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讲武事。濂时奉诏扈从。十有二月戊午,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亭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而西可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语,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垩殆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是日天阴,雪花翩翩飘,伯靖亟倡曰:“雪作矣,不还将何为?”濂游兴方浓,掉头去弗顾。历石径一里所,至回马岭。伯友追而至,伯清继之。伯友曰:“二客足力弱,不能从矣。”二客,伯贤,伯恭也。

蛇行磬折黄茅白苇间,莽不知之,幸有宋熙宁舍利塔遗址累累,径行无疑。其路若,又复轩豁,峰回路转,盖九锁而至开化禅寺。寺院在琅琊山最深处,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处。

寺僧绍宁为饭。饭已,引观庶子泉。泉出山罅中,乃唐李幼卿所发,李阳冰所篆铭。铭已亡,张亿书三字碑亦断裂,卧泉下。石崖上多诸儒题名,自皇祐、淳熙以来皆有之。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自幼卿博求胜迹,凿石引泉以为溪,作禅室、琴台,后人颇继风,山中之亭几二十所。今荆榛弥望,虽遗迹亦无从求之,可叹哉!

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慨?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第处于偏州下邑,无名胜士若幼卿者黼黻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且幼卿固能使琅琊闻于一方,自非欧阳公之文,安足以达于天下?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念元季绎骚,窜伏荒土,朝不能谋夕,今得以厕迹朝班,出陪帝子巡幸,而琅琊之胜遂获穷探,岂非圣德广被,廓清海寓之所致邪!是宜播之声歌,以侈上赐游观云乎哉。

                                          (取材于明代宋濂《游琅琊山记》,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滁州驿                次:临时驻扎

