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卢冀川说:“做学问,就需要能学善问。”学问从何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卢冀川说:“做学问,就需要能学善问。”学问从何处来?到底什么是学?该怎么学?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对于这些问题,相信很多同学一定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请就此选择话题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善问者知行天下 星星为什么会发光?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溪为什么鱼翔浅底?我们面对蓝天高山发问。 为什么人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为什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什么实践出真知?我们面对人类生活追问。 问,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从屈原穷究天际的“天问”到普天之下莫非“网”土的“网问”,从孔子的“不耻下问”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灵魂拷问”,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现实问题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问路问医问价,“问”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不管是国家大问题还是生活小疑问,抑或是人生价值取向、生命意义,都在着力回答人类先哲们始终追问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 有问题的人是遇到疑点盲点、不知何去何从、不知如何行动而又需要指向明确、行动正确的人。好问者,善于思考,善于探究;不好问者,思维封闭,不善交流;三思而问者,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渴望新知的追寻者;随口而问却是不着边际、难抓要害的思维懒汉者。可见,问,是有思维含量、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高下之别的。大凡具有“问题意识”的人,才是具有知行合一素质的人。无问便无知,中国的科学文化创新,不正是由于科学家们具有好问的品格么? 我们正处在全球化与地域性、市场化与人文性、信息杂芜与价值选择、竞争激烈与和合共生的时代矛盾漩涡之中,每一个人每天都遇到许许多多新问题。社会迫使我们必须善于向生活发问,向新知求问,向时代求解。努力做一个能问、善问、会问的人,无疑是能够把握机遇,勇于挑战,知道行动方略的智者。只有好问善问,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才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败! 仅仅善于问,做“知道分子”还不够,还应该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在听中思考,在听中辨别,在听中谋划,在听中确定行动。浮躁的生活已使我们在众声喧哗中有时难以辨别真伪,难以获得来自社会实践的真理,难以掌握来自生命丛林的召唤和灵魂深处的吁请。一个人若能听到风舞的华丽旋律,鸟语的生命歌吟,花丛的蓬勃生机,我想,他的心宇是广阔而纯净的。手举一串问号,叩问生活、追问良知,侧耳倾听,胸中就自有千山万壑,脚下一路通途,一路高歌。 善问者明晓事理,善听者增智怡情,善学者顿生慧根。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知行天下的“问者”吧。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主要围绕“学”与“问”展开话题。到底什么是学?该怎么学?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点睛: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 《孟子》是记载西周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 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 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著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文章。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既不含词类活用现象也没有特殊句式的一组是

A.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为天下笑者,何也

B.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天下云集响应

C. ①圣人无常师             ②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D. 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蚓无爪牙之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鸡豚狗彘之畜  

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以为轮,其曲中规

④君子生非异也 

⑤或师焉,或不焉  

⑥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 ①③⑤    B. 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手抚膺坐长叹           徒,空 

② 蒙故业,因遗策          凭借

③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念

④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难问题

⑤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⑥君子不齿                 并列,排列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