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邦奇,字汝节,朝邑人。父绍宗,福建副使。邦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邦奇,字汝节,朝邑人。父绍宗,福建副使。邦奇登正德三年进士,吏部主事,进员外部。六年冬,京师地震,上陈时政阙失。忤旨,不报。会给事中孙祯等劾臣人僚不职者,并及邦奇。吏部已议留,帝竟以前疏故,黜为平阳通判。迁浙江会事,辖杭、严二府。宁王宸濠令内竖假饭僧,聚千人于杭州天竺寺,邦奇立散遣之。其仪宾托进贡假道衢州,邦奇诘之曰:“入贡当沿江下,奚自假道?归语王,韩佥事不可诳也。”时中官在浙者凡四人,王堂为镇守,晁进督织造,崔珏主市舶,张玉管营造。爪牙四出,民不聊生。邦奇疏请禁止,又数裁抑堂。邦奇闵中官采富阳荼鱼为民害,作歌哀之。堂遂奏邦奇沮格上供,作歌怨谤,帝怒,逮至京,下诏狱。廷臣论救,皆不听,斥为民。嘉靖七年,起山东副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后入佐院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至山西,为政严肃,有司供具悉不纳,间日出俸米易肉一斤。居四年,引疾归。斋中中外交荐,以故官起督河道。迁刑都右侍郎,改吏部。拜南京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致仕归。三十四年,陕西地大震,邦奇陨焉。赠太子少保,谥恭简。邦奇尝庐居,病岁余不能起。其弟邦靖药必分尝,食饮皆手进。后帮靖病亟,邦奇日夜持弟泣,不解衣者三月。及殁,衰蔬食,终丧弗懈。乡人为立“孝弟碑”。

(节选自《明史·韩邦奇传》)

【注】①正德二年(1507年),宁王朱宸濠贿赂太监,密谋起兵。②内竖,指宦官。③仪宾: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B. 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C. 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D. 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有任命官职的意思,例如“除臣洗马”,在文言中与“迁”“拜”“授”等意思相同。

B. 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

C. 刑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审定法律,复核刑名案件等职事,其长官称为刑部尚书。

D. 庐居也称“庐墓”,指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在其墓旁搭盖小屋居住服丧的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韩邦奇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京师发生地震之后,邦奇上书指出了当时政治上的弊端,违背武宗的心意,没有得到回复,后来还因此遭到贬黜。

B. 韩邦奇恪尽职守,遇事明察秋毫。他任浙江佥事时,识破宁王奸计,遣散了聚焦在杭州天竺寺的假和尚,严词拒绝了其女婿假托进贡借道衢州的请求。

C. 韩邦奇为民请命,同情关心百姓。王堂等四名宦官的爪牙四处搜刮,弄得民不聊生,韩邦奇上书请求加以禁止,并作诗表达对宦官为害百姓的忧虑和感伤。

D. 韩邦奇孝悌为重,兄弟感情深厚。他因“庐居”而病一年多,得弟弟周到照顾;后弟弟病重,他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三个月,弟弟死后,他穿丧服,吃素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给事中孙祯等劾臣僚不职者,并及邦奇。

(2)至山西,为政严肃,有司供具悉不纳,间日出俸米易肉一斤。

 

