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①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贤臣。寒食节是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

1.此诗题为“寒食”,从诗歌内容看,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2.从全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堪悲”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

 

1.禁烟火/吃寒食以乐景衬哀情(或反衬) 2.其一,寒食佳节,身在异乡,思念亲人;其二,生活贫困,极为辛酸。 【解析】 1.试题分析:注意文学常识寒食节的习俗,手法是“以乐景衬哀情”。 2.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歌中“他乡”和“贫居”作答。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首歌中“他乡”和“贫居”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车柔以为轮,其曲规      中:合乎

B. 金就则利            砺:磨刀石

C. 非能也,而绝江河        水:游水

D. 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孔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荀子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批评当时思而不学的风气,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B. 荀子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寓于浅显贴切的比喻中,使道理易懂,行文生动,比如“木受绳则直”就形象地说明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学习意义重大。

C. 《劝学》一文成功地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如作者拿“顺风而呼”与“假舟楫者”作对比,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D. 荀子认为学习贵在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而积累是最重要的,只要善于积累,就能得到最高的智慧,达到圣人的思想境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孤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1.在宝黛初会这段文字中,主要从四个情节描写了宝玉的形象,请各用两个字分别加以概括。

(1)打量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2.黛玉读书多,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根据文章分析她说此话的几个原因,其中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黛玉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说话,低调行事。

B. 黛玉照实回答外祖母,是因为她有教养,而回答宝玉时改口是出于谦虚。

C. 聪敏的黛玉从贾母的反应中觉察到自己的失口,回答宝玉时便分外谨慎。

D. 黛玉心细如发,她觉察到大家族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回答就随俗了。

3.《西江月》二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4.宝玉给黛玉取字“颦颦”,并说“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请说说“两妙”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3月28日低调首播以来,非常“主旋律”的写实剧《人民的名义》一夜爆红。更出乎意料的是,最让观众着迷的角色不是大义凛然的男一号,而是充其量只是第四男主角的李达康。连日来,“达康书记”的表情、手势,甚至双眼皮都上了热搜榜,被网民一一截图品鉴。

时下许多人都梦想如“达康书记”一样一夕走红,甚至为“红”而不择手法。相比之下,“达康书记”的走红却与此大不相同。饰演李达康的老戏骨吴刚,是北京人艺的台柱子,演过《茶馆》《雷雨》等剧目中的诸多角色,每一个角色他都精雕细琢。他在话剧舞台上坚持耕耘了24年,直到58岁终于“出其不意”在大众媒体上井喷般飙红,连编剧周梅森都被他的演技“震惊”。

请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哈三中2017届毕业典礼上,在播放毕业生在校三年学习生活的纪念短片环节完成后,安排的是“时光胶囊”环节。每位毕业生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下一段话,装入“时光胶囊”,并交给学校珍藏。请你为这两个环节拟写一段串联词。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90字。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每处不超过15字,不得出现数字。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至2016年五年间我国在初、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变化比较明显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国在初、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