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布拉格的歌声 【俄】彼特洛·洛斯基 行动之前,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布拉格的歌声

【俄】彼特洛·洛斯基

行动之前,杰夫卡夫斯基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时传来讯息,这次行动绝不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而是逮捕杜布切克分子(见背景资料)。

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杰夫卡夫斯基和战友一样,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

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杰夫卡夫斯基情不自禁地侧耳细听,曲子有点像《伏尔加母亲》,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杰夫卡夫斯基想,自己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

杰夫卡夫斯基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太阳直直地照着脚下的城市,连影子都不见一点,这是个好兆头,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天空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这就说明伟大的莫斯科再次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琴声已经停止,但教堂却并没有静下来,透过门缝,杰夫卡夫斯塞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什么曲子他听不出来,只觉得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

杰夫卡夫斯基喜欢这种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歌声却突然停止,他们一个个惊恐万分,稍小一点的女孩甚至在往后躲

杰夫卡夫斯基抱歉地笑笑,刚想说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自己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杰考卡夫斯基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太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遇到这种情况,杰夫卡考斯基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向前搀扶。

意外就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来,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掏出一支手枪对准杰夫卡夫斯基的胸口,“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

杰夫卡夫斯基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杀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杰夫卡夫斯基甚至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在枪声之后,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他看见男孩的脸,竟然带着微笑,一种解脱的微笑。

当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杰夫卡夫斯基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杀,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

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无论是小孩又或者大人,他们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的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

当杰夫卡夫斯基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外面阳光依旧明媚,整个布拉格宁静得像莫斯科的早晨,而就在杰夫卡夫斯基回头那一刻,透过教堂的大门,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选自《意林》2011年04期,有删改。)

背景资料:1968年,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希望借此摆脱苏联。8月20日,苏军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袭机场并占领布拉格,逮捕了杜布切克,控制了捷克全境。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杰夫卡夫斯基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和战友一样心里非常焦虑,他们厌恶战争,想尽快结束。

B.主人公听到教堂传出像《伏尔加母亲》的钢琴声,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所以后来他去教堂询问其名字。

C.小男孩脸带微笑,是一种解脱的微笑,是对“坏人”的抗议,是想到死后会在天堂看到父母的幸福。

D.杰夫卡夫斯基告诉战友,自己一时冲动错杀男孩,教堂里所有的人默不作声,因为面对敌人的枪口。

E.布拉格的歌声是呼唤和平的歌声,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捷克斯洛伐克的希望和未来。

(2)小说中多处描写歌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杰夫卡夫斯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杰夫卡夫斯基是合格的军人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1)选C得3分,选E得2分,选D得1分,选A.B不得分。 (2)①照应题目,以美好的“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渲染宁静而压抑的氛围;③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以情感人,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①他热爱音乐,如果不是战争,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②他满怀爱心,他喜欢听孩子们在教堂唱歌的感觉,男孩绊倒时他毫不犹豫地去搀扶;③他勇于自我牺牲,甘愿为保护反抗入侵的“孩子”而接受军法处置。 (4)示例一:我认为杰夫卡夫斯基是一个合格的士兵。①从资历上看,杰夫卡夫斯基是一个“二战”老兵,德军入侵苏联,他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为了祖国利益而战。②从信仰上看,杰夫卡夫斯基对“伟大的莫斯科”有着无比信任,体现了其军人的坚定信仰。③从军事素质看,杰夫卡夫斯基训练有素,当男孩拿出手枪的那一刻,他习惯性地下手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示例二:我认为杰夫卡夫斯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①杰夫卡夫斯基并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他喜欢音乐,对自己差点成为钢琴师念念不忘,战争期间也因为听到钢琴声而思想上开小差。②杰夫卡夫斯基意志不坚定,太善良,太具爱心。军人作为国家的战争机器,应该是冷酷无情的命令执行者。但杰夫卡夫斯基在枪杀了男孩之后,却“觉得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③杰夫卡夫斯基自作主张,“保护敌人的同伴”,这并不是一个军人应有的行为。(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文中并没有提到杰夫卡斯基厌恶战争,无中生有;B原文中只是说曲子好像是《伏尔加母亲》,妄下结论;D项,从文中看,默不作声是因为教堂里的人被杰夫卡斯基的举动震惊。故选CE。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本题的A选项是一个难以分析的错误项,从文章的整体看,似乎,主人公有反战倾向,但是,这种判断是偏颇的,从文中的他一开始奉命执行计划,当这场计划很快就要结束时,他无比高兴——莫斯科取得绝对胜利,这些都不能说明他是坚定的反战主义者,而后面的表现只能说明,他意识到了某些东西,他从内心走向了“热爱自由,热爱和平,热爱幸福”。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题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歌声”是本片小说的一个线索,它推动情节发展;同时,它又创设一种气氛,一种宁静安详幸福的气氛,这与文章中表现的战争气氛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歌声的反复出现还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对自由、独立、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每一个人的权力;歌声的几次出现是对标题的不断回归和呼应。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本题是一道考查标题作用的变式题,考查标题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1.结构上的作用(呼应),2.情感的表达,3.主题的揭示,4.情节发展的作用,5.某些特定的象征或者比喻的内涵。例如本题“歌声”的描写在文本中的作用,就要从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照应等角度组织答案。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行为、外貌、内心、细节等等方面的描写进行分析作答。例如本文中杰夫卡斯基相关的事情有:他曾经爱音乐,现在是个战士,他想去教堂听听音乐并问是什么歌曲,他想扶起跌倒的孩子,但是他最终先开了枪,他承担(隐瞒)的事情的责任。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性格:①他热爱音乐,②他满怀爱心,③他热爱自由,勇于自我牺牲。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例如本题的分析点不是太多,也不太明显,所以学生分析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 (4)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思考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探究小说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杰夫卡斯基是不是合格军人,其实,这是一个富有争议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合格军人考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战无不胜?对待敌人格杀勿论?还是充满人性的温暖?充满理性的光辉?不过,分析中要从文本走向认知,这是原则。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例如本题的难度很大,学生要给出合适的判断,而且要从文本出发,给出制成判断的合理的、足够的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评论家说杜甫的《登高》为“杜诗七律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诗中能集中表现作者忧国伤时、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劝学》里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