B. 毛发                鉴:照

C. 其路若穷                穷:荒僻

D. 寺僧绍宁为饭          具:准备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沿道校猎,讲武事      ②第处于偏州下邑

B. ①濂闻语                 ②后人颇继

C. ①过平皋约三里           ②莽不知

D. 怅然者久之             ②兵后焚炼垩殆尽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欧阳公修所发

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

B. 惜乎山皆童

可惜,山都太小

C. 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

世间像琅琊山这样奇丽的山川哪能限量

D. 念元季绎骚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交代出游原因及时间,作者随皇上、太子及诸王外出,路过滁州游琅琊山。

B. 作者看到山下的紫微泉、丰乐亭、醒心亭、天宁寺等景点现在都已成为废墟。

C. 六一泉在醉翁亭旁边,流出的泉水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一样“水尤清冽”。

D. 作者感慨琅琊山因李幼卿、欧阳修得以闻达天下,结尾感念并宣扬皇上的圣德。

5.将文中划波浪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

6.宋濂笔下的琅琊之景与《阿房宫赋》中曾经“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可怜焦土”的景象相同,面对同样的景象,两位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1.C 2.B 3.B 4.D 5.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是隶书有的是楷书,有的可以辨识有的不可辨识,东西两边的山上,到处都是这样,不仅这一处泉水是这样。 6.相同点:面对古今兴衰变化的惆怅、叹息 不同点:宋文①认为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不值得感慨 ②感慨琅琊山际遇奇特 杜文①批判秦王纷奢极欲导致亡国 ②讽谏当朝统治者 【解析】【《游琅琊山记》】 作者:宋濂 朝代:明代 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属于课本内容中的人物传记阅读,难度不大,其中几个试题考查到了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对文段的理解与翻译,只要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并理解运用即可。 1.试题分析:C项“穷”应是“穷尽”的意思。 2.试题分析:B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A项“以”①连词,来②介词,因为;C项“所”①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左右②介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D项“为”①介词,替、为②动词,成为。 3.试题分析:B项“山都太小”错误,应译为:可惜山都光秃秃的。 4.试题分析:A项错误,出游的没有皇上; B项“作者看到山下”错误,应是听人说的。C项 “水尤清冽”错误,六一泉的水是温的。 5.试题分析: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本题中的关键字为“或”“在在”“然”“特”等。 点睛:文言文翻译关键字的判断尤为重要,主要抓住其中的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方面考虑,还要注意与所学课文内容联系,做到知识迁移。 6.试题分析: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阿房宫赋》是用来借古讽今的文章,因此二者所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本文可以抓住“为怅然者久之”“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慨?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等内容分析;《阿房宫赋》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分析。最后分点概括,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大明洪武八年(1375年),皇上(朱元璋)认为太子和诸位王子长时间呆在宫中,没有激发精神成长的方法(精力无法发泄),就命令他们向西到中都(凤阳)去,沿着道路围猎,来练习武术兵法。我当时奉命随行。十二月戊午日,仪伏队伍临时在滁州驿驻扎,我请求游览琅琊山,皇太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就约了四位长史一同前往。 从滁州驿向西南出发,经过平皋后大约三里左右,远远望见丰山连绵雄伟,超出琅琊诸峰。当地人指着说:山下有深幽的山谷,地形低洼,四面都是山,中间有一处紫微泉,是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紫微泉往上十多步就是丰乐亭,丰乐亭往东几百步就是醒心亭。从醒心亭拐弯向西就可以进入天宁寺。现在全都废弃了,只有苍凉的烟雾荒草罢了。我听了他的话,为此惆怅了许久。 又向西走了大约三里左右,有泉水从两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几条水道,叫做让泉。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够照见人的头发。靠着岸边有一个亭子叫“渐入佳境”,现在已经废弃了,只剩下四个大大的字在崖石上刻着。沿着溪流经过薛老桥,就到了醉翁亭。醉翁亭早就荒废了,名人石刻非常多,但是战乱后焚烧成了白土,几乎没有了。醉翁亭后的四贤堂,也废弃了。醉翁亭旁边有一处玻璃泉,又叫做六一泉,有一根石栏杆压在上面,石栏杆下还压着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中间有一个小孔让泉水通过,直径大约五六寸,用手捧水喝,温的。 那一天天阴沉沉的,当雪花翩翩飘起的时候,伯靖急切地对我们说:“雪下起来了,不回去还要干什么呢?”我游赏的兴致正浓,掉头离开,根本不在乎(飘飞的雪花)。又在石头小路上走了一里左右,就到了回马岭。这时,伯友追上来了,伯清跟着他(也追上来了)。伯友说:“那两个人脚力弱,没有能力跟上来了啊!”那两个人,是伯贤和伯恭。 我们在黄色的茅草堆和白色的芦苇丛中曲曲折折地走着,四野苍茫不知去往何处,幸好还有宋朝熙宁年间修建的舍利塔的遗迹不时出现,让我们沿着路走,不再疑惑。那路一时好像到了尽头,一时又开阔起来,峰回路转,经历了许多次这样无路可走,才到达开化禅寺。寺院在琅琊山的最深处,可惜,山都光秃秃的,没有“蔚然深秀”的地方。 开化禅寺的和尚绍宁为我们准备了一顿饭。吃完饭,他又带着我们游览了庶子泉。庶子泉从山缝中流出,是唐朝李幼卿挖掘的,李阳冰题写过篆铭的。李阳冰题写的篆铭已经不见了,张亿所写的三字碑也断裂了,倒卧在泉水下面。石崖上有许多儒生的题名,从皇祐、淳熙以来各个年号都有。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是隶书有的是楷书,有的可以辨识有的不可辨识,东西两边的山上,到处都是,不仅这一处泉水这里是这样。自从李幼卿广泛地寻求美景,凿开石头引来泉水形成溪流,修建禅室、琴台,后人很好地继承了这种风气,山中的亭子大概有二十处左右。现在满眼都是野生的荆棘榛树,即便是遗迹也没有地方去寻找了,可叹啊! 亭台的修建与废弃都是正常的事物发展规律,哪里值得感慨?值得感慨的是:世间像琅琊山这样奇丽的山川哪能限量?只是因为处于偏僻卑下的州邑,没有像李幼卿这样著名的人士来修整它,所以名声才被隐匿,没有人知道罢了。况且李幼卿固然能够让琅琊山闻名一方,如果没有欧阳修的文章,哪里能够让琅琊山全天下闻名?有人说文章辞令和世事没有关系,果真是定论吗?想到元朝末年战乱连绵,我每天都在荒凉的土地上逃窜躲藏,朝不虑夕,现在能够在朝堂上容身,陪皇子出巡,从而得到彻底探访琅琊胜景的机会,难道不是圣主恩德广施,廓清了世界才实现的吗?这应该用歌曲文章来传播,从而宣扬皇上赐给我们旅游观赏美景的圣德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三

