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贺拔岳字阿斗泥,少有大志,骁果绝人。不读兵书,而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贺拔岳字阿斗泥,少有大志,骁果人。不读兵书,而暗与之合。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州陷,投尔朱荣,每帐下与计事,多与荣意合。荣与元天穆谋入匡朝廷,岳曰:“将军士马精强,位望隆重,若首举义旗,伐叛匡救,何往不克,何向不摧。古人云:朝谋不及夕,言发不俟驾。此之谓矣。”未几,孝明帝暴,荣疑有故,乃举兵赴洛。荣既杀朝士,因欲称帝。岳乃从容致谏,荣寻亦自悟,乃尊立孝庄。时万俟丑奴.称大号,荣将遣岳讨之。私谓其兄曰:“若岳往无功,罪责立至。假令克定,恐谗诉生焉。”乃请尔朱氏一人为元帅,岳副之。时赤水蜀贼兵断路,天光众不满二千。及军潼关,天光有难色,岳乃进破之于渭北,军容大振。时丑奴自围岐州,遣其大行台尉迟菩萨南度渭水,攻围趋栅。天光遣岳率千骑赴援。岳于渭南傍水,分精兵数十为一处,随地形势置之。明日,岳渐前进,至水浅可济处,岳便驰马东出。贼谓岳走,乃弃步兵,南度渭水,轻骑追岳。岳依横冈设伏兵以待之,身先士卒,急击之,贼便退走。俄虏三千人,遂禽菩萨。及孝武即位,关中大行台。永熙二年,孝武密令岳图齐神武。神武乃遣左丞翟嵩使至关中,岳及侯莫陈悦。岳召悦会于高平,而悦受神武指,密图岳。岳弗之知而先又轻悦,悦乃诱岳入营,令其婿元洪景斩岳于幕中。朝野莫不痛惜之。子纬嗣,周保定中,录岳旧德,进爵霍国公,周文帝女。

(节选自《北史·贺拔岳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骁果           绝:超越,超过

B. 岳副            贰:做副手,帮助

C. 及军潼关          次:驻扎,驻守

D. 岳及侯莫陈悦        间:中间,期间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 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

B. 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

C. 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

D. 与父兄赴援/怀朔贼王卫可环在城西三百余步/岳乘城射之箭/中环臂/贼大骇/后广阳王深以为帐内军主/与兄胜俱镇恒州/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崩”又称崩驾、崩殂,常用于比喻帝王之死,也可用于太后、皇后和太子。

B. “僭”有超越本分之义,古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礼仪和器物等。

C. “加”是加官授职的意思,即是在原有的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

D. “尚”,承奉、奉事或仰攀,后专指娶帝王之女,尚主即娶公主为妻。

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翻译,最为准确的一项 

朝谋不及夕,言发不俟驾。此之谓矣。

A. 早晨谋划了就不能等到晚上,说了出发就不能等到车子来。就是这样认为的。

B. 早晨谋划不涉及晚上,话说了出来不等待车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C. 早晨谋划不涉及晚上,话说了出来不等待车驾。就是这样认为的。

D. 早晨谋划了就不能等到晚上,说了出发就不能等到车子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贺拔岳胸怀大志,谋略超出众人。他不读兵书,谋略却与兵书不谋而合;在军中议事,见解往往与将领尔朱荣相吻合;在战场御敌,也能以少胜多。

B. 贺拔岳深谋远虑,一向处事严谨。他曾建议尔朱荣尽快举起义旗,拯救国难,并劝说尔朱荣放弃称帝,他还能在讨伐万俟丑奴之前就预测事态发展。

C. 贺拔岳骁勇善战,屡次建立奇功。他在渭河一带假装逃跑诱敌深入,并设下伏兵等待敌人,然后身先士卒攻其不备,俘虏了数千敌军和将领尉迟菩萨。

D. 贺拔岳百密一疏,以致身死人手。侯莫陈悦受神武指使图谋杀死他,他却毫不知情,又轻视对方,结果被元洪景诱骗杀死在军帐中,朝野上下人人惋惜。

 

