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携一本书游走》一文中,作者写到“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一切绝非那样简单。”

你是怎样看待生活中的简单、复杂?请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请以“坐着         去旅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写一种交通工具,如:轿子,汽车,飞船,时空穿梭机……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幻想的;有细节,有描写,想象合理。

 

坐着公交车去旅行 一直以来我对公交车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小时侯跟着妈妈上街,总是兴奋地去乘9路车。小学五六年级,转学到了二附小,又开始乘10路车。上学、放学总是匆匆忙忙。10路车很早(大概是五点多)就没有了,遇到要给老师改了什么作业才能回去的时候,我总是能够插队—“我要赶车的,拜托!”这样一句话,同学们便向后站一点,给我留出个位置。当时觉得占了公交车的光。现在想想:友谊可贵呵。到了后来,家里有车了,我就不大乘公交车了。再后来,爸妈一人一辆车,我坐公交车的次数就更少了。但没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抽空坐一次公交车,乘29路。从首站一直坐到末站,再坐回来。小小两枚硬币,能让我穿越这大半个小城,回来的时候,心情就会突然变的好起来。 在公交车上,我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丑恶的一面,还有善良。小小的车厢,浓缩着这个城市,抢钱、偷钱、吵架甚至动手,开始我会惊讶、恐怕,但后来就变的漠然了。你无法控制这个世界,只能尽你所能使它减少一些丑恶,无愧于心就已足够—我正和大多数人变的一样,不由一阵战栗。偶尔听见有小朋友的声音“老奶奶,您坐吧”,一阵温暖。但这样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少了。我是坚持让坐的,我曾带着弟弟乘公交,也曾听年迈的外婆抱怨公交车上的人,外婆比较胖,一次乘公交,她实在受不了了,曾请求一位有座的小伙子给她让座,是的,是请求。我感到悲哀,为我们这个社会,为以尊老爱幼为传统的中华民族。 在公交车上,我可以去思考很多平时不敢也不愿意思考的问题,想到美英联军的虐俘事件,想到那一张张照片,想到爸妈的矛盾,想到我的考试成绩……坐上两个小时的公交车,看着车里车外的人事,似乎也有了面对的勇气。 17岁的生日是我一个人过的,爸妈他们去启东出海打鱼了。忽然觉得很难受,是想哭却又哭不出来的那种。坐在公交车上,感受着让你逃不掉的上下颠簸,才知道我所害怕的是长大,还有一年,我就要领身份证了,就是个大人了。我真的很害怕,我是下意识地拒绝长大的。我所有的衣服都是童装。我家里有成套的童话故事,我喜欢在睡前给弟弟讲那些经典童话故事的片段,“在冥冥之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对那位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中去了”,这些片断,我至今还能背出来。看着弟弟明亮的安静的眼,恍惚回到曾经的童年。我看到太多的成人间的有硝烟或没有硝烟的战争,看到了那些泯灭了人性的人和事,我害怕自己有一天被他们同化。或者,我已经被同化了?我不知道,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这也许就是一个蚕蜕变的过程,注定是痛苦的。 返回的时候,华灯初上,我看着窗外灯火如星辰,心情好了很多,反光镜里我看到开车的老师傅眼里的安详。也许,我应该对这个世界心怀希望,其实还有很多真、善、美的东西,不是么? 下车了,看着公交车渐渐远去。 前所未有的宁静。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小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可以根据材料中提示性的语言分析,明确自己要写的简单与复杂,然后理好思路写作即可。第二小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来写,明确记叙文文体特征,叙事完整,思路清晰即可。 点睛:本题是考查写作,审题时,首先要把握材料内容,注意审材料的整体性,综合考虑核心事件。明确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进行立意。写作时应以原材料为主,前后通过类比,相似、相关的名言、名人、名事、现实事件、生活(社会)中某种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

①请从《红楼梦》《呐喊》《红岩》中任选一部书,以“这部书让我如痴如迷”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150字,结合书中的人物、情节或细节,写出痴迷的状态。

②“摩拜单车”是一个新生事物,为很多人带来交通上的便捷,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车被扔到河里、被损坏、被偷、被卖等。

面对问题,项目创始人胡玮炜说:“只要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就可以。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会很难受。创业的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永远都是自己。就算这次失败了,那也是一项公益。”

你是如何看待“摩拜单车”这个新生事物的,请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不少于150字。

③《朗读者》的核心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人”就是展示生命。《朗读者》的朗读内容包罗万象: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诗词;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  

