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讳邦义,字希稷,胄出汉太尉震。五代时,其先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讳邦义,字希稷,胄出汉太尉震。五代时,其先避乱徙居庐陵,后遂为吉州吉水人也。世以儒学相承,父登进士第,初命长沙民掾,未终月而卒。后五月公始生,未冠而妣陈氏即世。兄弟相为命。公天性孙悌,视兄犹父。

太学七年,苦心嗜学,言行忠敬,每以古人自励。政和乙未,以上舍生解褐,赐第还家。公初调歙州婺源县教授,改蕲州州学教授,以育才作人为己任,不专文辞而已。秩满,授从政郎、卢州州学教授,除南京宗子博士,改建康府府学教授。荐者状其所居,转移宣教郎,辟知本府溧阳县事。时二圣北狩,中原多故,寇盗蜂起。公训民为兵,五里一堠,号令期会,枹鼓一鸣,远近毕集。未几,府兵叛,闭关杀官吏,四境狼顾虑变。公乃阅民兵,军实,申号令,即日趋府,讨叛者。贼畏公威声。亟白部刺史,愿从谕招。发运使方公会诸郡之师于城下,公率民兵首集,士整而奋,观者伟之。

初,兵之叛也,溧阳旧县镇射士数十百,以羽檄往戍他所,乘隙离次而归,劫巡检为魁甲而趋溧阳,将屠之以掠金帛。公即率民兵之,一战贼歼焉。部刺史奏功议赏,公悉推逊僚佐,曰:杀人而利赏非吾志。邑人德公,肖像之。后朝廷诏举文武全才,当路以公名闻就命通判建康军府,兼提领沿江措置使司公事。其时贼李成剽江北,又值金虏大至,与成合,我师败绩。知军府事陈邦光柔怯不足赖。是日,邦光出城迎降,亦强公以行,公至街桥大呼曰:“我岂为降虏者?”虏知其不可屈,遂害之。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本府溧阳县事         权:暂时。

B. 军实                     赡:使……充足。

C. 公即率民兵之             逆:迎战。

D. 邑人德公,肖像之         祀:祭祀。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邦乂从小就命运坎坷,在父亲去世五个月后他才出生,还没有成年,母亲陈氏也去世,只得与兄弟相依为命。

B. 杨邦乂学习勤奋,在太学七年,刻苦钻研,十分喜爱学习,言行举止忠诚恭敬,常用古人的事迹来勉励自己。

C. 杨邦乂文武兼修,并名声在外,正值朝廷招揽文武全才,他被任命为通判建康军府,兼沿江措置使司公事。

D. 杨邦乂极具气节,金兵大举入侵,朝廷军队被打败后,他被陈邦光胁迫投降金人,终因不肯屈服而被陈邦光杀害。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蕲州州学教授,以育才作人为己任,不专文辞而已。

(2)部刺史奏功议赏,公悉推逊僚佐,曰:杀人而利赏非吾志。

4.杨邦乂为什么能够迅速平定州府的叛乱?

 