1.C 2.A 3.B 4.(1)恰逢给事中孙祯等弹劾不称职的群臣,一并涉及到韩邦奇。(重点词语“会”“劾”)(2)韩邦奇到山西后,处理政务严谨而有法度,部门的官员给他提供的用品他都不接受,他自己每隔一天拿出禄米换一斤肉。(重点词语“严肃”“间日”“易”) 【解析】选自《明史》 作者:张廷玉 朝代:清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原文正确断句,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A项,表述错误,“迁”指官职的变动。 点睛:文言文中表官职升降的词语 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除:任命,授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二: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黜:废掉官职。 免:罢免。 夺:削除。 三: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擢:在原官上提拔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迁:一般指提升 四: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贬:降职 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 五: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徒:一般的调动官职 调:变换官职 转:调动官职 补:补充空缺官职 改:改任官职 出:京官外调 六: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 3.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B项,表述错误,由原文“虎迁浙江会事,辖杭、严二府。宁王宸濠令内竖假饭僧,聚千人于杭州天竺寺,邦奇立散遣之。其仪宾托进贡假道衢州,邦奇诘之曰:‘入贡当沿江下,奚自假道?归语王,韩佥事不可诳也。’”可以推测。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4.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重点词语“会”“劾”;(2)重点词语“严肃”“间日”“易”。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参考译文: 韩邦奇, 字汝节,陕西朝邑人。父亲韩绍宗,曾做过福建副使。韩邦奇考中正德三年进士,被任命为吏部主事,后晋升为员外郎。正德六年冬天,京师发生地震,韩邦奇上书指出当时政治的过失。违背皇帝的心意,皇帝未予答复。恰逢给事中孙祯等弹劾不称职的群臣,一并涉及到韩邦奇。吏部已经商量决定继续留任,皇帝最终因为之前那篇奏疏的原因,把他贬为平阳通判。后来升为浙江佥事,管理杭、严二府的事务。宁王朱宸濠派遣宦官假装给和尚施舍粥饭,在杭州天竺 寺聚集了上千人,韩邦奇立即遣散了他们。朱宸濠的女婿假托进贡要从衢州借道,韩邦奇质问说:“到京城上贡应当沿江而下,为什么要从此处借道?你回去告诉宁王,我韩佥事是不可欺骗的。”当时在浙江的宦官共四个人,王堂当镇守,晁进管织造,崔珤管市舶,张玉管建筑。他们的爪牙四处搜刮,百姓都无法生活下去了。韩邦奇上书请求对他们加以禁止,又多次遏制王堂。韩邦奇忧虑宦官采办富阳的茶鱼为 害百姓,写了一首诗歌表示感伤。王堂于是上书说韩邦奇阻止对皇上的供给,写诗歌埋怨、诽谤。皇帝大怒,把韩邦奇逮到京城,关进了钦犯监狱。朝中大臣上书挽救,皇帝都不允许,最后韩邦奇被罢官为民。嘉靖七年,韩邦奇被起任为山东副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查安抚宣府。入朝协助管理督察院的事务,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查安抚辽东。当时辽阳发生兵变,侍郎黄宗明说韩邦奇一向很有声望,请给他见机行事的权力,让他迅速前往平定事变。世宗当时一味采取姑息政策,没 有答应,而是让韩邦奇与山西巡抚任洛做了对调。韩邦奇到山西后,处理政务严谨而有法度,部门的官员给他提供的用品他都不接受,他自己每隔一天拿出禄米换一斤肉。他在山西当了四年巡抚,后告病回乡。居家期间,朝廷内外不断有人推荐,他又以原有官职出来主管河道事务。后来升任刑部右侍郎,又改当吏部左侍郎。后被任命为南京右都御史,提升为兵部尚书,参与朝廷的军政大事。最后退休回家。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发生大地震,韩邦奇在地震中丧了生。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恭简。韩邦奇曾经住在墓旁结庐服丧,病了一年多不能起床。他的弟弟韩邦靖送药一定亲自尝过,饮食都是亲手奉送。后来韩邦靖病重,韩邦奇日夜抱着弟弟哭泣,三个月不解衣休息。弟弟死后,他穿丧服,吃素食,一直到守丧完毕也不懈怠。乡里人为他们兄弟设立了一块“孝悌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动  荤  尹守国

爷爷没搭理吉东,从墙角拿起捞棍,走出东屋。这拐棍,是三年前吉东第一次去省城领奖时给爷爷买回来的。庄上的那些老头说,这拐棍叫龙头拐杖,杨家将里的佘老太君拄的就是这种。

爷爷自从有了这条拐棍,走道就离不开它了。即便是不拄着,也总拎着或放在腋下夹着。

不一会儿,爷爷在西屋里喊:“吉东,你下地,把锅台上的那个油坛子给我抱起来。”

吉东听爷爷在喊他,知道爷爷不生他的气了,紧溜地下地穿鞋,才穿上一只鞋,刚好吉宝放完爆竹进屋。他听到爷爷的喊声,看到那个油坛子就放在锅台上,就顺手抱起来,冲着东屋喊:“哥,不用你了,我给爷爷送去得了。”

吉东听了吉宝的话,把刚穿好的鞋又脱了下来,重新爬到坑上听戏。

吉东刚爬上炕,就听到爷爷骂吉宝:“你个小兔崽子,谁让你把油坛子抱进来的?我是让你哥抱的!”