请你以“致朗读者”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携一本书游走

张炜      

我小时候,大概是刚能阅读一点文学作品的年纪,读过一本没有封皮的书。这本书严格讲只是一部残卷,因为前后都撕去了一部分,最前边一篇的题目只剩下三个稍大一点的字:“暴风雨……”所以我连这篇作品叫什么名字都不得而知,更不用说整本书的书名了。

这部残卷让我如痴如迷。它写了俄罗斯莽林,写了猎人和林中各色居民的生活,更写了无数的动物。这些处处洋溢着浓烈林野气息的文字,绵绵无尽的天籁,把我深深地笼罩和吸引了。

我当年也生活在林子里,那是海边的一处国营林场,林场又连接了几万亩滨海自然林和无边的荒野。书中景物与现实生活或可作比,我生活于其中的这片林野虽然远没有书中那么苍茫,但对我而言也足够浩大了。最为不同的是林子里活动的人和动物:身边的林子没有那么多凶猛的大型动物,也没有那么多出生入死的职业猎人,更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诱人的生活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世界上另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这些文字让我入迷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它讲述的传奇故事,它展示的生活内容。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一切绝非那样简单。这部残卷传递出的是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它难以言喻,这或可称之为一位苏俄作家所独有的生命气质与文学个性。如果仅仅是一则则曲折的故事,大概不会有那样的魔力。

因为它是一部残卷,作者是谁,书名为何,我一直不知道。

那是一个书籍奇缺的年代,能够遇到这样一沓好文字真是太幸运了。可我当时毕竟还读了许多其他的书,这其中也不乏经典,但最难忘最着迷的却是这样一部残卷。我的写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它的影响,比如我常常讲述林子里的故事,这也是我的少年经历;更有趣的是,我笔下的人物也常常要背一杆枪。的确,我当年也看到了很多猎人,并曾经跟着他们在林中蹿跑。林中生活和一些人的行迹让我如此难忘,当然是受到了那本残卷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深深地感激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十几岁的时候,我不得不离开海边林野,一个人在半岛地区游荡。我有一个背囊,里面装的全是自己的必需品,这当中永远有着这本残卷,外加我写成的一沓沓稚嫩的文字。

由于太喜欢这本书了,我曾不止一次将它借给旅途上的文学朋友。我希望他们也像我一样喜欢,我们能够一起分享这道精神与文学的盛宴。这是怎样愉快的时刻。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那是多么难忘的日子。

万分可惜的是,有一次远行,我把这本书遗在了一位朋友那儿,归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生活匆促多艰,我当时站在路边,觉得两手空空,一贫如洗。后来许多年,我都尝试着寻找这部书,但一直没能如愿。

就这样,我失去了它。

我牢牢地记住了书的内容。我经常想念它,如同想念一位儿时的挚友。

我去城市上学,然后到了更大的城市工作。我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并且写出了上千万字。不一定什么时候,我会突然想到这部残卷。在深夜,偶有失眠时,我会想起它。

不难想象,我仍然没有终止寻找,还在一次次做着努力。问题是我弄不清这部残卷的书名与作者。转过了多少图书馆,长时间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目前。这真的是太难了。我差不多不再抱有那个希望了。

互联网时代来临了。我可以在网上搜索。但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这道难题并不好解。

一个好朋友听我说过这部残卷。他不仅是一个极为认真仔细的人,而且精于网事。某一天,在我完全没有预料、没有指望的情势之下,他竟然发来了一则短信,上面报告了一个喜讯。我一开始不敢相信,电话里交谈了一会儿,详细说到了一些内容,让我心里一阵滚烫。我们笃信不疑:是的,是它,这一回真的找到了。

找到了少年之梦、儿时挚友,一个曾经伴我游走四方的挚友……这一夜差点失眠。

朋友迅速将从旧书网上求购的仅存的几本书寄给了我。五成新。中短篇小说集。书名:《猎人的故事》。作者:阿拉米列夫。首篇:中篇小说《暴风雨前》。它出版于1957年的作家出版社。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黑白照片,让我久久端详——有些瘦削的长脸膛,深邃的目光。

从作者简介中得知,他生于1897年,仅仅活了57岁。                                        

                                                (取材于《一本深刻影响我的书》)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得而知:不能得到任何信息