书法班第一堂课,老师讲的就是如何执笔。老师端坐桌前,以拇指和食指第一节分别贴住笔杆的内外两侧,将笔捉住,中指一二节弯曲处勾住笔杆外侧,无名指的指甲根则由内向外格住笔杆的右外侧,同时小指紧贴无名指提供外力。五个手指,各有分工,使得笔杆垂直于纸面,这就是五指执笔法。

相传,五指执笔法是王羲之传下来的,但此说谬误已极。南宋人梁楷《王右军书扇图》绘制了王羲之为老媪书扇的故事,图中笔杆向右上方倾斜,与现代人习见的五指执笔法的竖直状迥异,却是三指单钩。

    何谓三指单钩?原来,历史上出现过的执笔法,以手指参与执笔的数量计,有二指、三指、五指之分;位于笔管外侧起勾挽作用,若只有食指,就称单钩,若同时有食指和中指,则是双钩。所谓的五指执笔法,就是五指双钩。

    三指单钩法,也称为三指斜执法,自秦汉至唐代,长久被人们行用。在唐宋以后,五指法渐渐兴起和普及,但三指法作为一种古法并未完全被舍弃不用。黄庭坚曾自述:“凡学字,先当双钩,用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左右。”

    唐王维的《伏生授经图》描绘汉文帝时伏生传授经典的故事。图中,伏生双腿盘曲坐于席上,双肘伏在仅可及腰的几案上。右手握一轴展开的纸卷,左手则在卷上指点。但是仔细考究人物的服饰、坐姿、家具、纸卷等,和现在可见汉代画像石中的汉代形象颇为不符。尤其是纸卷,汉代的书写材料仍以简牍为主,纸张大规模取代简牍是西晋以后的事情。其实,王维绘图,是将唐代的风貌掺杂以一定的想象“穿越”到了汉代。伏案的坐姿,恰表明时人的书写姿势正处于一个渐变的时期,而执笔法的演变,正和书写姿势与家具形制有着莫大的关联。

    秦汉之时,先民的起居方式以跪坐为主,正所谓“席地而坐”。一种类似于马扎的坐具——胡床——虽然早在张骞通西域后就传入中原,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垂足坐于胡床被视为是不合礼仪的姿势。直到唐代,高足坐具,如椅子,才渐渐普及开来。而高足桌子的出现,更是滞后于高足坐具数百年,到宋代才与其配套使用。很难想象没有桌子古人如何写字。

因无家具承托,臂腕皆悬空。以毛笔写字,本质上是毫端的笔锋在书写材料上做出绞转、平动、提按等动作。左手持卷,书卷倾斜,自然而然,右手之笔也当斜执,以垂直于纸卷。如此,三指单钩法是最恰当的方式。北齐杨子华所画的《校书图》中,几位学者左手持纸内卷成轴,向右伸展出一截纸面,而卷紧的纸轴为书写提供了支撑。有学者将这种姿势称为“握卷写”。

唐代以后,因高足桌案的产生和普及,纸张平铺于书案已是平常,为使毛笔垂直于纸面,肇始于唐代的五指双钩法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行用,并逐渐取代了三指法成为主流。与“握卷写”相对,学者对此命名为“伏纸写”。虽然苏轼仍坚持以三指单钩执笔,但因为笔锋侧卧书写,不免被一些人批评其字“‘戈’多成病笔,又腕着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可以说,三指法造就了苏轼书法独特的艺术风格。

                                          (取材于《书写的千古难题》,有删节)

1.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与执笔法的演变,关联最大的一项是

A. 笔杆垂直纸面    B. 纸张取代简牍    C. 胡床的引入    D. 高足桌案普及

2.根据“材料三”,下列最可能采用“五指双钩法”书写的人,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    B. 司马迁    C. 陶渊明    D. 陆游

3.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苏黄二人书法风格迥异的“密码”是什么。

 

查看答案

材料二

   文房四宝,毛笔当属最重要的一项。各色毛笔中,湖笔有笔中之冠的美誉。湖州在长达几个世纪内都是全国的制笔中心,而在湖州之前,这个身份属于宣城。相传,秦始皇时蒙恬南伐楚国,在中山取得优质兔毛,纳颖于管,世称蒙恬造笔。唐代韩愈为此写《毛颖传》,据学者考证,此中山是宣州之中山,于是宣笔的起源显得“其来有自”了。