1.D 2.C 3.A 4.D 5.D 【解析】《北史•贺拔岳传》,作者:李延寿,朝代: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D项“间岳及侯莫陈悦”的“间”,结合前面内容“神武乃遣左丞翟嵩使至关中”,应该译为离间。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本题主要结合句意分析断句,句意:他与父亲兄长赶赴援救怀朔,敌兵首领卫可环在离城西三百多步的地方,贺拔岳登上城墙射击他,射中了卫可环的臂膀,敌兵十分惊骇。后来,广阳王元深任他为军营中的军主,(让他)与哥哥贺拔胜一起镇守恒州。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A项古代称帝王或皇后的死叫“崩”。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D项,及:等到。言发:说了出发。此之谓矣:倒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被元洪景诱骗”错误。是神武帝派人离间贺拔岳与侯莫陈悦的关系,侯莫陈悦诱骗贺拔岳进入军营,让女婿元洪景杀害了贺拔岳。 参考译文: 贺拔岳,字阿斗泥,从小胸怀大志,骁勇绝伦。他不读兵书,而(谋略)却与兵书不谋而合。他与父亲兄长赶赴援救怀朔,敌兵首领卫可环在离城西三百多步的地方,贺拔岳登上城墙射击他,射中了卫可环的臂膀,敌兵十分惊骇。后来,广阳王元深任他为军营中的军主,(让他)与哥哥贺拔胜一起镇守恒州。州城失陷,他投靠了尔朱荣,每次在军帐中与尔朱荣商量事情,贺拔岳的见解常与尔朱荣相吻合。尔朱荣与元天穆策划入都城匡救朝廷,贺拔岳说:“将军您兵强马壮,地位和声望都很高,如果首先举起义旗,讨伐叛逆,拯救国难,还有什么不能攻克?还有什么不能摧毁?古人说:‘早晨谋划了就不能等到晚上,说了出发就不能等到车子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不久,孝明帝突然去世,尔朱荣怀疑其中有变故,便带领军队奔赴洛阳。尔朱荣已杀死了朝臣,并准备称帝。贺拔岳于是从容地进行规劝,尔朱荣不久也省悟过来,于是尊奉拥立孝庄帝。当时万俟丑奴妄称帝号,尔朱荣将派遣贺拔岳前去讨伐。贺拔岳私下对兄长贺拔胜说:“如果我前去讨伐却没有功劳,罪责马上就会降临。假如我能攻克他,又恐怕会产生谗言。”于是请求让尔朱氏中的一个人当元帅,让贺拔岳当副帅辅佐他。当时赤水蜀的敌军截断道路,而尔朱天光率领的人马不满二千。当军队驻扎在潼关时,天光面有难色,贺拔岳于是向前推进到渭水以北打败敌军,使军威大振。这时万俟丑奴亲自包围岐州,派他的大行台尉迟菩萨向南渡过渭水,进攻包围魏军军营。尔朱天光派贺拔岳率一千骑兵赶赴救援。贺拔岳在渭水南岸傍水驻扎,把精锐部队几十人分成一组,根据地形进行安置。第二天,贺拔岳慢慢向前推进,到水浅可以渡河的地方,他策马向东冲出。敌人认为贺拔岳要逃跑,于是丢下步兵,向南渡过渭水,用轻骑兵追击他。贺拔岳凭借横亘的山岗设下伏兵等待敌人,他身先士卒,迅速出击,敌军于是撤退逃离。不一会儿就俘虏了三千人,最后捉住了尉迟菩萨。当孝武帝即位,加封贺拔岳为关中大行台。永熙二年,孝武帝秘密命令贺拔岳进攻北齐神武帝。神武帝于是派遣左丞翟嵩出使关中,离间贺拔岳与侯莫陈悦。贺拔岳召请侯莫陈悦在高平会合,但侯莫陈悦已受到神武帝指使,暗中图谋(杀死)贺拔岳。贺拔岳不知内情并且先前轻视侯莫陈悦,侯莫陈悦于是诱骗贺拔岳进入自己的军营,让他的女婿元洪景将贺拔岳杀死在军帐中。朝野上下没有人不痛心惋惜。儿子贺拔纬承袭封号,保定年间,追论贺拔岳功德,将贺拔纬爵位进为霍国公,娶周文帝女儿为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 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 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字、比获奖更正要。

D. 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是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E. “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私的父亲

凤凰

男孩的父亲突然全身发抖,肌肉萎缩。母亲急忙把父亲送进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母亲说先住下来,观察几天,如果需要,可能会动手术,叫母亲准备好钱。

家里穷,母亲急得四处借钱。母亲还没有凑够给父亲治病的钱,男孩也全身发抖,肌肉萎缩。母亲吓得赶紧把男孩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母亲说,跟他父亲是一样的病,可能是遗传。

两天后,医生告诉母亲说,他们都得动手术,但是,动手术并不一定就能救活他们。

母亲很着急,很伤心借的钱,也许还不够一个人的费用,两个人,怎么办呢?更何况,动手术,还不一定有救!母亲急得团团转,母亲泪流满面。这样倒霉的事,怎么就摊在了自己的身上?