B. 笼罩:带入情境

C. 盛宴:美好感受

D. 一贫如洗:物质极其贫乏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开篇描述这部残卷残损的情况,为后文寻找书的艰难做铺垫,同时强调这部残卷对他的重要性。

B. 作者在书籍奇缺的年代也读过不少经典,但最着迷的还是这部残卷,用夸张手法突出其内容的精彩。

C. 十几岁的时候,作者外出游荡,仍无时无刻不带着这部残卷,因为它是作者面临困境时的精神支柱。

D. 作者求学、工作到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几十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部残卷的想念与日俱增。

3.结合全文,请说说长期以来,“我”为什么深深感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4.本文题目是《携一本书游走》,可后半部分主要写作者想念、寻找这部残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章第四段划横线的语句。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6.作者说“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作者那时认为“林野和文学”不可分离,请你从《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任一部书中,也找到一组这样的关系,并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  咏梅月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注】①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被劾罢官闲居已整整七年,此年冬,志同道合的好友陈亮远道来访,二人共商恢复中原、抗击金军的大计,分别后又互相诗词唱和。②僝僽(chán zhòu):摧残。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用拟人手法写梅,“相思”是此词的意脉,“相思”不得,故写梦。

B. “水边”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主要写月。

C. “小窗”句写月光明亮,窗前如同白昼,使人联想到窗内之人辗转难眠。

D. “清入”句词人伴着清辉幽芳入梦,“清”指月之清辉,亦指梅之清香。

2.本词写月,却不道半个“月”字,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下列《红楼梦》中,香菱所写《咏月》诗句,也采用这种写法的一项是

A.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B.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C.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D.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3.《红楼梦》中有不少与梅有关的情节,下列的“她”与情节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她)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妙玉

B. 贾母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她)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薛宝琴

C. 果见(她)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林黛玉

D. (她)摇了一摇,掣出一根来一看,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李纨

4.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这首词是怎样体现刘熙载这个观点的,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5.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古人常以花入诗寄寓自己的情感。晋陶渊明独爱菊,《归去来兮辞》中“             ,松菊犹存”,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陆游《钗头凤》中“桃花落,闲池阁。            

            ”,用桃花象征美好春光或伊人华年;而杨花则给人以飘零之感,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到:“杨花落尽子规啼,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讲武事。濂时奉诏扈从。十有二月戊午,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亭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而西可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语,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垩殆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是日天阴,雪花翩翩飘,伯靖亟倡曰:“雪作矣,不还将何为?”濂游兴方浓,掉头去弗顾。历石径一里所,至回马岭。伯友追而至,伯清继之。伯友曰:“二客足力弱,不能从矣。”二客,伯贤,伯恭也。

蛇行磬折黄茅白苇间,莽不知之,幸有宋熙宁舍利塔遗址累累,径行无疑。其路若,又复轩豁,峰回路转,盖九锁而至开化禅寺。寺院在琅琊山最深处,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处。

寺僧绍宁为饭。饭已,引观庶子泉。泉出山罅中,乃唐李幼卿所发,李阳冰所篆铭。铭已亡,张亿书三字碑亦断裂,卧泉下。石崖上多诸儒题名,自皇祐、淳熙以来皆有之。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自幼卿博求胜迹,凿石引泉以为溪,作禅室、琴台,后人颇继风,山中之亭几二十所。今荆榛弥望,虽遗迹亦无从求之,可叹哉!

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慨?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第处于偏州下邑,无名胜士若幼卿者黼黻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且幼卿固能使琅琊闻于一方,自非欧阳公之文,安足以达于天下?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念元季绎骚,窜伏荒土,朝不能谋夕,今得以厕迹朝班,出陪帝子巡幸,而琅琊之胜遂获穷探,岂非圣德广被,廓清海寓之所致邪!是宜播之声歌,以侈上赐游观云乎哉。

                                          (取材于明代宋濂《游琅琊山记》,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滁州驿                次:临时驻扎

B. 毛发                鉴:照

C. 其路若穷                穷:荒僻

D. 寺僧绍宁为饭          具:准备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沿道校猎,讲武事      ②第处于偏州下邑

B. ①濂闻语                 ②后人颇继

C. ①过平皋约三里           ②莽不知

D. 怅然者久之             ②兵后焚炼垩殆尽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欧阳公修所发

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

B. 惜乎山皆童

可惜,山都太小

C. 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

世间像琅琊山这样奇丽的山川哪能限量

D. 念元季绎骚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交代出游原因及时间,作者随皇上、太子及诸王外出,路过滁州游琅琊山。

B. 作者看到山下的紫微泉、丰乐亭、醒心亭、天宁寺等景点现在都已成为废墟。

C. 六一泉在醉翁亭旁边,流出的泉水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一样“水尤清冽”。

D. 作者感慨琅琊山因李幼卿、欧阳修得以闻达天下,结尾感念并宣扬皇上的圣德。

5.将文中划波浪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

6.宋濂笔下的琅琊之景与《阿房宫赋》中曾经“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可怜焦土”的景象相同,面对同样的景象,两位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材料三

