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赋是一种韵散结合的新文体,它始于先秦,鼎盛于两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赋是一种韵散结合的新文体,它始于先秦,鼎盛于两汉,风靡于六朝,革新于唐宋,延至于明清。可以说赋一出世,就以其特有的生命活力,丰富发展着自己,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夭折,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赋最早是作为诵读诗歌的意思出现的,即“不歌而诵谓之赋”,实际上是指与配乐演唱相对的诵读。此类现象在《国语·周语上》《左传》均有记载,绝大多数是诵读现成的作品,如僖公二十三年,秦穆公宴享晋公子重耳,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真正把赋作为诗学概念提出来的,那已是到了战国时代了,它作为“六诗”之一出现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人经过比较研究,又把“风雅颂”看成诗的体裁,把“赋比兴”看成诗的作法。唐代孔颖达曾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篇之弄辞也。”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由此赋的概念逐渐演进为“铺陈其事”的创作技巧。到了战国中后期,作为一种文体的赋开始产生了。屈原的大量作品虽主体为楚辞,但注入了鲜明的赋之特征,班固则把屈原的作品称之为赋。到了宋玉之时,公开以赋为篇名作文。《史记·屈原列传》云:“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由此,赋之创作历代不息。

赋,就其内容起源于纵横家的游说之辞,在文体上则受楚辞的影响。它以内容的铺陈夸张和辞藻绮丽纷繁为其基本特征,它既有散文之形,又有诗歌之韵。

汉赋乃一代之文学,赋家群起,赋作林立。既有歌功颂德之辞,又有园林宫殿美化之语;既有铺采摛文、排比事类、穷极声貌的长篇宏制,又有声色犬马、游宴畋猎、睹物兴情的抒情短篇。在赋的创作上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盛况,尽管大多数作品为帝王将相而作,但也表现了一代文人的横溢才华。

到了魏晋六朝,抒情小赋风靡文坛,虽然对统治者还有美化歌颂之词,但更多是对江海山岳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了,借自然景物来抒发心志,表现出一代文人的心境和处境,记录了那个朝代的社会现实。到了唐宋之际,赋作风格为之一变,律赋便代表了这一时代,那些意精辞美,声情并茂的佳品一直延至明清,致使明清赋家,不得不拿起笔,挥毫作赋,言志抒情,佳品辈出。

赋作为一种文体,始终没有享受与诗词相等的待遇,在后代研究者中,常常处于冷落的境地。这除了它自身难读不易懂之外,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欣赏者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水平不高。随着当今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赋的欣赏者和研究者增加,我们理应让它享有与诗词相同的待遇。

1.下列对“赋”的文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是韵文散文结合的新文体,始于先秦,鼎盛于两汉,风靡于六朝,革新于唐宋,延至于明清。

B. 赋最早是以诵读诗歌的意思出现的,“不歌而诵谓之赋”,是指与配乐演唱相对的诵读。

C. 赋产生于战国中后期,屈原的楚辞,有赋的鲜明特征。宋玉等人创作的以赋为篇名的楚辞则是赋的创作起点。

D. 赋的特点是内容铺陈夸张,辞藻绮丽纷繁,既有散文之形,又有诗歌之韵。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到战国时期,赋作为诗学的概念被提出来。此后,赋的概念由“诵读”逐渐演变为“铺陈其事”的创作文体。

B. 汉代赋家众多,赋作林立,内容丰富,创作方法多样,既有长篇宏制,又有抒情短篇,在创作上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盛况。

C. 在魏晋六朝时,赋的主要作品是写景的抒情小赋,其主要内容抒发作者的心志,表现了一代文人的心境和处境。

D. 在现在,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提高了,赋的欣赏者和研究者增多了,赋享有了与诗词相同的待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文体的赋产生于战国中后期,在文体上受到了楚辞的影响。

B. 赋发展到唐代,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律赋成为时代的主流。

C. 明清的赋家,沿着意精辞美、声情并茂一脉发展,言志抒情,佳作辈出。

D. 赋在历史上不被人们重视,除了难读不易懂,还在历代研究者水平不高。

 

1.B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这不是“赋”作为文体的内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逐渐演进为‘铺陈其事’的创作技巧”,而非文体。B项“创作方法多样”文中无此义。D项文中是“理应让他享有”,而非“享有了”。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一是汉代的赋被广泛重视,二是“历代”说法绝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更是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校园里面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宾馆住客控制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5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电视台身负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而应该传播社会正能量。现在的许多电视节目,尤其是综艺节目粗制滥造,不仅缺少原创性,而且②  。比如,有的明星毫不掩饰对金钱的崇拜,有的明星频频利用桃色新闻吸引人的眼球,还有的明星不顾伦理道德在节目上乱认干爹”“干妈。因此,许多家长认为③  ,还不如让孩子看动画片。

 

查看答案

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 ③②①⑥⑤④    B. ③⑥⑤②④①

C. ⑤④①③②⑥    D. ⑤②④⑥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B. 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 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D.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