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陶渊明用“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陶渊明用“                   ”两句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2)《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写出了秋水、秋空与孤鹜浑然一体的美景;

(3)《逍遥游》中表达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该题,首先要明确这是情境式默写题,要认真分析、判断考查的是哪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在写句子时,要写准个别生僻字等,如:岫、鹜、辩等。 【考点定位】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类似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给出一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填写句子,需要注意: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2.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提示性语言对于正确解答情境式默写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做好了上述几步后,就可以扣住关键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了。本题中,(1)不难思考出答案,但是应注意“岫”字的写法;(2)根据语境提示,很容易作答,注意“鹜”字的写法;(3)是文本的主旨,学生易于掌握,得出答案,但要注意“辩”字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唐)卢纶【1】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1】:卢纶: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不第,旋即安史之乱爆发,奉养亲人避乱于鄱阳,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生不得重用。

1.诗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说明。

2.尾联表现了诗人哪几种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划线词的用法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山川相,郁乎苍苍       缪:通“缭” 盘绕

B.顺流而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C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意动 以……为伴

D.客亦夫水与月乎        知:动词, 了解,知道

2.下列语句全都表现客人面对赤壁之景悲伤的一项是(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3.对所选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慨。

B.第二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接,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C.第三段中的水与月一方面是拾取眼前景物,另一方面也是分别承了客的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而来。

D且夫以下几句看似有宿命论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是写出了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态度,所反映的精神境界并不庸俗低级。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古代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反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秦朝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叫“御史大夫”;汉朝时,御史大夫被提升到与丞相同一行政级别。汉文帝时,鉴于当时御史监察不力的情况,临时调派身边可信人员到下面核查,此行为称为“刺”。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正式设立“刺史”,这成为中国古代反贪的一种新型“反腐办”。

除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极“举报”。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南北朝的北魏拓跋嗣(魏元明帝)当皇帝时,专门下诏,鼓励民众举告贪官;到了北宋,“上奏言事”备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反腐奏折,《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举报”虽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于是,“制度反腐”成为一种探索。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即官员贪赃枉法,与庶民同罪。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明朝对贪官用刑之酷是历史上罕见的,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剥皮实草”,贪官污吏们被拉到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杀死,并将他们的皮整张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然后把这些假人摆在衙门的公座旁边,以这种阴森恐怖的方式与继任官员进行职务移交。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官受贿数额做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也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立足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摘自《中华励志网》)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某种意义上说,治官治吏,尤其是反贪反腐,意味着一个社会的进步诉求。

B古今中外都强调反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

C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因为御史不奉法,监察不力,于是皇帝另派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D秦朝建立了第一个完备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包孝肃公奏议》一书都是记录揭露、举报贪官腐败的反腐奏折,北宋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

B作为反腐的手段,朱元璋对贪污腐败实施的刑罚骇人听闻,他独创的“剥皮实草”制起着杀一儆百的作用。

C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是古代最有效的反腐手段之一,就是保障吏民一定的言论自由,鼓励基层官员、民间人士越级上书,指阙言事。

D民告官,如果有理有据,又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官官相护,民怨难申,就会使矛盾激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可见,中国古人一开始就知道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B虽然立法严惩,但腐败却从来没有绝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D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读书,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充实具体。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3书写工整。书写潦草者,扣除书写分1——3分。

 

查看答案

模仿《母亲》,以“老师”或“父亲”为对象写一首短诗。注意:形式及押韵

母亲

我寒冷,母亲给我温暖的怀抱

我伤心,母亲给我甜蜜的微笑

我在温暖和甜蜜间奔驰

生活哪有萧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