(7)《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过秦论》中卒章显志总结秦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许浑

寒窗灯尽月斜晖,珮马朝天独掩扉。

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薇。

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

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注】珮马:饰有佩环之马,官员所乘。朝天:上朝。越山:越地之山。此处泛称东南地区,代称故乡。

(1)简要赏析颔联中“凋”、“空”两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甫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河西尉,不,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 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甫》)

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拜:授予官职

B. 禄山乱,天子入蜀              会:适逢

C. 帝乃解。甫,且称              谢:辞谢

D. 甫家寓鄜,弥年艰              窭:贫穷

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B. 杜甫为房琯辩护,认为房琯是宰相的儿子,是位学术精纯的儒者,有才能,重情义,但他的缺点是生性过于简慢,希望君主“罪细,不宜免大臣”。

C. 唐玄宗很看重杜甫,命令宰相考查杜甫的文章,提拔他为河西尉。杜甫觉得这个官太小,因此没有接受。后来在玄宗祭祀于太清宫期间杜甫献上了三篇赋,又极力赞扬自己的文才,才被提拔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正是因为他矢志不渝的忠君报国思想,以及“数尝寇乱”,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他的诗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赐骸骨”古代大臣请求致仕的婉词。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意思。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

B. “擢”、“迁”、“除”都指古代官员职位的升迁。“擢”指升官, 如:擢佐(选拔辅佐人才);擢奇(选拔奇才);擢举(选拔荐举) 

C. 《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六部书书籍。

D.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4.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A.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B.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C.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D.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蚓无爪牙之利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为天下笑着,何也?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⑥申之以孝悌之义  

⑦句读之不知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⑩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 ①⑥/②⑨/③⑦/④⑧/⑤⑩    B. ①⑥⑧/②⑨/③⑦/④/⑤⑩

C. ①⑥/②⑦⑨/③⑤⑩/④⑧    D. ①⑥/②⑦⑨/③⑤⑩/④⑧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

①天下云集应  ②外连衡而诸侯  ③匈奴七百余里   ④至尊而制六合  ⑤吾从而之  ⑥序八州而同列  ⑦括四海  ⑧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⑨假舟楫者,非能也  ⑩于其身也,则师焉  ⑪七十者帛食肉

A. ①②③⑧/④⑨⑪/⑤⑥⑦⑩    B. ①⑦⑧/②⑥/③④⑨⑪/⑤⑩

C. ①⑦⑧/②③④⑤/⑥⑨⑩⑪    D. ①⑦⑧/②③⑥/④⑨⑪/⑤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