母亲不能失去丈夫,不能失去儿子。不能救两个,至少要救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试一试。可是,救谁呢?一个是自己的丈夫,一个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对父亲和男孩说,对不起,实在没有钱,只能先救一个你们说说,先救谁?

父亲说,先救我!先救我!我是你丈夫,我跟你最亲!

男孩听了父亲的话,他没有说话,把脸转到一边,悄悄地流泪。什么是亲情?这就是亲情!在最关键的时候,父亲居然要先救自己,放弃他,父亲太自私了!

母亲沉默了。她想,我真的就只是救丈夫,不救儿子吗?她知道,她的决定,可能会伤害到另一个人。她说,我想,谁的身体强,就救谁吧。因为身体强,希望才最大,你们说呢?

父亲说,也是啊,好吧,就这样吧!

男孩说,好吧,我同意!

在此之前,男孩曾想过主动放弃,让母亲把钱花在父亲身上。他想自己没有报答父亲的机会,这一次,就把生的希望让给父亲吧。可是现在,他不会放弃,他要活下来,因为父亲太自私,他不配当自己的父亲,他不值得自己为之牺牲。

男孩大口吃药,哪怕再苦,他都不皱一下眉头。男孩大口喝水,大口吃水果,大口喝粥,他要让自己的身体强壮,他要让自己的精神抖擞,他不能输给父亲。输给父亲,他就只有死。

两天后,父亲的身体更加萎缩,精神更加萎靡。男孩的身体和精神都比父亲要好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还有医生,都决定救男孩。当然,也不是说就完全放弃父亲。父亲依然住院,依然吃药,依然观察,母亲依然四处求人,只要有足够的钱,依然会救父亲。

男孩进行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医生说情况很好,只要不出意外,他活几十年都没问题。

男孩的身体一天天恢复,父亲的身体一天天萎缩。最终,男孩能大口地吃饭,能下床走路。而父亲,骨瘦如柴,目光呆滞,跟死人没多少差别。医生告诉母亲说,没救了,抬回家去吧!

男孩出院那天,父亲也出了院。男孩是自己走回去的,父亲却是让人抬回去的。每天,男孩蹦蹦跳跳,说说笑笑,好像他不曾得过疾病。而父亲,在一个早晨,终于死去。那时的父亲,只剩下一把骨头。

父亲的去世,男孩一点也不悲伤,因为,自从医院里父亲说出那么自私的话后,他就不再认他是自己的父亲。既然不是自己的父亲,那么,他就没有理由悲伤。母亲对男孩说,孩子,你爸死了,你怎么一点都不伤心呢?你给他磕几个头吧!

男孩摇头,他说,他不是我爸!我不给他磕头!

母亲说,我知道,在医院,你爸说过救他的话,显得很自私,你恨你爸。可是,孩子,我要告诉你,真相并不是那样的。其实,一开始,你爸就要放弃自己,就要让我救你。可是我不同意。后来,实在借不到钱,只能救一个人,我才只好答应他救你。可是,他担心因为救你而放弃他,让你内疚一辈子,才不得不说出那样自私的话来。那些话,可能会伤害你,但是却能让你与他比赛,激发你活下去的信心,增强你与命运抗争的斗志。其实,一直以来,他都在把自己的药省给你吃。他说只要你活着,他就是死了也值。如果不是为了救你,我想,他现在可能还活着!

男孩早已泪流满面。他走到父亲的棺木前,“咚”地一声跪下。

(选自《意林·少年版》,有删改)

1.下列对父亲说出自私话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认为妻子和自己最亲,理所当然应先救自己。

B. 父亲出于无私的父爱,想要放弃自己,先救孩子。

C. 父亲不希望因为自己放弃治疗而让孩子背上包袱。

D. 父亲希望孩子与他比赛,激发孩子活下去的斗志。

2.下列对母亲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母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为了给二人治病,她一个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到处借钱,希望至少要救一个。

B. 母亲总是心怀希望虽然借不够治疗父子二人的费用,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不会选择放弃。

C. 母亲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她不能失去丈夫,不能失去儿子,如果只能救一个,先救谁让她难以做出决定。

D. 母亲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由于没有足够的钱,当男孩的身体明显比父亲强壮的时候,母亲果断地决定放弃父亲。

3.下列对小说中男孩心理变化过程,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起初,男孩曾想过主动放弃,让母亲把钱花在父亲身上。因为他觉得父亲身体比他强壮,治愈希望应该比他大。