吉宝跟爷爷犟嘴:“你不主是要油坛子吗?谁给你抱进来还不一样?”

在这个家中,唯独吉宝可以偶尔跟爷爷犟嘴。爷爷有时候也骂吉宝,但骂别人时,是沉着脸子,骂吉宝时,总是笑着。

这次爷爷是沉着脸子骂吉宝的,爷爷说:“你这么点儿个小屁孩,抱油坛子有个啥用?你是不是成心想气死我?”

吉宝还想争辩,爷爷顺手抄起了身边的拐棍要打吉宝,吓得吉宝大叫着往外屋跑。

正在当院挂灯笼的吉宝爹,听到屋里的叫吵声,赶紧跑进屋;吉东也从东屋出来了;吉宝娘也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后屋赶过来,心想这是怎么了。上午老爷子还挺好的,把当院前前后后地打扫了一遍,还把晚上煮饺子用的柴禾都抱到窗下了,说晚上黑灯瞎火地抱柴禾不得劲儿。晌午吃饭时喝了半杯白酒,还说晚上要跟吉宝哥俩掷骰子赢钱呢!

吉宝一见到娘,便委屈得要哭出声来:“娘,我咋的了?爷爷让我哥把油坛子搬到东屋去,我正好路过,就替我哥搬了,我做得不对吗?”

“油坛子?”吉宝娘笑了,她摸着吉宝的头说“傻儿子,是你不对了。爷爷是看你哥这么大了还没动婚,着急了,他是想让你哥搬搬油坛子,动动荤,爷爷着急抱重孙子了。”吉宝听了娘的话“噗嗤”一下子笑了。

这两年来,吉东的婚事都成了爷爷的心病了。吉东每次要去相亲时,爷爷都表现得异常积极,连吉东的皮鞋,他都给打得溜光锃亮的。要是吉东去的时间短,爷爷就唉声叹气,说这个准是又不成了,要不这么大点儿工夫就回来了?

有一次,吉东相完亲后跟同事喝酒去了。爷爷坐在门口等了整整一上午,他见人就说:“这回可能差不多了。”下午三点多,吉东醉醺醺地回来时,爷爷气得胡子都撅到鼻子上去了。

吉东明白了爷爷让他抱油坛子的用意,也明白了爷爷这几天为啥莫名其妙地跟他生气。他“噌”地一下子窜到西屋,把那个油坛子抱在怀里,冲着坐在炕上的爷爷说:“今天我表个态,明年我一定动婚,争取明年过年时,咱们家六口人,转年再过年时,咱家就七口人。”吉宝也跑了进来,他站在哥哥的身边,也跟着凑热闹。他说:“爷爷,我也抱了油坛子了,比我哥抱得还早,我也向你保证,我一定比哥哥早动婚,等明年过年时,咱们家里就七口人,转年过年时……”他还没等说完,就先自己大笑起来。

爷爷看着两个孙子站在地上一唱一和地表演,终于忍不住笑了。

窗外传来阵阵的鞭炮声,新的一年开始了。

(《文学界》2008年第3期,节选,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补叙的吉东相亲的内容,使行文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淡,也有助于情节展开和人物刻画,如若缺失将会影响事件叙述的完整性。

B. 小说的语言特色鲜明,“紧溜地下地穿鞋”“黑灯瞎火地”“动婚”等方言口语体现了作品较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生活气息。

C. 小说通过父母都在忙活计而他却呆在炕上听戏,让爷爷帮忙打理皮鞋,喝得醉醺醺地回家等情节刻画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吉东的形象。

D. 吉东送的拐棍,爷爷“即便是不拄着,也总拎着或放在腋下夹着”,即体现了他对孙子孝心的珍视,也表现了他一贯强势、好炫耀的性格特点。

2.小说除了结尾“窗外传来阵阵的鞭炮声”透露出过年的气息之外,还有哪些地方透露出过年的气息?请结合小说,加以概述。

3.对于小说中的爷爷,有的人说“他是一个脾气倔强,保守顽固的老爷子”,有的人说“他是一个可爱的、有家庭的责任感的老爷子”?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记者昨日获悉,国际植物园因保护联盟在伦敦林奈学会举行2014年马什奖颁奖仪式,家住修水县黄沙镇油岭自然村的乡村教师郑乃员荣获2014年度“马什国际植物保护奖”。