1954年湖南长沙左公山发现一座战国楚墓,墓内出土一支毛笔,装于一根细长的竹筒内,笔杆长18.5厘米,杆径0.4厘米,竹质。笔头长2.5厘米,以兔毛制成毫,用细线缠绕在笔端周边,并以髹漆固定。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因而号称“天下第一笔”。   

此时的毛笔极为细长,实是为了方便。1972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一支汉代“白马作”毛笔,其杆尾削尖,如同一根簪子。插笔于冠,以备书写,故名“簪笔”。又插笔于耳际,或称“珥笔”,《汉书》中就有“簪笔持牍趋谒”的描述。

    两晋之后,毛笔渐粗,至唐为盛。日本正仓院犹存十数支唐笔,虽然长度上仍和秦汉相仿,但杆径已经暴增到2厘米左右。这种毛笔有一个专名,叫鸡距笔,做法和前代也大有不同,乃是由麻纸缠绕笔毫而成。比起前代和今天的毛笔,鸡距笔毋宁说近似于硬笔了。这种发展有利有弊,白居易作《鸡距笔赋》赞颂之,而柳公权则批评其“出锋太短、伤于劲硬”。

    发展至宋代,毛笔形制再次发生改变。黄庭坚曾在《跋东坡论笔》云:东坡平生喜用宣城诸葛家笔。诸葛氏是制笔世家,以善做三副笔出名。所谓三副笔,由笔心、副毫和披毫三部分构成,以笔心加副毫束成笔柱,再在外层加以副毫为披。但另一种“无心散卓笔”更加兴盛,并绵延至今。散者,散扎毛料;卓者,毫锋高长。较前者的特点便是蓄墨量大大增加,笔锋没有束缚而更能挥洒自如。宋代正处于笔制交替的时代,书法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毛笔。东坡好旧,笔锋短且健;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尚新,锋长而带柔。这直接影响了二人的书法风格。

1.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毛笔”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考古证明我国的第一支毛笔发明于战国时期。

B. 汉代毛笔为方便,沿袭前代笔头细长的特点。

C. 两晋至唐笔杆渐粗,唐“鸡距笔”暴增5倍。

D. 宋代毛笔与前代最大不同是笔头形制的变化。

2.下列“材料一”“材料二”出现的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跋”与“序”相对,是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

B.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来自“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C. “文房四宝”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指笔、墨、纸、砚。

D. 白居易,唐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宋代的戎州,治所位于僰道县,金沙江和岷江于此汇合。一日,被贬至此的黄庭坚泛舟江上,思索起困扰他已久的书法难题。虽然,在这之前的元佑年间,黄庭坚的书法已经风靡天下,尤其是那伸展不羁的捺脚,被时人称为“元佑脚”。但在他看来,这还远远不够,笔画间的那股“痴钝”之意,凝于眉头,郁于心头。如何将其抹去而更为【甲】?这是黄庭坚冥思已久的问题。于是某个闲暇之日,他出现在僰道江上的一叶扁舟内,他斜靠在船中,以指为笔,以空气为媒,模拟着笔势的运行。苦思中,只见船工那荡桨的动作,一推一挽之间协调自然、天然成趣,——这岂非与书法笔势隐隐暗合?刹那,如武陵人入桃花源,豁然开朗。在《山谷题跋》卷九《跋唐道人编余草稿》中,黄庭坚自谓:“于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得用笔。”长年,就是当地人对船工的称谓。

    于江上扁舟悟“道”并不是黄庭坚的专利,同时代的苏轼泛舟赤壁而作《赤壁赋》,早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二人既在文学史上号称“苏黄”,又在书法上与“米蔡”并列为宋四家,宋人曾敏行所著《独醒杂志》中记载:苏轼说,鲁直(黄庭坚的字)字虽然清劲,但笔势有时太瘦,好似“树梢挂蛇”。黄庭坚【乙】,您的字我固然不敢轻易评论,但偶尔觉得有些褊浅,颇像“石压蛤蟆”。

    苏轼传世名作《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苏书字体横扁,左低右高,如被石头压住而呈斜翘姿态,落入蛤蟆体之讥真是“恰当”极了。同张书卷后有黄庭坚的跋语,且看其字,横长不羁,奇崛伸展,以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的论说,树梢挂蛇的评价也是“理固宜然”。