B. 男孩听了父亲的话,他没有说话,把脸转到一边,悄悄地流泪。这是因为母亲放弃自己的做法让他伤心绝望。

C. 男孩开始想先救父亲,后来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他要活下来,因为他觉得父亲太自私,不值得自己为之牺牲。

D. 自从医院里父亲说出那么自私的话后,男孩就不再认他是自己的父亲,但父亲去世的时候,男孩还是有一点悲伤。

E. 男孩得知事情的真相以后,泪流满面,并且在父亲的棺木前跪下,因为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4.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以“自私的父亲”为标题,为读者留下悬念,父亲为什么自私,父亲怎样自私,引发了读者心中一连串的疑问。

B. 男孩的身体变得强壮,而父亲的身体更加萎缩,精神更加萎靡,这些情节为下文男孩康复、父亲去世做了铺垫。

C. 塑造父亲这一形象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父亲的话让人觉得他很自私,但小说最后揭示了他的慈父情怀。

D. 塑造男孩这一人物时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多种描写方式,这些描写凸显了他的性格特点。

E. 小说的结尾在母亲叙述事情真相后戛然而止,对儿子的反应一字不提,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学在两千多年的演进过程中,尽管有时式微,但总体来说却生生不息。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为救世而奔走于各诸侯国,整理编纂“六书”。整理编纂的同时,孔子吸取了前人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建构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使儒学成为“显学”。

从诸侯割据到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社会实现了大变革、大转型。如何适应社会大转型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是当时法、道、儒各家所议论的热门话题。汉武帝为使刘汉政权“传之亡(无)穷”,而举贤良文学之士,以对策的形式“垂问乎天人之应”。董仲舒经过“三年不窥园”的殚精致思,吸收先秦名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入儒,创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理论思维体系,回应了汉武帝“天人之应”的“垂问”,为当时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政令刑罚、礼乐教化、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冲突和由此产生的现实危机,提出了化解之道,使儒学获得了新生命。

自汉末至唐,由于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儒学未能创造出化解现实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的方法,从而淡化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理论思维、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领域应有的效能和作用。尽管如此,在儒释道三教长期的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儒学以其特有的理论思维、礼乐制度,获得了生命的意义。

面对佛教的强势文化,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出入佛道,“尽究其说”。他们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终极关切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颠错于秦火、兴盛于汉代、幽沉于六朝的儒学,焕然大明于世。由于理学家的创新,儒学不仅获得新生命,而且发展到顶峰。

儒学之所以得以开创,董仲舒和宋明理学之所以赋予了儒学新生命,归根到底就在于创新。创新是指在继承往圣和诸子的基础上,超越往圣和诸子,既不是照着讲,也不是接着讲,而是在“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效能上,充分体会和把握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话题,建构新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是自己讲,讲自己。

在当代,若要开创儒学的新局面,赋予儒学新生命,必须借鉴宋明理学的经验,建构“自家”哲学理论的新体系、新观点、新话题和新方法。若仍是唱唱老调子,就会使儒学愈唱愈衰落,愈唱愈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若执著于对儒家文本的照着讲,或者以秉承衣钵的方式接着讲,就会使儒学愈讲愈枯燥,愈讲愈贫乏。为改变这种状况,使儒学得以新生,必须“自家”创造出新理论体系、新核心话题、新诠释文本,激发新儒学的生命智慧。           

(节编自张立文《儒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1.下列对于“儒学”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孔子整理编纂“六书”时吸取前人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建构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

B. 如何适应社会大转型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些热点问题引发了当时法、道、儒各家学派的议论,促进了儒学的发展。

C. 董仲舒吸收名、法、道等各家思想入儒,建构了新儒学的理论思维体系,提出现实冲突和危机的化解之道,使儒学获得了新生命。

D. 自汉末至唐,儒学未能找到化解现实冲突和危机的方法,原因在于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和作用。

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儒学不仅获得了新生命,而且发展到了顶峰。

B. 儒学的开创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创新。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开往圣和诸子,而是强调在继承往圣和诸子的基础上去超越他们。

C. 在当代,若要使儒学获得新生命,必须在全盘接受宋明理学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家”哲学理论思维新体系、新观点、新话题和新方法。

D. 儒学如要在当代得到发展,必须充分体会和把握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而不能仍是唱唱老调子,否则就会愈唱愈衰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曾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追求,有些人则去远方寻找。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处寻求。

对此,你有怎么样的思考和认识,请根据要求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②写成议论文,自拟标题。③字数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则不少于80字的新闻短评。

四川凉山籍刘宁(化名)八年前凭借其所在县的理科状元身份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成为当地万众敬仰的“学霸”。孰料他毕业后一直未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年初六被人发现流落街头。这一消息被《成都商报》率先报道,一时“高考状元变流浪汉”的新闻铺天盖地,引发网友的热议。

六、写作(6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