书法班第一堂课,老师讲的就是如何执笔。老师端坐桌前,以拇指和食指第一节分别贴住笔杆的内外两侧,将笔捉住,中指一二节弯曲处勾住笔杆外侧,无名指的指甲根则由内向外格住笔杆的右外侧,同时小指紧贴无名指提供外力。五个手指,各有分工,使得笔杆垂直于纸面,这就是五指执笔法。

相传,五指执笔法是王羲之传下来的,但此说谬误已极。南宋人梁楷《王右军书扇图》绘制了王羲之为老媪书扇的故事,图中笔杆向右上方倾斜,与现代人习见的五指执笔法的竖直状迥异,却是三指单钩。

    何谓三指单钩?原来,历史上出现过的执笔法,以手指参与执笔的数量计,有二指、三指、五指之分;位于笔管外侧起勾挽作用,若只有食指,就称单钩,若同时有食指和中指,则是双钩。所谓的五指执笔法,就是五指双钩。

    三指单钩法,也称为三指斜执法,自秦汉至唐代,长久被人们行用。在唐宋以后,五指法渐渐兴起和普及,但三指法作为一种古法并未完全被舍弃不用。黄庭坚曾自述:“凡学字,先当双钩,用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左右。”

    唐王维的《伏生授经图》描绘汉文帝时伏生传授经典的故事。图中,伏生双腿盘曲坐于席上,双肘伏在仅可及腰的几案上。右手握一轴展开的纸卷,左手则在卷上指点。但是仔细考究人物的服饰、坐姿、家具、纸卷等,和现在可见汉代画像石中的汉代形象颇为不符。尤其是纸卷,汉代的书写材料仍以简牍为主,纸张大规模取代简牍是西晋以后的事情。其实,王维绘图,是将唐代的风貌掺杂以一定的想象“穿越”到了汉代。伏案的坐姿,恰表明时人的书写姿势正处于一个渐变的时期,而执笔法的演变,正和书写姿势与家具形制有着莫大的关联。

    秦汉之时,先民的起居方式以跪坐为主,正所谓“席地而坐”。一种类似于马扎的坐具——胡床——虽然早在张骞通西域后就传入中原,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垂足坐于胡床被视为是不合礼仪的姿势。直到唐代,高足坐具,如椅子,才渐渐普及开来。而高足桌子的出现,更是滞后于高足坐具数百年,到宋代才与其配套使用。很难想象没有桌子古人如何写字。

因无家具承托,臂腕皆悬空。以毛笔写字,本质上是毫端的笔锋在书写材料上做出绞转、平动、提按等动作。左手持卷,书卷倾斜,自然而然,右手之笔也当斜执,以垂直于纸卷。如此,三指单钩法是最恰当的方式。北齐杨子华所画的《校书图》中,几位学者左手持纸内卷成轴,向右伸展出一截纸面,而卷紧的纸轴为书写提供了支撑。有学者将这种姿势称为“握卷写”。

唐代以后,因高足桌案的产生和普及,纸张平铺于书案已是平常,为使毛笔垂直于纸面,肇始于唐代的五指双钩法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行用,并逐渐取代了三指法成为主流。与“握卷写”相对,学者对此命名为“伏纸写”。虽然苏轼仍坚持以三指单钩执笔,但因为笔锋侧卧书写,不免被一些人批评其字“‘戈’多成病笔,又腕着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可以说,三指法造就了苏轼书法独特的艺术风格。

                                          (取材于《书写的千古难题》,有删节)

1.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与执笔法的演变,关联最大的一项是

A. 笔杆垂直纸面    B. 纸张取代简牍    C. 胡床的引入    D. 高足桌案普及

2.根据“材料三”,下列最可能采用“五指双钩法”书写的人,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    B. 司马迁    C. 陶渊明    D. 陆游

3.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苏黄二人书法风格迥异的“密码”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