    书法家风格各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书法“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而与之并列的欧阳询则“森森焉若武库矛戟”。但苏黄二人如此突兀的差异中间,却又隐藏着一些“密码”。

1.根据“材料一”,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巧夺天工   反唇相讥    B. 浑然自成   反唇相讥

C. 浑然自成   自我解嘲    D. 巧夺天工   自我解嘲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黄庭坚书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佑脚”是黄庭坚所创,在宋代被人们竞相效仿。

B. 笔画间“痴钝”之意的抹去,灵感来自荡桨的长年。

C. 其书法风格独特,时人无法超越,被列为“宋四家”。

D. 其字横长不羁,奇崛伸展,被苏轼说是“树梢挂蛇”。

3.下面是苏轼《寒食帖》书法作品(局部),你是否同意黄庭坚评其字为“石压蛤蟆”的观点?

4.江上扁舟悟“道”不是黄庭坚的专利,苏轼泛舟赤壁而作《赤壁赋》,借客之口感慨“                 ”之人生短暂。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

也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校训:大学的文化符号      孙邦华

校训,如同现代大学一样,是近代从西方引入中国的,有研究者认为上海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为近代中国最早明定校训 “光与真理”的大学,民国时期诞生的各类大学大都仿而效之,确立校训。

中国大学的校训既然受西方校训的影响而产生,因而存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和属性,且不说民国时期的新教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等,要么直接借鉴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校训的内容与形式,要么思想源于《圣经》,更重要的是中西方大学的校训都具有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性、导向性,把校训悬于校门、礼堂等重要位置,甚至标识在校徽之中。从内容上看,中西大学校训可划分为“为学”、“为人”、“为人”与“为学”相结合等三大类。

以“为学”为主旨,是指大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真理的不懈追求为办学的主要目的。对于这类大学的校训,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大学有:英国剑桥大学的校训为 “此乃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这类有代表性的中国大学校训有:民国时期的新教大学齐鲁大学的校训是“尔将识真理,真理必释尔”。

所谓以“为人”为主旨,是指大学主要强调对学生的塑造以道德为本,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勇敢气质和服务精神的人。这类大学校训,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大学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训是“法无德不立”,美国著名军事院校西点军校的校训是为“职责,荣誉,国家”。中国大学的这类校训以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较为普遍,如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校长唐文治于1910年确定“勤、俭、敬、信”为校训,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经确立一个字的校训“诚”,后来发展成为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后,把校训相继改为“止于至善”与“诚、朴、雄、伟”。

所谓“为学”与“为人”相结合,是指大学强调求知求真与人格完善兼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相比而言,西方的大学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大多从“为学”或“为人”中一个方面确立校训,个别大学校训是“为学”与“为人”的结合型,譬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校训为 “知识,智慧,人性”,清华大学自1914年起确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近年来中国的大学在确立校训的大潮中,绝大多数校训都是“为学”与“为人”的结合型。譬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中西方大学的校训,尽管在内容上大致都可划分三种类型,但是也还是有一些本质差异。西方历史名校的校训思想内容大都来源于基督宗教的经典《圣经》,如美国的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一部分出自古希腊罗马先贤、诗人的话语或诗句,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中国的大学校训,在民国时期,一般来自《大学》《中庸》等儒学经典和史书。同样在讲“为人”,西方的大学非常强调博爱、自由、服务,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为 “愿自由之风劲吹”,中国的大学主要强调诚朴勇爱等道德修养。同样在讲“为学”,西方的大学强调在上帝的灵光中去探索真理,牛津大学的校训为“上帝乃知识之神”,中国的大学则强调勤笃、敬业等儒学传统。

大学校训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中西方大学在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上是共性与个性(特色)兼具的,共性与个性都植根于赖以生存的文化之中。现代大学在造就具有高深知识和高尚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之时,离不开超越东西方的人类共同的知识、思想,也不能忽视民族文化资源和传统。一定的文化形成一定的校训,大学校训则是体现人类共性和民族特性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必然渗透到每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传统、管理制度、学科建设、师生群体等各个方面,并转化为对育人的整个活动之中。

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2.文章的第六小节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中西方大学校训的差异性,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