郑乃员为修水县何市镇中学教师,自2000年起组织杜志民开展红立杉保护工作,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成立修水县黄沙油岭天然红豆杉保护协会,发展会员68名,并对个体较大的红豆杉进行了挂牌,在村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阻止一些人受利益驱动采摘种子及伤害红豆杉资源的破坏活动,形成了保护红豆杉资源的良好氛围。郑乃员还自筹资金,一边到外地学习,一边开展资源调查,多次邀请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对油岭南方红豆杉资源进行考察。经过14年的建设,该保护区面积发展为2600公顷,保护红豆杉12万多株。

马什基金会成立于1981年,为在不同行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设立了一系列奖。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将“马什国际植物保护奖”授予为《便于植物保护战略》的执行以及为提高公众植物保护意识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是全球植物园和植物保护权威,是唯一致力于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性组织,拥有来自全球118个国家的700多个植物园会员,几乎囊括全球所有重要的植物园。

(摘自中国江西网《修水乡村教师发动杜志民共同保护红豆杉14年》2014年10月13日)

材料二:

德化是我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国家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已成为当地的瑰宝。近年来,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将罪恶的黑手伸向红豆杉。德化检察院积极作为,建章立制,以切实行动保护这一宝贵资源,为建设美丽德化、生态德化保驾护航。

野生红豆杉大多数散布于远离人居的角落和密林深处,犯罪分子作案时往往难以被及时发觉,怎么办?2012年,德化检察院从全县18个乡镇聘请了36名生态和法律意识强、工作生活联系林区密切的人大代表担任林业检察联络员,及时发现犯罪苗头。2014年8月,联络员接到群众反映,美湖镇阳山村有4名涉嫌盗伐红豆杉的嫌疑人,将1株红豆杉制材后,正在等待泉州的买家。联络员立即将情况告知德化检察院,德化检察院立即督促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自聘任以来,联络员提供破坏生态资源犯罪线索28条,德化检察院从中立案监督3起,及时发现并制止群众砍伐林木42起。

(摘自2015年9月10日《福建日报》《为了红豆杉不再“哭泣”》)

材料三: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

(摘自搜狗百科)

1.下列对于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郑乃员自2000年起,利用职务之便,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村民开展红豆杉保护工作,使当地形成保护红豆杉资源的良好氛围。

B.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将“马什国际植物保护奖”授予郑乃员,是因为他严格执行《便于植物保护战略》,为提高公众植物保护意识作出重大贡献。

C.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是全球植物园和植物保护权威,是唯一致力于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性组织,囊括了全球所有重要的植物园。

D. 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近年来,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将罪恶的黑手伸向重点林区德化的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

2.下列对于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 前两则材料都是关于保护红豆杉的报道,材料一侧重报道个人开展的一系列保护红豆杉的行动,材料二侧重报道政府部门对毁坏红豆杉不法分子的打击。

B. 郑乃员老师为了保护红豆杉,自我学习相关理论的同时,还自筹资金,多次邀请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对他家乡的油岭南方红豆杉资源进行考察。

C. 材料一中关于“马什基金会”的内容,是新闻背景的一种交代,与材料三中关于红豆杉内容的介绍,都属于理解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

D. 为解决破坏红豆杉行为难以被及时发觉的问题,德化检察院积极行为,建章立制,与聘请的林业检察联络员签订托管协议,成立红豆杉保护协会。

E. 德化检察院聘请的林业检察联络员一旦发现盗伐红豆杉的犯罪苗头,就立即告知检查院,检查院便立即出动捉拿犯罪分子,及时有效地制止了犯罪行为。

3.阅读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开展保护红豆杉行动的原因。

 

查看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

如果非要分类不要的话,我们应该把历史,也就是过去的故事,归类为小说,而非科学;如果不分类,让历史停格在这两类书之中的话,那么通常我们会承认,历史比较接近小说。这并不是说历史学家在捏造事实,就像诗人或小说家那样。其实,我们不能说这些艺术家都是在编造事实,我们可以说他们在创造一个世界。这个新世界与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并非截然不同—事实上,最好不是—而一个诗人也是人,透过人的感官进行自己的学习。他看事情跟我们没什么两样,虽然角度可能比较美好或有点不同;他的角色所用的语言也跟我们相同。

