不及,听风就是雨,非常感情用事”,严辞质问“中国人怎么这么没理性?”

(选自《叶嘉莹:我是一个穿裙子的中国“士”》)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叶嘉莹很不欣赏那些自己以为是才女,而且还修饰打扮的女人,可见她只看重内在美。

B. 叶嘉莹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个穿裙子的“士”,是因为她作为一名女性,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打击,内心都始终坚守着“君子之大道”。

C. 在叶嘉莹的迟暮之年,横祸夺走了她的爱女和女婿,她坦言此生于她再无幸福,可见她的悲观绝望。

D. 叶嘉莹热爱教课,不是因为她把传播中国古典诗词当成自己的使命,而是因为在她看来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

2.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叶嘉莹在诗词方面的造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中说“叶嘉莹是女神”,那么,女神的魅力体现在哪里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B 2.①家庭氛围的熏陶。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家里吟诵诗词的氛围很浓郁。②亲人、老师的教诲。父亲重视她关于诗词的启蒙教育,师从顾随先生,得到了很好的引导。③生活的磨难促进她大量的写作。生活磨难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对生活有了更彻底的参悟,对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①她有着独立的人格。她说自己不是一个总找人家怜爱的女子,可见她不想依附于他人的独立人格。②面对生活的苦难,她坚韧从容。即使她遭遇了那么多磨难,她依然用一贯和悦的风度精神饱满地讲课,并且坚持了几十年。③她有着传播诗词的坚定的理想(责任感)。她辗转多国(地),几十年坚守讲台讲授诗词,这已成为了她生命的目的。④她在诗词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因为她的作品、她对中国诗词精到的讲解,使无数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任选三点,得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只看重内在美”无依据;C项“可见她的悲观绝望”错;D项“不是……而是……”改成“不仅……而且……”。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找准答题区域,分点概括大意。“促成了叶嘉莹在诗词方面的造诣”的因素,家庭氛围的熏陶,亲人、老师的教诲,生活的磨难促进她大量的写作。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本观点的大意以及作者倾向,在全文中寻找要点,并且要分点概括,不能遗漏。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答题要在全文中寻找概括要点,不能拘泥于局部。并且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她有着独立的人格;面对生活的苦难,她坚韧从容;她有着传播诗词的坚定的理想(责任感)。 点睛:这仍然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不仅出现在《终结者》之类的科幻电影之中,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谷歌旗下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就连人类引以为傲的文艺创作,也开始遭遇人工智能的挑战。日前,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CSLT)作诗机器人“薇薇”通过了“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著名科学家图灵在1950年提出的一个观点,即将人与机器隔开后,如果有30%以上的机器行为被人误会为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为,则机器应被视为拥有智能。)机器人“薇薇”创作的诗歌令社科院的唐诗专家无法分辨,有31%的作品被认为是人写的。

文艺创作,是通过人脑进行的一种与情感、知觉、记忆与思维相关的复杂的精神活动,这本是人类的骄傲。面临人工智能,人类传统的文艺创作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机器人“薇薇”开启数据库诗歌写作模式。有的诗一看就是机器人笨拙的模仿,但有的诗判断的难度要大一点,比如这一首《落花》:红湿胭艳逐零蓬/一片春风细雨濛/燕子不知无处去/东流犹有杜鹃声。要想甄别就需要推敲,但只要认真思考,“细雨濛”之类别扭的用法还是可以被识别出的。

那么文学创作上,人工智能在模仿什么?人工智能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写作”,其对于文学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越是海量数据,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薇薇”这类写诗的人工智能程序,学习过的古诗,估计是《全唐诗》五万首的几何倍数之上,故而可以在表面上,进行一些有模有样的模仿。

虽说如此,但诗歌所展现的语言的优美与丰富的人类内心世界,永远无法被量化、被标准化。人工智能在“阅读”上可以远远超出所有诗人,它可以按照基本的诗歌规则组合出一首诗,但这种组合不是创作。

其实我们今天讨论人工智能与文艺的关系,真正要担心的不是人工智能开始文艺创作,而是我们对于文艺的理解趋向人工智能化。某种程度上,值得当心的是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智能化,不是机器人变成了我们,而是我们变成了机器人。比如上文所引的机器人诗歌,如果有较好的诗歌修养并不难识别,但在各种伪托李白藏头诗的口水诗都可以在网络上流行的今天,我们担心越来越多的人将无法判断一首机器人诗歌和一首好诗的差距。今天的我们注视着人工智能,也许就是在注视着未来的自己,我们必须警惕科学对于人文的步步蚕食。

文学理论大家钱谷融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复杂始终对应于人心的深邃,人性是永远无法替代的部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那永远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部分。只要灵魂没有枯竭,文学这朵艺术之花会永开不败。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开始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显示了其威力,如谷歌旗下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就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

B. 日前,作诗机器人“薇薇”通过了“图灵测试”,主要是因为“薇薇”创作的诗歌有31%的作品令社科院的唐诗专家无法分辨。

C. 文艺创作,是通过人脑进行的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而机器人“薇薇”的诗歌写作只是一种有模有样的模仿行为。

D. 人工智能在“阅读”上可以远远超出所有的诗人,它可以按照基本的诗歌规则组合出一首诗,但这种组合不是创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图灵测试”这个观点认为,将人与机器隔开后,如果有30%以上的机器行为被人误会为是“机器”而不是“人”所为,则机器应被视为拥有智能。

B. 人工智能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写作”,其对于文学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越是海量数据,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

C. 诗歌所展现的语言的优美与丰富的人类内心世界,永远无法被量化、被标准化,这也是人工智能写作无法进行模仿的。

D. 机器人“薇薇”写作的诗歌,有的可以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机器人笨拙的模仿,但有的诗歌即使是我们认真推敲也无法辨别出是机器人所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智能化,不是机器人变成了我们,而是我们变成了机器人,让我们有了机器人的智能,这是我们要努力的。

B. 人工智能开始文艺创作虽然对人类传统的文艺创作是挑战,但我们不必担心,我们真正忧虑的是我们对于文艺的理解趋向人工智能化。

C. 今天的我们注视着人工智能,也许就是在注视着未来的自己,我们必须警惕科学对于人文的步步蚕食。

D. “文学是人学”,人性是那永远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部分,只要灵魂没有枯竭,我们就不必担心文学会衰亡。

 

查看答案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子贡曰:“君子之过①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注:①过:过错。②日月之食:日食和月食。③更:更改,改正。

对子贡的这段话,你是如何看待的?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和抄袭;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并指出它的寓意。

 

查看答案

下面一则启事在语言表达和标点运用方面几处不当,请加以改正。

招聘启事

为高效推进学校志愿者联盟的各项工作,针对本联盟工作人员不足的现状,决定在非毕业班同学中招聘两个秘书。应聘务件:学习行有余力,热心公益事业,盼有意者前来报名。

此致

敬礼!

2017年3月29日

颖庄中学志愿者联盟

 

查看答案

逢年过节,我们常常会去拜望长辈,去时总要量力而行地带上一些礼品,可长辈往往要推辞,让我们不知如何回应为好。春节时,假设你买了一袋红苹果去给刚退休的外婆拜年,外婆嗔怪你又花钱买礼物。你该怎样回应?请写出既连贯又得体的回应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