1.A 2.D 3.(1)(杨邦乂)改任蕲州州学教授,把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并不只是专门教授诗文写作而已。(“育才”1分,“作人”1分,“专”1分,句意1分)(2)部刺史准备将功绩上奏朝廷,评定功劳大小及赏赐多寡,杨邦乂把功劳全部谦让给部属,说:“杀人而获得利益或赏赐并不是我的志向。”(“奏功”“推逊”“利赏”各1分) 4.(1)准备充分(建立民兵)(2)军队号令严明,军纪严整;(3)士气高涨;(4)指挥果断(反应迅速)(每点1分) 【解析】选自《三朝北盟》 作者:徐梦莘 朝代:宋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将解释带入原文中,依据上下文推断含义,题中A选项中,“权”应该解释为“代理”。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题中就是练习语境,推测实词含义。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2.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D项表述错误,由原文可以知道,不是被陈邦光杀害,是被金人杀害。原文“虏知其不可屈,遂害之”,“虏”指金人。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3.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 “育才”、“作人”、“专”;(2) “奏功”“推逊”“利赏”。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题干要求找出“杨邦乂能够迅速平定州府的叛乱”的原因,首先找出相关原文“公乃阅民兵,赡军实,申号令,即日趋府,讨叛者。贼畏公威声。亟白部刺史,愿从谕招。发运使方公会诸郡之师于城下,公率民兵首集,士整而奋,观者伟之。初,兵之叛也,溧阳旧县镇射士数十百,以羽檄往戍他所,乘隙离次而归,劫巡检为魁甲而趋溧阳,将屠之以掠金帛。公即率民兵逆之,一战贼歼焉”,然后用白话文总结,尽量不照抄原文。 参考译文: 公名叫杨邦乂,字希稷,是汉代太尉杨震的后代。五代的时候,杨邦乂的祖先躲避战乱而迁徙居住在庐陵,后代于是成为吉州吉水人。(杨家)世世代代学习儒学,杨邦乂的父亲考中进士,起初被任命为长沙民掾,还没有满一个月就死了。五个月后杨邦乂才出生,还没有成年母亲陈氏也去世。兄弟相依为命,杨邦乂天性谦和,敬爱兄长,看待哥哥犹如父亲一样。 在太学学习七年,刻苦钻研,十分喜爱学习,言行举止忠诚恭敬,常常用古人的事迹来勉励自己。政和乙未,凭借上合生的身份担任官职,赐进士及第回到家中。杨邦乂起初调任歙州婺源县教授,改任蕲州州学教授,把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并不只是专门教授诗文写作而已。学问在淮西一带为优等,部使者一齐向朝廷推荐杨邦乂。任职期满,授予从政郎、泸州州学教授,任命杨邦乂为南京宗子博士,改任建康府府学教授。推荐的人向朝廷描述杨邦乂在任职期间所作所为,转调宣教郎,朝廷征召他暂时代理主持建康府溧阳县的事务。当时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俘虏北迁,中原变故很多,寇盗蜂拥而起。杨邦乂教导百姓学习军事,每隔五里设置一个土堡,发出号令,约定会合。战鼓敲起,远近的人都集合起来。没多久,府兵叛乱,闭塞关口杀了官吏,四方都感到不安,担心发生叛乱。杨邦乂于是检阅民兵,充足军粮,发出号令,当日前往建康府讨伐叛乱者。叛贼害怕杨邦乂的威名声望,急切地告诉部刺史,愿意听从朝廷命令,请求招安。发运使方公在城下聚合各郡部队,杨邦乂率领民兵第一个来会合,军士阵容整齐,士气高涨,观看的人都认为很雄壮。 起初,军队叛乱,在溧阳旧县镇的几十上百个弓箭手,把紧急文书发往其他军的驻所,乘机离开驻地回家,并劫持巡检做首领奔赴溧阳,打算屠杀溧阳百姓,抢掠他们的钱财。杨邦乂立即率领民兵迎击,一交战就把叛贼歼灭了。部刺史(准备)将功绩上奏朝廷,评定功劳大小及赏赐多寡,杨邦乂把功劳全部谦让给部属,说:“杀人而获得利益或赏赐并不是我的志向。”乡人感激杨邦乂,塑造肖像来祭祀他。后来朝廷下诏举荐文武全才的人,该路长官因为杨邦乂的名声就地任命他担任通判建康军府,兼提领沿江措置使司。当时,贼人李成在江北抢掠,且金兵大举入侵,朝廷的军队遇上李成,被打败。知军府事陈邦光性格柔弱胆小,不足以依靠。当天,陈邦光出城投降金人,并强迫杨邦乂一起前往。杨邦乂走到街桥上,大叫道:“我怎么能够做投降金人的人呢?”金人知道杨邦乂不肯屈服,于是杀害了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贴切的一项是(   )

A. 讽刺某些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B. 讽刺某些人自吹自擂,夸大成绩。

C. 赞扬某些人兢兢业业,一心为公。

D. 讽刺某些人不自量力,自我夸耀。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A.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我国传统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1)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3)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1)中秋  (2)重阳  (3)除夕  (4)元日

B. (1)重阳  (2)中秋  (3)除夕  (4)元日

C. (1)重阳  (2)中秋  (3)元日  (4)除夕

D. (1)中秋  (2)重阳  (3)元日  (4)除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B. 双十一连年火爆的背后,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经济的强大活力及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巨大能量。

C. 1231日,眉山市东坡湿地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该公园规划为一轴”“两带五区组成,集湿地教育、科技教育、游览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D. 近日在成都出土的南朝佛像,因为数量多,类别丰富,时间跨度长,保存完整,为进一步研究南朝佛像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____的山水名篇,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写名川大山的杂言歌行。这些诗气势豪放,想象     ,用仙境和幻境构筑壮丽的理想世界,     了诗人超然世外的情致。

A. 耳熟能详  奇特  孕育

B. 脍炙人口  怪异  孕育

C. 耳熟能详  怪异  寄托

D. 脍炙人口  奇特  寄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