当然,一个好的历史学家是不会编造过去的。他认为自己对某些观念、事实或精准的陈述责无旁贷。不过,有一点不能忘记的是,历史学家一定要编纂一些事情。他不是在许多事件中找出一个共通的模式,就是要套上一个模式。他一定要假设他知道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会做出这些事。她可能有一套理论或哲学,像是上帝掌管人间的事物一样,编纂出适合他理论的历史。或者,他会放弃任何置身事外或置身其上的模式,强调他只是在如实报导所发生的事件。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总不免要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行为的动机。

不想采取这个或那个立场,就得假设人们不会故意为某个目的而做一件事,或者就算有目的,也难以察觉—换句话说,历史根本就没有模式可循。

托尔斯泰对历史就有这样的理论,虽然,他只是个小说家;而许多历史学家也有同样的观点。托尔斯泰认为,造成人类行为的原因太多,太复杂,而且动机又深深隐藏在潜意识里,因此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某些事。

因为关于历史的理论不同,因为历史学家的理论会影响到他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因此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了解一个事件或时期的历史,就很有必要多看一些相关的论著。或许,对每个美国人来说,知道一些有关内战的历史是有特殊意义的。我们仍然生活在那场伟大又悲惨的冲突的余波中,我们生活在这件事所形成的世界中。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经由一个人的观点,单方面的诊断,或是某个现代学院派历史学家来观察的话,是没法完全理解这段历史的。如果有一天,我们打开一本新的美国内战史,看到作者写着:“公正客观的美国内战史—由南方的观点谈起”,那这位作者看起来是很认真的。无论如何,我们认为每一种历史的写作都必定是从某个观点出发的。为了追求真相,我们必须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才行。

(摘编自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通常承认,历史如果不分类,而停格在科学与小说这两类书之中的话,历史是比较接近小说的。

B. 诗人也是人,也是透过人的感官进行自我学习的,所以诗人创造的新世界与我们居住的世界并非完全不同。

C. 诗人笔下的的角色所用语言跟我们相同,看事情跟我们也没什么两样,虽然角度可能比较美好或有点儿不同。

D. 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往往认为自己对某些观念、事实或精准的陈述责无旁贷,因此他是不会编造历史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历史学家不是要在许多历史事件中找出一个共通的模式,而是要假设他知道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会做出这些事。

B. 就像上帝掌管人间的事物一样,历史学家可能有一套理论或哲学,用以编纂出符合他自己主观认识的历史。

C. 尽管托尔斯泰只是个小说家,但他与许多历史学家持有同样的观点,那就是历史根本就没有模式可循。

D. 因为美国人仍生活在那场伟大又悲惨的内战所形成的世界中,所以对他们来说,知道些有关内战的历史是有特殊意义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学家虽然不像艺术家那样在创造一个“新世界”,但实际上他也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论编纂一个属于他的“历史世界”。

B. 历史学家即使强调他只是在如实报导所发生的事件,也总不免要指出事件发生原因及行为动机,而这就可能有失客观。

C. 历史学家在书写历史时,总是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的,因此我们只要多看一些相关论著,就能够完整了解一个事件或时期的历史。

D. 每种历史的写作都必是从某个观点出发的,若有一本能从南方观点公正客观地看待美国内战的历史书,将有助于美国人完整地了解那段历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在本届亚锦赛中,中国乒乓球队传来了两个“不太好”的消息。17岁日本少女平野美宇挑落中国三大主力、丹羽孝希击败许昕.日本队近年用了大量的中国籍教练,用“中国模式”对应中国乒乓球队,网友说:我们可以教你,输给你,就是不怕你。

有人认为,中国乒乓球队终于有了对手,是好事;有人认为,中国乒乓球队应当要有危机意识;有人认为,中国籍教练对日本队的针对性训练是一种“叛国”行为;有人认为,网友的反应有大国国民的气度。

对此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赵鼎,爱国词人。北宋末年进士,南宋时出为奉国军节度使。

(1)“忽惊春到小桃枝”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2)请对本词运用的对比手法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