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古指马来人)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而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径危悬,欲御腰舆而上。方庆谏曰:“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陛下万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则天纳其言而止。

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  家:安家    B.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  冒:贪污

C. 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诣:前往    D. 比于楼船       比:等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中国交市   独卿子敬与孤同耳

B. 臣谓振作事无嫌   天下可运

C. 当时从讷议   某,而母立于兹

D. 山径危悬    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B.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C.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D.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方庆家世显赫,其祖随王褒入关;其父王弘直,秉性耿直,敢于劝谏;王方庆年少有为,十六岁时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B. 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他在任数载,为官清廉,对下属要求严格,政绩卓异,得到时人的高度赞赏。

C. 王方庆学问渊博,他议政或谏言,总能引经据典,如对在皇帝忌月上报战功时究竟能不能奏乐,他据引典籍坚持要奏军乐。

D. 王方庆正直敢言。武则天曾临幸万安山玉泉寺,因山路危险,她想让人用轿把她抬上山,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不能畏惧险难。

 

1.D 2.D 3.B 4.D 【解析】《旧唐书》 作者:刘昫 年代:后晋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可采取代入原文法、位置推断法、语境推断法、词性推断法等。可将选项所给的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D项,“比”译为等同错,应译为相比、比较。 2.试题分析:A项“与”前一句 是介词,和;第二句是连词,和。B项“于”前一句是介词,对于;第二句是介词,在。 C项“所”前一句是……的,后一句是名词,处所、地方。 D项都是连词,因为。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作者对其故去后家中藏书情况及其去向的介绍,故可抓住书画;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名词(代词):“秘阁”“诸子”等;谓语动词:“聚”“减”“守”“散亡”等。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D项“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不能畏惧险难”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如此题选项D对应的句子是“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 并非选项所说的“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不能畏惧险难”,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前朝周代少司空石泉公王褒的曾孙。他的祖先从琅琊向南迁移,迁居到 丹阳,是江左名门望族。王褒北迁入关,才在咸阳安家。他的父亲王弘直,是汉王元昌的朋友,汉王打猎无节制,( 王弘直) 就上书提意见,情意恳切。元昌看了,便马上停止,不再打猎。 王方庆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唐高宗永淳年中( 683) ,王方庆连续升任至太仆少卿。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广州在南海之滨,每年有马来人乘船运珍珠之类货物到中国做买卖。旧都督路元容贪求他们的货物,马来人带着刀具( 把他) 杀了。王方庆在任期间,秋毫无犯。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百姓到官府诉冤,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也未曾追查。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静肃穆。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神功元年( 697) 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攻破契丹凯旋,想在七月上朝廷献俘。内史王及善认为将军入城,按例应有军乐,但此月又是孝明高皇帝的忌月,只备军乐而不奏。王方庆上奏道:“ 臣查了礼经,只有忌日,没有忌月。晋穆帝纳皇后,在九月九日,这是晋康帝的忌日,在这个时候犹豫不决,就把它交给太常讨论,礼官荀讷议道:‘ 礼只有忌日,无忌月,如有忌月,就有忌时、忌岁,这就更加没有理据了。’当时皇上听从荀讷的意见。军乐是军容,与常乐不能等同看待,臣认为奏军乐只有振作而没有什么犯嫌的。” 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武则天曾到万安山玉泉寺,因为山路危险,准备用轿抬上去。王方庆提意见道:“ 过去汉元帝曾经去祭庙,出便门,乘楼船,光禄勋张猛上奏道:‘ 乘船危险,走桥安全。’ 元帝于是就徒步行走过桥。这是前代的旧事。今山路危险,石路曲狭,向上看骇目,向下视寒心,把这与楼船相比,安危相等。陛下是众人的父母,怎么能走这可怕的险道呢?伏望陛下停止这一行动。” 武则天采纳了他的意见而止步。 长安二年(702)五月,王方庆去世,被赠兖州都督,谥号贞。中宗即位,按照宫僚的例法,追赠吏部尚书。王方庆博学多才,乐于著述,所撰写的各种书有二百余卷。他尤其精通《三礼》,讲究礼节的人大多向他讨教。他每有酬答,都有典据,当时人们把他所讲的“ 礼” 汇编在一起,取名为《礼杂答问》。他家藏书很多,不少于秘阁,至于图画,也多异本。但他的子孙没能守住他的家业,他死后不久书画也大多散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醒,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1.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和容貌    B. 新沐者必弹冠  新沐:刚洗完澡

C. 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D.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常流:经常流动

2.选出对加点的字的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

故而至此  ②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③人又谁能身之察察  ④遂自投汨罗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选出“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    )

A. 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

B. 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

C. 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

D. 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

4.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

A. 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B. 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

C. 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

D. 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句中全不含通假字的一组(    )

①“离骚”者,犹离忧也  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③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④屈平属草稿未定

⑤屈平既绌      ⑥厚币委质事楚      ⑦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⑧被发行吟泽畔

⑨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⑩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A. ③⑤⑥⑨    B. ⑥⑧⑨⑩    C. ②④⑦⑩    D. ④⑤⑧⑩

 

查看答案

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南日(阻挡)              他日汝用之(应当)

B. 洞然(才)                庭中为篱(起初)

C. 满架(书籍)              或凭几学(写字)

D. 吾妻归宁 (女子出嫁)  今已亭亭如(车盖)矣

 

查看答案

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3分)

A雨泽下(流入)        (等到)诸文异爨    (越过)庖而宴

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    (婢女)每谓余曰    以手(关闭)门

C往往(到处)而是      (大概)有神护者    制(修建)稍异于前

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类(很像)女郎也    余既为此(志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⑥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A. ①⑤⑥    B. ③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