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白恩培夫人轻轻一句话,1500万就...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白恩培夫人轻轻一句话,1500万就挥霍一空变成了她腕上的一只镯子,这样的巧取豪夺,才是对这个时代所有打拼奋斗者的不公。

②没人能完全看懂白云苍狗般的中美关系,连中美外交官和军事将领们恐怕也要不断琢磨:对面的这个国家究竟是谁?

③世界各国因为有不同而需要合作、因为有共识才可能合作。但如果各国彼此视对方为异端,势如水火、动如参商,何来合作?

④90后小伙娶亲地铁当婚车引发了围观,但北京地铁方认为乘客此举无可非议,只要不扰乱地铁运营的正常秩序和不危害其他乘客安全就不会被制止。

⑤宋江正是刀笔吏出身,在那种环境下,为了安身保命,他必须左右逢源。在为人处世上,宋江小心翼翼,谨慎为上,从来不给对方难堪。

⑥全省最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落户惠州,预计2018年9月开业,新闻一播报,惠州市民口耳相传这一喜讯。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④应用“无可厚非”,属形近误用。“无可厚非”意为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非议”意为毫无必要责备,表示做得很正当,合乎情理。⑥“口耳相传”意为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此处属望文生义。其它成语释义:巧取豪夺——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白云苍狗——本意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动如参商——动不动就像参商二星一样,你来我往,不得相见。左右逢源——中性词,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也可用作贬义词,指为人圆滑老到,精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马说》中,描写千里马不被发现而遭遇悲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秦国统治者将四处掠夺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其极度奢侈的举动是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岁 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ruo):焚烧。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 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C. “雁默线烹”引用了典故,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 “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E. 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

2.通过这首诗能看出当时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情感?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祜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注】。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日: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日: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

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祜学术,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破田畴,发墟墓,朴至,请罢之。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日: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在广南,止其帅孙埃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朴尝自志其墓日: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盖叙其平生云。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选自《宋史·李朴传》,有删改)

【注】鞫:审问。

1.

A. 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B. 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C. 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D. 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2.

A. 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绍圣、熙宁、元丰、贞观、康熙。

B. 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C. 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如位在廉颇之右。官位前加表示比加地位高。

D. 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事迹或悼念性的文字。

3.

A. 李朴耿直刚正,敢于进言。他因曾经言说隆祐太后处事不当而被停职查办;他批评翰林承旨范纯礼不敢言,没有范父的风范。

B. 李朴指摘时弊,忠于朝廷。他人朝答对,认为自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如果今天政事不当,必定导致不能挽救的局面。

C. 李朴傲视当朝权贵。中书侍郎冯熙载想以邂逅的方式与李朴相见,李朴笑道,既然不能见蔡京,就更不能邂逅冯熙载。

D. 李朴历任官职,颇有声望。他相继担任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令、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在任职之处都留有很好的名声。

4.

1)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

2)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

 

查看答案

文本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左手学校  右手公安局

三虎花了整整半天时间才将沙寨村的山民们集中在了自家的草棚前。

沙寨村地处大山深处,几十户人家都在山上,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上下山唯一的通道就是陡峭的天梯。荒石黄沙遍野,只产烟叶,所以男女老少都抽自制的旱烟。一到黄昏,山间烟雾缭绕,颇为壮观。

“我这几年在外边也挣了些钱,但大家不能在这里穷死,所以我决定回来带大家挣钱致富;还要让娃们去读书考大学。只是现在还差些钱和人力,这还要大家支持。”三虎说。

大家不说话,都回头看九爷。

“三虎这娃是我看着长大的,实诚,我看就照他说的弄。要不然,咱不是饿死,就是叫烟熏死。”

九爷的话很关键。凑齐了钱,三虎带着几个壮后生买回来一堆怪头怪脑的机器。半个月后,卷烟厂在山上最隐蔽的地方开工了。

三虎将成箱的卷烟拉往山外,又将大量的精米细面和大肉背上山分给大家。并再次召集大家说这是独门生意,为保守商业机密,防止其他寨子效仿,大家必须严守秘密。九爷也说:“谁要敢露半个字,就拿谁去卷了烟。”

寨子渐渐富了,石头和几个伙伴被三虎叔送去山外读书,他们觉得三虎叔就是全村人的财神爷和活菩萨。

直到上初中的一节课上——“私自生产香烟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政治老师为大家讲解法律常识。

再也无心上课了,石头请假连夜回寨子。

攀上石崖已是清晨,九爷坐在村口大树下。

“九爷,你知道不,咱的卷烟厂是违法……”话没说完,石头脸上早已留下了一座“五指山”,他夺路而逃。九爷的鞋跟着飞过来,“碎崽娃子……”

只有跑回家。

“你乖乖上学,这事咱别管,没了烟厂,全村人继续受罪不说,咱就成了寨子的千古罪人了,你的学上不成,只有回来受穷,不,回来他们会打死你。再看你哥,三十多岁了,好不容易说了个媳妇,定钱才给……”

石头他哥蹲在门口抽烟,双目喷火……

石头无奈,只能自己去找三虎叔。

“你说的都对。”三虎叔摸着石头的头和蔼地说。“可咱还有办法吗?我再弄几年,大家都富了,咱再修条路,咱就只种烟叶,卖给国家的卷烟厂。这几年只要你们几个不说就没人知道。好了,快去学校,我让送烟的车把你送一截。”

石头无语,脑子一片空白,恍惚出寨子时,大树下竟坐了几十人,不说话,只抽烟。

大清早,县城很寂静。马路的一边是学校,另一边是县公安局,石头站在路中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三虎是大家致富的领头人,他开始办作坊时一片好心,也不知道这是违法的行为。

B. 石头回村后企图说服大家停止私自加工香烟,但遭到大家包括家人的集体反对,表现了山村人的朴实、善良和团结的精神品质。

C. 小说通过对石头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绘,表现了他内心的无奈,也反映了现实的相关社会矛盾。

D. “九爷”的形象很有代表性,他德高望重,人们对他言听计从,有时哪怕是错误的指导,也没人会质疑。

E. 小说最后的“大树下竟坐了几十人,不说话,只抽烟。”也表现了乡亲们的经过思考后的矛盾心理,他们既想支持石头,又害怕失去财源,重归贫穷。

2.小说第二段对山村环境的描绘有什么作用?

3.小说最后以悬念结束,如果必须从两者中间选一个,你认为石头会做出什么决定?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九天神眼

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000 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 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

“下降高度!”

“跳开X 号保险丝!”

终于,飞机从7000 余米下降到6000 ,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

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1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学科网

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

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

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

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1986 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文章写2011 7 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

2.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4分)  答:         

3.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