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节期间,学校举行了一场别无...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春节期间,学校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校领导向离退休的老教师祝贺新年,并汇报了过去一年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教学改革上所取得的成绩。

B. 湘西凤凰是湖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历来就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境内人文史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不胜枚举。

C. 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D. 学习中国古典小说时我们不禁感喟:面对伟大的作家罗贯中、吴承恩、蒲松龄、曹雪芹等,如今的作家为什么只能望其项背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别无二致:没有两样,没有区别,非常相像。一般用于比较。星罗棋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用于此处恰当。“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句中应改为“鱼龙混杂”。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式,如“难以望其项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 ,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

(2)__ ,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 。(《离骚》)

(4)__,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5)月明星稀,__  。(《短歌行》)

(6)__ ,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

 

查看答案

鹧鸪天

刘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注】①刘著: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②“翰林”句:这里词人说自己作诗非常多,有如翰林李白。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为全词定下感情基调。“雪照”表明季候;“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寒手冻,又寓心情凄寒。

B. 三、四句承笛怨声声到梅花几度,江南的梅花开落数番,可叹人在天涯,双鬓已斑,词人自悲仕金太迟。

C. 上片写离别滋味,追忆别时,恍如昨日,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情真意挚,感情进一步深化。

D. 全词以流转自然的音节,迂回曲折的笔势,传达出微妙而细致的内心活动,把无力排遣的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

2.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平嵩阁右嵩亭作

文彦博

不较平嵩与右嵩,大都亭阁画穹崇。

太行太室当前后,俱是家山入望中。

【注】①文彦博(公元1006-1097年),字宽夫,山西人。②平嵩阁、右嵩亭,均为嵩山上的建筑物。③太行:山名,绵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界的大山脉。太室:嵩山。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前两句是说,无需将“平嵩阁”与“右嵩亭”做什么比较,因为二者都是高高耸立、几近苍穹的亭阁。

B. 三四句即言诗人登亭阁之所见。在这高亭之上远望,视野为之开阔;自然风景与人文建筑浑然一体,可谓壮丽。

C. 诗人站在如此险峻的亭阁上观望,传达出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样充满豪迈气概的哲理韵味。

D. 此诗想象丰富,“画”字使亭阁与苍穹融为一体,“俱是家山入望中”则是“登山则情满于山”的具体写照。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

B. 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

C. 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伏:认罪。

D.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 “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 “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 《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 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 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 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洛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2)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的翻译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    

译文:我宁愿不能推荐您而让您富贵。

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这大概是说的李将军吧!

B.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译文: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了。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译文:他那忠实和诚实的品格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

C. 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

译文:我担心他快乐少而利益不能得到。

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

译文:张仪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恐怕比不上他呀。

D. 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

译文:因为没听您劝告的缘故才落到这种地步,对这怎么办呢?

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译文: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仗是事情中最下等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